《可爱的少数民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铺垫、ppt“少数民族的风情”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分为两大组,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人土风情等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梳细发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幼儿学做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有很多。
蒙古人还有摔跤,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可爱的少数民族》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少数民族民歌课时: 1课时 教授班级:高一级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执教:广东广雅中学宋曼蕾一、教学思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过程与体......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为全面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
1. 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 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 。24个少数民族使用33种文字,来源有:古印度字母、叙利亚字母、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