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现与探索教案三上”。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为什么看错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吹泡泡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
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 吹泡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二)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目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①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②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几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
③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④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第二课时
一、探索发现: 活动设计:
1、分小组调制能够吹出泡泡的泡液
2、记录清楚泡液的比例
3、室外活动,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
4、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一次吹出很多泡泡。
5、小组总结,在吹泡泡的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班内汇报:
1、配制泡液时,你经过多少次调配,才能配制出效果较好的泡液?
2、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慢慢吹出泡泡你有什么体会?
3、快吹的时候是什么结果?
4、用粗管吹时你有什么体会?
5、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吹时是么结果?
(四)练习吹泡泡的技巧
1、吹:泡泡连泡泡
2、泡泡套泡泡
3、思考:舞台上有时飞出很多泡泡,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笫一课《影子》(一)教学目标: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在实践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影子产生条件。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钢珠“变”乒乓球王永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密度与浮力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六课“人造卫星”手抄报教学目标:1、通过“人造卫星”手抄报内容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搜集资料,自主编排手抄报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提炼信息......
第九课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教学目标:1、通过潜水艇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发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