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伸出爱的手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
2、能力: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
3、知识: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知道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向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
难点:感悟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转变思想态度,并激励自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典型事迹。
2、布置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事例。
3、教师搜集相关图片、视频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爱心卡;眼罩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教师打哑语,猜一猜:老师做的动作是什么意思?什么人常做这种手势。
2、交流对残疾人的最初感受,了解残疾人:
师:说说你身边有哪些残疾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过渡:残疾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耳朵听不见,有的智力不行,还有的是肢体残疾的。在生活中穿衣、吃饭、走路,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可对他们来说,却很不容易。(课件出示各种残疾人)
老师查阅了资料,在我国13亿人口中,大概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她们。(贴:心)
(二)体验感受,理解残疾人
1、体验活动一──“体验盲人”
过渡: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残疾人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呢?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你们愿意吗?(强调体验活动要求:真诚、认真地感受盲人的世界。)
要求:一名学生上台蒙上眼睛体验盲人,从前面出发,走到黑板前取下黑板上的图片,再返回到台前。其余的同学是观察者,要不动声色,仔仔细细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然后一起交流发现和感受,明白了吗? 交流体验“感悟”:
①采访“盲人”。师:告诉我们,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②采访观察者。师:其他的同学刚才观察得很认真,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2、体验活动三──“体验肢残人”
师:接着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肢体缺陷的人在生活上又有哪些不方便,请同学们把红领巾解下来,然后试着用一只手再重新系上,时间为一分钟。师:感觉怎么样?(相机板书:理解)
(三)交流提升,尊敬残疾人
1、感叹于──“独立生活”的残疾人(1)了解黄阳光的事例。
师:是啊,不同的缺陷给残疾人的生活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就连类似漱口洗脸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于他们都很不容易,需要他们付出很多很多。我想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朋友,他叫黄阳光,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看看他的日常生活,你会有新的感悟。
(播放黄阳光的视频短片)(2)交流感悟。
师:同学们都看得出了神,你现在想说什么?
2、感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
(1)师:他用顽强战胜了身体上的缺陷,他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很难做到。其实,像黄阳光这样的残疾朋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生共同学习课前收集的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先进事迹,并适时播放课件(教师进行讲解)
(2)你还知道哪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师:当然,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的许多残疾朋友,并不都想黄阳光这么出色、但是他们也在默默地、顽强地生活着。在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残疾人是怎样顽强地生活的呢?
3、行为辨析,指导实践
(1)课件出示一些的图片,请学生辨别他们的做法对吗,假如你是那个残疾人,面对这些小朋友的讥笑、欺负,你的心情会怎样?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打算怎样做呢?
(2)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教师总结: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我们都平等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残疾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就得克服种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他们虽然在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身残志不残,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我们应该尊重、关爱他们,不取笑,不戏弄他们。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板书:尊重)同时还应该用我们真挚的心和温暖的手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残疾人。(板书:帮助)
(四)关注社会,关爱残疾人
1、引入:残疾人专用标志。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向残疾人献出自己的爱,我们的社会也向他们伸出了关爱的手,请看大屏幕,那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出示图)
2、残疾人“无障碍”生活环境(出示图)
师: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残疾人专用的设施呢? 教师补充: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有盲人专用的电脑、手机,无障碍公交车等等……(播放图片)
3、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五)升华主题爱心传递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残疾朋友,他们都非常了不起,他们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做到的许多事情,我们却很难做到,所以他们更值得我们理解、尊重、帮助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向他们伸出爱的手(指着板书伸出爱的手):如替他们领领路,帮他们推推车,……有时侯,和他们说说话,也是爱的表现。同学们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爱心卡,写下我们对残疾朋友的祝福,写下我们的爱心,你也可以写给我们本节课认识的残疾朋友。把你的爱心,你的祝福存入我们的“爱心银行”吧!(画手形)(学生在音乐中,学生填写爱心存单卡,并贴到爱心银行里)
师:孩子们,有了你们的这些祝福,我相信残疾朋友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我们的祝福乘着爱心的翅膀飞到千千万万的残疾朋友的心中吧!
师:残疾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还要学会与残疾人和谐相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一位负责人曾经给市民三条建议:(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还记得课前老师做的手语吗,想学吗?请起立,我们一起来做。(师生配合手语为残疾朋友送上两句话)我们永远理解、尊重、帮助你!我们永远爱你!
《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青铜峡市五小 龙静【教材简析】本活动“伸出爱的手·走近残疾人”是“关心你,爱护他”单元中的主题内容。教材通过典型范例,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将学生的......
伸出爱的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残疾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能力: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
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知道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2、能力: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
《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残疾人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不便。2.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产生敬佩之情。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单位:永康小学执教人:邓小飞一、内容分析:本节课由《走进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四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