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技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级上册科学教案”。
1、沉与浮
活动目标 : 通过实习明白气球的沉与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
大脸盆(盆里装着水)一个、茶杯一个、相同气球两只 活动过程:
按照课本中的过程完成实验探究 拓展与交流:
我们知道了气球的沉与浮与气球的充气多少也就是它的受力面积有关,那将气球换成水杯结果又是怎样呢?木块、石子、泡沫塑料块、铁钉呢?
2、学会打结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绳子打双重水手结、栓柱结。
2、培养学生问题及时处理的意识 活动准备:
绳子0.5米,竹筷或小棍子1根 活动过程:
1、“双重水手结”的系法
2、“栓柱结”的系法
3、塑料瓶旋转的奥秘
活动目标:
让学生在实验与讨论中懂得力与反作用了的作用 活动准备:
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同意规格、底部有凹凸的塑料瓶3个,50厘米长的细线3段、长20厘米的细铁丝1根、水槽1个、火柴、酒精灯
活动过程:
一、思考:悬挂在空中的塑料瓶为什么会自动转动?
二、操作:按照课本中的活动过程完成实验一与实验
二、实验三
三、拓展与交流:
1、根据你在实验中所发现的现象,说一说是什么原因促使塑料瓶旋转的。
2、如果在瓶腰对称位置烫两个小洞。灌满水,提起瓶子之后,瓶子会旋转吗?
3、探究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瓶子的转动速度和旋转持续的时间。
4.车为什么要用轮子
活动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车为什么要用轮子
活动准备:测力计、圆形铅笔2支、铁夹1个、书2本、细绳 活动过程:
一、实验
完成课本中的测力实验,并进行对照实验
二、拓展交流
车为什么要用轮子?轮子为什么是圆的?
5.观察“识”电的蚯蚓
活动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知道蚯蚓在电流的刺激下的反应。活动准备:1.5伏电池1节、导线1根、浸湿的白纸1张 活动过程:
一、实验
完成课本中的实验,观察蚯蚓的身体发生的变化。
二、拓展交流 找出蚯蚓活动的规律
6.制作捕蟑螂罐
活动目标:学会利用身边的一些废弃物品来设计制作捕蟑螂罐 活动准备:大饮料瓶1个、钻子、剪刀、小刀 活动过程:
一、将饮料瓶按书上切割成三段,弃去中间的一段
二、按照书上的规定钻孔
三、在制作好的罐中放入蟑螂爱吃的食物。
四、拓展与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蟑螂不能从你的捕蟑螂罐中逃出来了?
7.苦楝果的之液能治虫吗
活动目标:学会利用一些植物中所含的特殊物质,来代替农药消灭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活动准备:苦楝果,菜青虫、蚜虫等农作物害虫若干,砧板,滴管,烧杯 活动过程:
一、制取苦楝果的水浸液
二、治虫实验
三、拓展与交流
四、作业
试着给家里菜地长虫的蔬菜除虫,并观察效果,写一篇观察小报告
8.催熟果蔬
活动目标:学会将尚未完全成熟的果蔬催熟。
活动准备:青橘子和已经成熟的橘子若干,食品袋,脸盆,细绳 活动过程:
一、设计实验
1、选择青橘子和已经成熟的橘子各三个,一起放到食品袋中,再装入黑色袋子中,用细绳将袋口扎好,作为第一个组。
2、选取还没有成熟的青橘子三个,将其放到另外一个食品袋中后,用黑色袋子套上,再将袋口扎好,作为第二组。另取三个还没有成熟的青橘子放在自然环境中作为对照组。
3、连续观察若干天,比较一下三组橘子的颜色变化及成熟情况,把你所看到的情况记录在教科书中的表里。
二、得出结论
利用观察数据,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三、拓展与交流
1、想想看,利用上面的方法,还可以缩短哪些果蔬成熟的时间?
2、你还知道哪些能让果蔬成熟得更快的方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3、用你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到的方法,试试给家里的果蔬催熟。
9.柑橘的保鲜
活动目标:学会给家里的柑橘保鲜
活动准备:食醋、蒜瓣、水、保鲜袋、柑橘、果筐、稻草、盛液体的容器、纱布、纸箱或塑料袋。活动过程:
一、设计实验
实验一:用食醋溶液做保鲜液
实验步骤:
1、将食醋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装进容器里,充分搅匀,配制成食醋溶液。
2、柑橘采收后,选择无损伤、无病虫害的果子,放入食醋溶液中侵泡3-5分钟后取出晾干。
3、将柑橘套上保鲜袋,放入垫有稻草的果筐内。装满后,筐面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干净的稻草。
4、把果筐置于通风、阴凉的室内储藏。
总结:用这种方法储藏的柑橘,90-120天后,烂果率不到2%,而且失水量少,果皮新鲜,口味正常。实验二:用蒜瓣作为原料做保鲜液
实验步骤:
1、取250克蒜瓣,用纱布包好后捣烂成泥。
2、将蒜泥放入2500克冷水中充分搅拌,制成大蒜液。
3、将经过挑选的柑橘浸入大蒜液中,10分钟后取出晾干。
4、将柑橘放入纸箱或塑料袋内储藏。
二、拓展交流 10.有趣的石头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收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水粉颜料,石头,黏合剂,水彩笔,纸板,塑料板 活动过程:
一、采集石头
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路边、田野、小河边各种各样的石头,注意观察石头的形状、大小是否有区别。
把采集的手头洗干净。
二、制作石头粘贴画
1.仔细观察自己采集的石头,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它们都像什么,想想能画成什么,最终选定一块。
2.涂色。先涂上白色颜料,待其干后,再涂上其他颜色
3.按照自己的构思和想象,把石头当做画布,用水彩笔蘸上颜料开始创作。
4.用纸板、塑料板做成石头画必要的配件,例如动物的眼睛、翅膀等部分,再用黏合剂固定。5.欣赏与展示
三、拓展与交流
11.谁的泡泡吹得大
活动目标:明白能使泡泡吹得大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肥皂末,洗涤剂,洗衣粉,白糖,热水,饮料吸管4根,透明被子4个,小勺子 活动过程:
一、制作泡泡液
首先给4个被子编上A、B、C、D的号码,然后再每个杯子中倒入约50毫升的热水,再分别往B杯中加让一小勺肥皂末,C杯中加入一小勺洗衣粉,D杯中加入一小勺洗涤剂,并用小勺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
二、吹泡泡并观察比较
用被配置好的溶液来吹泡泡,看看哪种溶液吹得泡泡大。
三、拓展与交流
1.在肥皂溶液、洗衣粉或洗涤剂溶液中加入白砂糖,并让白砂糖完全溶解,试一试,看看这种混合液吹得泡泡能有多大。2.通过实验,用哪种溶液吹得泡泡最大?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12.制作悬挂式指南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
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活动准备:磁铁1块,缝衣针3枚,棉线1段,泡沫塑料1块,按扣1颗,装有水的盆子1个,小刀。活动过程:
一、认识指南针
二、制作悬挂式指南针
1.将2枚缝衣针的针尖分别放在磁铁的同一个磁极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下,使缝衣针变成磁针。
2.从泡沫板上用小刀切割2块直径约2厘米的圆形针座,然后把磁化了的缝衣针分别插入两个针座,再用另一枚缝衣针把棉线穿入针座。3.把制作好的2个指南针分别悬挂起来,待它们静止不动后,观察针尖和针尾所指示的方向,然后在指南的那一端的针座上标上“S”,另一端标上“N”。
4.将制作好的两个指南针靠近,完成P38页的实验记录表。
三、拓展与交流
13.制作简易温室
活动目标:
1.描述各种具体的温室类型说明温室结构的优点、局限性。2.形成关心设施农业发展的情感。
活动准备:卡纸箱1个,胶带,透明塑料薄膜,剪刀,温度计2支。活动过程:
一、了解温室类型,温室的特点
二、制作过程
1.从顶部剪开卡纸箱的四个角(离箱底4厘米左右)。2.将纸箱的两个短边侧面(如图2所示)沿虚线折叠并剪去,在两个长边的侧面各剪出一个长方形的窗口。
3.用胶带将两个长边的框架粘合在一起,然后将透明塑料薄膜贴在四个侧面的窗口上,形成一个封闭的“温室”。
4.在“温室”的一个侧面钻上一个小孔,把温度计的液泡通过小孔插入“温室”内并让它悬空,用来记录“温室”内的温度。5.将“温室”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温度计放在“温室”附近(悬空),每隔一小时观察记录两个温度计的示数。6.完成P42页的实验记录表。
三、拓展与交流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试着说出其中的道理。
教材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了解一些玩具中的科学奥秘,让学生参加许多有趣的科技活动。通过做玩具、制标本、玩游戏、探奥秘等,让学生从中感受科学、体验科学。其实,就......
红岩小学三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了解一些玩具中的科学奥秘,让学生参加许多有趣的科技活动。通过做玩具、制标本、玩游戏、探奥秘等,让学生从......
三年级上册剪纸教案第一课 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一、材料: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小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每人一份)二、制作:1、设计草图。 先构思......
第一课纸杯娃娃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2.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3.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制作,......
1.静电水母 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2.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