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6 06:30: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金色花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

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教师朗读课文

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

3、聊一聊

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

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母子之间并不愉快的声音,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对话。

(三)能力训练

1、朗读练习

A出示两组母子间的对话,请同学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读。• 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 不知道,别问我.•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我不告诉你,妈妈.B集体配乐朗读全文

2、写作训练

本首散文诗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的,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学习。A出示例句:

(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我要散发花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我要投落影子躲进妈妈的掌心; 我要迎风飘摇和妈妈争个高低„„

那么你还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

B请以假如我是——开头仿照例句写一首短诗。C佳作交流

(四)拓展想像

老师扮演一个疲惫不堪的刚下班回家的妈妈,请五个同学演孩子,为妈妈说写什么,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推荐泰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结合阅读提示,完成思考与练习。

2、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教学目标:

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

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精美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母爱深情。

2、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学难点:

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检查

1、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嗅(xiù)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

2、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2)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金色花是圣树上所开的一种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这里变成一朵金色花,不仅仅是因为“好玩”,也不是为了和妈妈捉迷藏,而是也希望为妈妈做点什么事情。在妈妈祷告时嗅到香气,在午后看书时不伤眼睛。

(3)这篇散文诗讲述的是孩子变成金色花为母亲所做的几件事和表达的心情,有没有偏离母爱的主题呢?

(重在探讨孩子的行为与母爱的关系,从孩子的角度来表达母子之爱,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正是因为他沐浴在母爱之中,感受着浓浓的母爱关怀。)A、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两句话,“孩子,你在哪里呀?”和“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重点朗读,请学生个别读,特别是“你这坏孩子”应该用怎样的口吻来读。明确: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谈谈当孩子不见时母亲的心情和再见时的情感变化。其实是母亲在一天见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惊又喜。B、“我不告诉你,妈妈” 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谎言,要读出童真的孩子可爱撒娇的口吻。

三、课堂总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写作特点:

1、富有童趣。《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像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完全是儿童的逻辑了。当妈妈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吭”,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又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2、清新隽永。纵观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正是这些平常之语,却丝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能更好地表现作者的主旨。

3、意蕴深刻。《金色花》可说是一首雅俗共赏的好诗,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我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母子之爱的散文诗。也可以结合诗人的一贯风格,从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本诗,把本诗的主题理解为敬颂神灵。

四、拓展阅读

请学生欣赏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第二部分“我与母亲”中的一个片段,感受母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对比阅读,思考“我”为什么要躲着母亲?与《金色花》中我躲起来有什么不同点?

(感受两个孩子对母亲的不同体悟,一种是童真的交流,另一种是懊悔的表达。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善于表达对母亲的爱。)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一谈,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我会为母亲做些什么?

(这是一首散文诗,不同与我们所学过的诗歌和散文,它既有诗歌简洁含蓄的特点,同时又不囿于诗歌格式的限制,具有散文闲散优美的特点。让我们珍惜点滴的母爱,她就在我们的身边,请记得好好珍惜,细细体悟,千万不要到失去了再后悔莫及。)

五、作业布置:

1、给母亲写几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2、课外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泰戈尔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热爱自己的母亲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探究、朗读比赛

手段:运用多媒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猜谜导入:

世界上有一种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吃点,要多穿衣服,要注意安全…… 你觉得她很啰嗦,很烦,但同时也觉得很窝心;

这种人,在你缺钱的时候,她总会说些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的话来教训你, 但一边教训你,又一边塞钱给你, 这种人的名字叫做——母亲。

由此引出本文正是表达母子之间爱的文章,来看看本文是如何表达的。

2、简单介绍金色花这种植物

长在印度圣树上的一种碎花,呈金黄色,木兰花属植物。金色花深受印度人的喜爱与尊敬。(配图片)

3、介绍作者(配图片)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多才多艺,是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4、学习生字词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1)注拼音:匿、祷、衍;请个学生回答。

(2)解释词语、匿笑、祷告;请学生回到并表演这两个词语,加深学生印象。

5、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由他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我自己也出几个题目,综合学生的问题,一起合作讨论,来解决问题。

6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而不变成别的花?

“我”变成金色花后,一天时间内与母亲进行了几次嬉戏?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我”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不少事,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我”为什么要黄昏时候变回原形,而不是更早或更晚?

本文为什么要以“金色花”为题目?

方法:主要由学生回答,我进行提示和引导。

6、朗读训练

(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语气,读准感情

(2)朗读指导:从文中找出几句话,给学生分析当时人物所处心情,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朗读比赛:请两个同学分别读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4)评价:请学生先评价,最后由我总结

7、拓展知识

(1)“爱”的调查,出几个问题来考考学生对母亲的了解

你知道妈妈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你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吗,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2)“爱”的回报

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为妈妈做什么事情?

五、布置作业

(1)以“假如我变成了……我会为妈妈……”为题写一段话。

(2)《课程基础训练》第24课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 教学目标1.有关于知识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涉及到的重要作家(泰戈尔)以及相关的作品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意、流畅朗读散文诗,以及对课文圈点勾画阅......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一、学习目标: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3、学习诗歌借用具体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二、重点:通过朗读在简单清新的语言中感悟至爱亲情三、......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课堂实录 王鲁镇中心中学 段秀峰一、导入幻灯出示金色花图片和词语“妈妈”,然后说:“同学们,老师今天考一下你们的想象力,看谁能说出“花”和“妈妈”是什么关系。生......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泰戈尔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课前播放《妈......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设计文学院2011级4班 万瑾 1116116810一、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 品味诗歌......

下载金色花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色花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