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首古诗。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词语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理解《峨眉山月歌》
1、揭示课题。解读《峨眉山月歌》。(1)简介“蛾眉山”。
(2)简介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2、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查字典或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半轮 影 流 夜发 向 思 君 下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3、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诗句中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发:夜里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范读、指名读。
4、指导背诵。
5、师小结。
三、作业
朗读背诵,抄写词语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春日偶成》。 课时目标:1、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2、学会本课中生字,初步了解“我”在文中的表达方式。 教学进程: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观书有感》,并背诵。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
人教版《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生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4.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
3、古诗两首教材简析:课文包括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隅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径洞庭所作。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