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_得道多助学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9 08:37: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得道多助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圣人。另外还有胡适的母亲、六祖慧能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可见世界的命运一多半掌握在妇女手中。

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 停顿 重音 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正音:戚(qī)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两个事例。具体句子----)

2、第一个事例中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④ 原因何在?(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板书)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胜利 指导背诵本段

3、第二个事例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双重否定句的排比句式;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读起来整齐、有气势)② 战争结果如何?(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③ 为什么?(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板书)地利不如人和(攻城胜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运用排比。作者将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

5、统治者治国“以封疆之界,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依靠什么呢?(人和)

6、对了,治国更学要人和,那么君主如何才能得到人和呢?(得道,施仁政

这就全面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实行“仁政 ”这里也看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思想。)

7、那么得道会怎样?不得道又会怎样呢? 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板书)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总结: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证明论点,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当堂背诵

六、拓展

通过以上我们的朗读、品味、赏析、背诵我们对孟子的人和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能不能结合历史或者今天现实说一说人和的重要性?

(98年众志成城抗洪胜利 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 奥运成功的举办等等)

七、作业:背熟并默写全文

八、结束:我们这节课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就让我们用朗朗的背书声结束这篇课文吧,实在背不过的地方可以看一下课文。

(三)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析论点: 守城胜利 攻城胜利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顺畅畅朗读背诵。 3、积累文言词汇。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⑴顺畅朗读背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异义词,对课文熟读成诵;2、把握文中阐述的中心观点,初步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内涵;3、理清“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亳州九中徐秀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顺畅畅朗读背诵。 3、积累文言词汇。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

下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