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老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八上教案”。
老王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2、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听着这样的歌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发出呼唤的“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杨绛女士,(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2、下面我们来检查字词,哪位同学来认读?(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学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叙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1)“感受老王”:归纳,文中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第五张幻灯片)
(2)合作研讨:老王的“苦”与“善”具体体现在哪里。(出示第六张幻灯片)
(3)“走近老王”:教师归结(出示第七张幻灯片)
(4)“心灵碰撞”:表演课本片段(出示第八张幻灯片)
(5)合作研讨: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出示第九张幻灯片)
(6)“怀念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出示第十张幻灯片)
(7)思考: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出示第十一张幻灯片)
三、畅谈感受,真情感悟
阅读文章,其实就是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读文章重在读出自己的心得。请畅谈你读本文后的心得体会。(出示第十二、十三张幻灯片)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小结: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读杨绛的老王,从文中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社会将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让我们伴着《爱的奉献》思索下面的一系列图片,结束本文的学习吧(出示第十四张至二十六张幻灯片)
老王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意,品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会用善良体察善良、平等对待并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老王的“不幸”和善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愧怍”的内涵。
【教学设想】
教学这样的文章,能否唤起学生的真情体验是教学成败的要害。所以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察不幸,感受善良,理解他人,关爱弱者,培养爱心,并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渲染情境。
课前,我们做一个小调查:
假如你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拦住了你。他衣衫褴褛,向你哀求一些施舍,这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老师给你三个选择项,请你根据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做出选择。
A:你觉得他很可怜,会扔给他一点钱。
B:你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可怜,他可能是在骗取别人的钱财。
C:你觉得他很可怜,会主动把一些钱物递给他。
选择A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富有同情心。选择B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理智,社会成熟度很高;选择C的同学,不仅具有同情心而且还有爱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对待面对弱者和不幸者呢?让我们共同阅读杨绛的散文《老王》,也许你会有新的启发。
二、自主性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或语句,并且思考:
1.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2.对于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1有不会读的词语吗?老师来考考同学。请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愧怍:语出自一句古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的印象。
总:英雄所见略同。老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不幸与他的善良。
3.对于这样一个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哪句读出的?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是什么意思?惭愧。
4.读到这句话,我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1)“不幸者”指谁?(老王)“幸运者”指谁?(“我”)
(2)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愧怍呢?愧怍,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词?(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没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下面,让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疑惑。
三、互助性学习
1.读课文,说老王。
谈到老王,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不幸和善良。他的不幸体现在哪些方面?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圈点勾画,思考:老王有哪些“不幸”?
①“不幸”
阅读相应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总:穷。老王住的是“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住的条件很差,生活很苦。“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细细品味答非所问地回答,我们可以读出,老王虽然有这么一个栖身的窝,他没有“家”的感觉。“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靠着活命”说明他收入低。病。“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告诉我们老王身体有缺陷。
孤。“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这说明老王无依无靠;(仅仅是没有亲人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他的?)
第二段“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这就说明因为老王是单干户,人家都排挤他,他遭到了同行的冷落;
“乘客都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人们都不信任他。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嘲讽。总: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有句话说:在所有苦难中,孤独是最大的不幸。穷、病、孤、老,老王都占了,让人同情、叹息!
②但就这样一个不幸、令人同情的老王,却让杨绛念念不忘、甚至耿耿于怀!有感情朗读5-16自然段,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这里的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微小的物件。同时,还要关注描绘细节的字词,哪些词语让你怦然心动、回味良久?
在阅读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让你感动的细节或语句。先小组交流,读一读你最感动的细节,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及时补充。
①老王送冰与别人送冰有什么不一样?这冰表现出老王的?对,人间有真情,细节见真心。
②送默存:“坚决不肯拿钱”“你还有钱吗?”“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对,一颗好心比黄金更珍贵。
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同学注意一个语言细节:你还有钱吗?他为何这样问?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杨绛一家当时的处境。
杨绛,是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等。他的丈夫就是著名学者《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尽管两人都是知名学者,但在文化大革命其间,两人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不仅被下放干校劳动,而且房子被没收,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写检讨书,让群众批斗。曾有与杨绛先生住在一个院中的小姑娘,因为买了一捆葱拖不动,杨绛好心地想帮她,结果那小姑娘却怒目相对,断然拒绝,就因为小姑娘从父母那儿被告知杨绛是一个被批斗的“坏人”。
很多人对杨绛都是避之不及的,但老王却认定杨绛是好人,这还是投桃报李的行为吗?不是的,这声钱先生,这声不要钱,尤其是那“你还有钱吗”的悄声低语,可谓语轻情意重。
③“镶嵌”——合适吗?(词的移用,强调了老王的步履艰难,身体的僵直瘦弱,如死物一般,没有生气)
“死灰”——突出老王脸色之难看,没有生气。“僵尸、白骨、棺材”,这都是极端冷酷的词汇,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老王病入膏肓,行将朽木。
除了外貌描写,还有动作描写吗?语言描写?
B鸡蛋香油:他送的是香油和鸡蛋?(是感谢)为什么把惟一值钱的“家当”送给杨绛一家?(因为他视他们为亲人)老王已经生命垂危,行将朽木,为何还亲自来送东西?他要的不是钱,那么老王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老王渴望得到什么?
练笔: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第一人称说说:老王最后送香油鸡蛋的心情。
我躺在病床之上,心想:
是什么力量让老王举步维艰地走到杨绛家?是感恩,是挂念,是关怀,是不舍。这一送,意义不同于以往,是与亲人的告别,是临终的心愿,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温暖,是善良淳朴的心田里绽放的花朵。老王是一个贫贱不幸,然而他却以他的善良给予了作者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作者曾经动情地说:投影:
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为金色。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师:*岁月当属“厚密的乌云”,在乌云蔽空的日子里,老王和作者之间孳生的“一点同情和友情”就应该是那道“含蓄着光和热的金边”了。
③孤独的老王走了,有着金子般心的老王走了,留给周围人的是一笔谈资而已,可留给作者的却是什么?齐读:“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对老王好不好?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常”与其他人的“不愿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又说作者的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这说明作者一家不仅常常照顾老王生意,还关心他的身体。载客三轮都取缔后,“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生活的关心。
既然作者对老王很关心,为何却还感到愧作?
面对这个木讷而老实的人,杨绛做的够吗?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觉得杨绛哪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在反省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逐渐清晰起来,一点一点照亮我们的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帮助,得到的却是老王倾尽全力的感激和报答。老王的死,这这座天平彻底倾斜了,也让我深深愧怍了。我愧怍:没有读懂老王的最后相送,为自己没有付出同等情感而愧怍,为自己没有把老王当作亲人。
四、反思性学习
1对于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2杨绛的愧怍,是良心的自责和精神的反省,又何尝不让我们沉思呢?生活中有没有像老王这样的人?你关注过他们了吗?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读过老王的故事,读过作者的愧怍,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总结: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人善之,他人必善之。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杨绛的这声深沉的愧怍,其实在向我们宣扬一种超越亲情、友情、爱情的伟大情感:人道主义。投影:
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高贵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的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
-----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请永远记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五、练习性学习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就要。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六、补偿性练习
整理笔记,积累“善良”与“爱”格言名句: 本文地址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消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形式。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老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Unit1任何人 任何地方精彩的;绝妙的 不多,很少 相当多,不少 最多;大多数 某事,某物;没有什么;没有一件东西 每人;人人;所有人; 当然,自然我自己,我本人 你自己;您自己 母鸡 猪好像;似乎;看......
老 王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