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9 08:22: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指导诵读、引导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2、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作者作品介绍。

《马说》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2.文体、背景介绍。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初一学过的_______________就属这一文体。

写作背景:韩愈不仅是千里马,而且是极为出色、千年一遇的千里马:25岁中进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称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马说》、《师说》等经典诗文。但又是一匹不得志的千里马:本文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始终未被采纳,只得相继依附于节度使幕下,郁郁寡欢。他一生多次被贬,纵有“忧天下之心”,却无施展之处。

3.字音、字形、词语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伯乐()骈死()槽枥()()相马()

粟()外见()食马()

(2).借助词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划线的重点词语。

①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⑤安求其能千里也()()

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⑦执策而临之()()

(二)初读感知: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对“马”进行这么深入思考呢?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诵读。(抓住两个字“语气”)

1.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

①学生试读。

②老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文中做标记。)

强调点拨:“食(sì)马者”“食之不能尽其材”“食”的读音______。划出停顿:“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学生朗读。

2.通过句中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文中用了很多“不”字,同学们数数有多少个?)

①点拨:朗读《马说》,就要把“不”字读好,它表现了作者的不平,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下面就在掌握停顿的基础上,通过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表达文章的语气。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慢一点读,要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

②学生朗读(多种形式朗读)。

3.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

①老师范读。

点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读出惋惜的意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现出不平的语气)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读出作者愤慨的语气)

②学生自由朗读。(多种形式读)

4.要学会表现精段里的语气。(排比语气,对食马者嘴脸的勾画,作者的愤慨。)

老师范读点拨,学生自由朗读。

5.学生演读全文。

活动二:积累。

1.听记积累。(听老师讲解并记录)

奴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两个“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之千里者”的“之”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的“以”字,_______________;“故虽有名马”的“虽”__________________;“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的“是”_____________;“且欲与常马等”中的“等”_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安”__________________。

2.辨析积累:(文言文中有很多的词是反复地用,有的时候就表现出同形但意义不同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一词多义。)

每个人找一组这样的词,字是一样的,如“之”,“其”等,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同。小组合作寻找。)

3.翻译积累:对着课文把它用说话的方式译说一遍,把它讲成白话文。

4.背诵积累。(指导背诵课文)

活动三:主题探究,归纳写法。(结合写作背景)

①“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各有什么比喻义?

千里马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拓展延伸。

1.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要求说话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对比阅读。(16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一食或尽粟一石()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7分)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其首五百金。___________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

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食马者”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2分)

四、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基础选做)

1.默写:(用文章原句填空)(1)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小文章。(可以试用文言表达。)

五、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

辱、骈死(悲惨命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食不包(直接原因)嘲讽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不知马(根本原因)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托物寓意

自主检测:2答案

1.(1)pián(2)sù(2分)

2.(1)鞭打(用鞭子打,驱使)(2)同“返”(返回)(2分)

3.(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4分)

4.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2分)

5.《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意思接近即可)(2分)

韩三其

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稿篇一:马说说课稿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

《马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理解作者托物寓意,以马喻人的写法;培养文言语感,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朗......

《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学反思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并结合自己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下几点反思:1、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首先......

下载《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