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3厘米呢?
(用手指比长度更加直观地加深了“厘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两名学生量纸条的长度。(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
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的1米长的卷尺。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 3
(让学生多用自己的身体比一下,体会1米的长度是多少,比较直观。去掉尺子,直接比出1米的长度,学生对“米”的长度就建立起了一个直观的观念。)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米尺上刻度1到刻度10表示10厘米,刻度10到刻度20表示10厘米……刻度90到刻度100表示10厘米,那么从刻度0到刻度100一共有多少个10厘米呢?
学生回答:10个10厘米。师总结:1米=100厘米。
出示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所以1米里面有100厘米;
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验证一下1米是否等于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一端,对齐物体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读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量身高:()米或者()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工量下面的长度:前面黑板的长,后面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
3、在括号里里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体会米的含义吗?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了吗?会用“米”为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了吗?
共性意见: 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 3
个性意见:,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3
备课时间: 8月 27 日备课教师:李冬梅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 7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
第2课时 认识米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4、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
《认识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
认识米的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米的教案,仅供......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厘米和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