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_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8:30: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注意:

1.大家在写教案的时候可以简单一些,但是要能够体现自己试讲的思路,同时要注意对讲课内容细节的挖掘。

2.给大家的试讲内容往往是一个课文的中间部分,所以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自然的过渡。

3.教案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实录。

面试样题:

1. 题目:小学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学

2. 内容: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3.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指导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4)教学语言准确、有感情,板书规范、美观。

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突兀森郁、拥挤、聚集”等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溪流、外洞的特点。

(二)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然过渡

1.谈话:在我们浙江金华,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以前叶圣陶爷爷曾经去过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节课,让我们随作者一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3.过渡:在前面的课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路上的山花烂漫,接下来我们继续随着叶圣陶爷爷向双龙洞行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知道学生认读生词,要求学生注意正确的发音写法(板书:“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溪流、外洞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1.游览小溪,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课件出示句子:“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引导学生理解“时而”的意思,并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3)溪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板书:溪流:多变)

2.游览洞口、外洞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洞口、外洞的特点,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高、大。)(板书:洞口:宽;外洞:高、大)

(2)让学生画出体现外洞特点的词句(体现洞口宽的词句:“洞口像桥洞似的”;体现外洞大的词句:“在那里开会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相机理解“突兀森郁”。

(3)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3.播放双龙洞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形成对溪流和双龙洞的洞口、外洞的直观印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游览了蜿蜒的溪流、宽敞的外洞,那么双龙洞的内洞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叫“双龙洞”?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课文后半部分,相信会找到答案的。此外,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双龙洞的内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溪流:多变

洞口:宽

外洞:高、大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养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记金华双龙洞》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记金华双龙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①默写生字词。②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阅读,体会路上景色①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记金华双龙洞

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4、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虫字旁,你想到了什么?)4.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龙身体,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形状?)引导......

下载《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