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教案2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短文两篇第2课时”。
《短文两篇》教案 《谈读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议论文的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材分析】《谈读书》一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 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谈读书的益处;其次谈读书的方法;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 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加完整.【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 长的快乐 【教学目标】 《谈读书》教学目标:
1、锻炼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读书热情,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及名人读书的事例
2、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名人论读书:/ 4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3)名人读书的趣事:(由学生讲述)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1)识记,划横线字要求学生注音
怡情 博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小组合作交流)
阐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3)、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要求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三、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四、质疑问难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五、拓展迁移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六、小结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作业布置、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
2、写一段有关读书的文章,字数200字以上。课后反思:
《不求甚解》马南邨
【教材分析】: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驳论文,对于学生全面的学习议论文有很大帮助,所以非常重要。【学情分析】:文章篇幅虽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和好处。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掌握相关的词语
2、重读《五柳先生传》
一、导入新课/ 4
诵读《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学生谈谈不求甚解是何意导入。
二、研讨课文
1、朗读课文,讨论与交流
(1)、圈划文中表示不求甚解意思的句子。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3)、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2、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体现合作与交流)拓展训练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略
③、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三、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1、“见风使舵”新解
2、“班门弄斧”辩
3、“滥竿充数”辩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课后反思:/ 4
短文两篇 【教学构想】《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却十分优美。 对于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笔者有以下思考: 1.注意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
《短文》第二课时教案(推荐16篇)由网友“Holida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文》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1:《短文》第二课时教案 《短文两篇》第......
短文两篇 教案示例第二课时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版权所有学习内容:学习《第一次真好》一、导入新课:(一)看导语,默读《第一次真好》。(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雏形 丰硕......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宽恕、聒噪、卑微、收敛、零落、短暂、一丝不苟、固执、断续”等词语。2.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3.了解先抑后扬......
课时教案课题:Maya角色动画的学习周次: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角色基本运动的知识,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完成角色走、跑、走-跑-跳、砍树的动画制作。教学重点:1.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2.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