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教学设计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习惯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列方程解答。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时间、路程的特点。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师:老师这有三道题目要考考同学们,谁来说?
(1)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32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时行驶80千米,行320千米要多少小时? 这三道题研究的是哪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三条关系式)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他回答得真不错,老师表扬他,掌声鼓励(两只手掌不碰上)问:咦,怎么没声音呀?
师边作手势边叙述:两手碰在一起在数学中称为“相遇”。师:能谈谈你对相遇的一些看法吗?
(1)四人小组内讨论自己对相遇的看法,用手势演示相遇情况。(2)理解感受相遇问题中两地、同时、相遇、相对(相向)的意思。
小结: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出示路线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①遗址公园距离天桥50千米。
②面包车的速度40千米/时,小轿车的速度60千米/时。③两人合行全程,时间相同。(老师重点说明合行全程,用手势配合演示)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会在哪个地方相遇?并说出你的依据。学生小组讨论。(会在李村附近。因为王叔叔速度快,所以走的路程要远一些。)
师:因为他们的速度不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快的走的路程长一些。所以王叔叔走的路程要多一些。所以,看图可知,相遇地在李村附近(师标上二人相遇地点)。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师: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估计两人在李村附近相遇,那请同学们再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我们还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用线段图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应该怎样画?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2、师:观察线段图,哪段是面包车走的路程?(生:短的那一段)哪段是小轿走的路程?(生:长的那一段)面包车和小轿车走的路程合在一起是多少?你能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吗?(多找几个学生来说)
板书: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教师讲解这个等量关系式。
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 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面包车的速度×时间 + 小轿车的速度×时间=50千米
课件演示,师:面包车的速度是多少?(生:每小时60千米)面包车走的时间是多少?用面包车的速度×时间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那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怎么计算?两人所用的时间怎么样?那时间这个未知数怎么表示?
3、师:同学们,你们能依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生:能)解: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
60X+40X=50(60个X加上40个X是100个X)
100X=50 X=0.5 答:两车出发后0.5小时相遇。
4、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50—40X=60X 师: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的?
生: 50千米—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你们会做吗?(学生试做,老师点评)50是被减数,40X是减数,60X是差,根据“被减数=减数+差”我们可以知道: 50—40X=60X 50=40X+60X 50=100X X=0.5 师:其实啊,未知数可以在方程的左边,也可以在方程的右边,我们习惯把未知数写在方程的左边。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50—60X=40X 师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生:50千米—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方程)师:还有吗? 生:„„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相遇问题,在我们做练习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
活动三: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师:我还想出题考考大家,课件出示题: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多远?
师: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实际上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40X=40×0.5=20(提醒:40X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不能写单位)答: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20千米。活动四:学生阅读书本。
师:今天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了相遇中求时间的问题。请快速浏览课本66—67页,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相遇问题的情况。你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吗?生:能。练习:甲、乙两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多少天后能够修完这条公路?
知识小结:同学们成功的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回忆我们是怎么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总结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师: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励。
三、扩展练习
1、找出下列题目的等量关系。(口答,让学生说出三种等量关系)
2、解方程。
3、拓展训练。
4、智力陷阱。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
2、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更多的相遇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68页第4、5题。
板书设计
相 遇
速度×时间=路程 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两车经过0.5小时相遇。
《相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九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相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相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第56~57页)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以“相遇求路程”为主,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
《相遇》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1、请用算式表示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2、出示情境图:师:认真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像这样,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