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_画当年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3:47: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画》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画当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这一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句是怎样讲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弄清诗句和画的联系。3.学会8个生字和两个新的偏旁,士字头,竖心旁。知道有和无,远和近,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4.背诵和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2.了解诗句是怎样讲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弄清诗句和画的联系。3.学会本课的生字和两个新的偏旁。4.背诵、默写诗句。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8个生字和两个偏旁,士字头和竖心旁。

(二)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三)观察插图,知道图上都画了什么。

(四)使学生熟读诗句。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8个生字和两个新的偏旁。

(二)知道来和去,有和无,远和近是意思相反的词。

(三)熟读诗句。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老师说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同学们,学完今天这一课,你就会知道谜底是什么啦。板书课题。

(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上的插图,看图上都画有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认真地观察。

2.再请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说的时候引导学生按顺序说,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的顺序都可以。

学生回答,图上画有山、水、花、鸟。或者,图上有鸟、花、水、山,那么这首诗又是怎样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老师读,边在诗句中标出8个生字。

(四)自学8个生字。1.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在诗句中标出了这8个生字,现在你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们的字音。

(1)先让学生自己拼读。(2)然后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2.学习两个新的偏旁:(1)出示拼音,让学生拼读。(2)示出这两个偏旁。

老师出示这两个偏旁,请同学们边认真看,边数着笔画,并注意笔顺。士:一十士,3笔写成,上边横长,下边横短,是解放军战士的士,不要写成“土”。

忄:,3笔写成,第一笔点,往撇的方向点。

3.自学生字。(1)先让学生自己识记,识记时联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记字形,理解字义。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3)向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①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远:熟字“元”加走之旁。近:熟字“斤”加走之旁。还:熟字“不”加走之旁。

把这三个联系起来记,都是走之旁,而另一部分(熟字)是表音的,如“远”“近”是形声字。

联系诗句的意思,“远看”“近听”知道“远”和“近。”都是表示距离的,远和近是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的家离学校比较近,离天安门广场比较远。教室里的桌子第一排离黑板近,后边的离黑板较远。

远和近是比较而言的。

听:熟字“斤”加口字旁。你告诉别人你听见了吗,并要说话,所以口字旁。还可以和“近”比较起来记字形,都是熟字“斤”加了不同的偏旁。

惊:熟字“京”加竖心旁。形声字,左旁表义类右旁表声。惊:是表示心里害怕、吃惊,震惊。所以用竖心旁。鸟一受惊就要飞走了,不惊就是不害怕,不惊慌,所以不飞走。

惊:惊慌,吃惊,受惊,惊慌失措。②结构相同的字能合起来一块记。色:上下结构,上边: 绿色,黄色,脸色,神色。

声:上下结构,上边士字头,下面,和尾巴的“巴”字一笔不同。

下面是尾巴的“巴”字。颜色,比如红色,声音,声音大,声音小,你听见老师说话的声音了吗?

③熟字换一笔。

无:熟字“天”的最后一笔捺换或竖弯钩。无:是没有的意思,所以和有是意思相反的词。结合诗句“无声”就是没有声音。

(4)巩固。抽读卡片,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朗读诗句。

1.学完生字以后,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诗句,能够读通顺、连贯。2.指导适当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老师要范读,再让学生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每笔每部分的占格情况。2.在田格中描生字。3.指导书写。

惊:左边写得窄一点,但是上下要齐。声:上面占格小一些,下面稍大。

听:右边“斤”第一笔是横撇,不要写成竖撇。

(七)作业。1.书写生字。2.熟读诗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二)理解诗句是怎样讲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弄清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进一步观察插图,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四)背诵、默写诗句。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讲诗句的意思。

(二)理解诗句是怎样讲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弄清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背诵诗句。

三、教学难点

(一)弄清诗句和画的联系。

(二)指导背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生字并组成词语:(一字至少组三词)远(远方)(很远)(远看)色(颜色)(红色)(色彩)近(很近)(近看)(近处)听(听见)(听话)(听课)无(无有)(无声)(无奇不有)声(声音)(声响)(歌声)还(还在)(还有)(还是)惊(惊慌)(吃惊)(惊讶)2.说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远—(近)无—(有)

(二)读课文,进一步指导学生看图。

1.老师以前讲过,观察一幅图上都有什么,应当怎样观察。(让学生回答)①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体会整幅图所表达的意思。②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观察。③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④由近及远或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2.再看这幅图,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答了图上画的什么,有的同学是按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回答的,有的同学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回答的。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那么,现在老师让你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课文诗句边对照插图,读一句对照一句,然后老师让你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这样培养学生图文对照,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叙述图意)。

先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对照插图,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回答,学生会答道,图上画有山、水、花、鸟。同学们,那诗句里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

(三)逐句学习理解诗句。1.学习前两句。(1)小声读这两句诗句。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 ①哪儿的什么怎么样?

②找到这两句诗中相对应的词。

(2)指名读这两句诗句,再让学生回答。

①在回答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第一句是写用眼去“看”,第二句是用耳去“听”。

②一方面引导学生看图上的山,水怎么样;另一方面,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山,水应当怎样。

同学们请你认真看图,远处的山,山色如何?(山上绿得是那么鲜,那么艳。)你们联系实际想一想,如果你站得很远,去远望山景时,会看得那么清晰吗?(不会,那会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看图,水流从那么高的山间直流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肯定会哗哗地特别响,那么诗句中却说,走近了听,听不见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说一说。

(3)指导朗读。

“看,有色;听,无声”要读重音。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看远处的山,山色是那么清楚,走近了听水的声音,却一点也听不见。让学生知道,本首诗是谜语,谜底就是这幅画,诗句说的是这幅画中的景色,所以和实际想象的是不一致的。

(5)小结学习方法。

刚才学这两句话时,首先让同学们边读诗句,边对照书中的插图,再想一想诗句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联系实际想想,应当是什么样的景色,而诗句为什么这么说,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我们按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后两句诗。

2.学习后两句。用刚才的方法学习这两句诗。(1)先自学,边读这对照图。

(2)小组内学习,说一说对诗句的理解。(3)指名汇报:谈你怎样理解这两句的。

①“春去”的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在”意思是,花还是开得那么艳,那么美。

②“人来”当人走过来的时候。

“鸟不惊”就是鸟不惊慌,没有飞走,还很安然地站在花枝上。③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照样盛开着;当人们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儿的时候,鸟儿不害怕,并不飞走。

让学生回答的时候,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④联系实际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儿随之就会谢了,当人们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时,鸟儿肯定会受惊而飞走的。)

⑤找到诗句和画的联系,因为诗句是写的这幅画中的景色。图上粉红色的花标志着:春天到了,粉红色的花儿盛开了,鸟儿站在花枝上是那么安闲。

(4)朗读这两句诗。

去,还在,来,不惊几个词要读重音。师范读,指名读。

(四)再次读全文,看插图。1.齐读全诗。2.看插图。

同学们,当这幅画挂在这里,一年四季不论你什么时候看它,它依然是山色那么绿得可爱,面对飞流直下的水花,听不到水声,花儿始终开得那么艳,不论有什么动静可鸟儿安闲自在地站在枝头,永不离去。这就是这幅画的美景,作者用诗句把它描写得那么真切。

3.再读诗句:在诗句中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远—近,无—有,来—去。

(六)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1.读全诗,再想一想,四句诗中每一句分别写画中的什么? ①山,②水,③花,④鸟。

2.你再读诗句,分别看一看山、水、花、鸟各怎么样呢? 山——有色

水——无声

花——还在鸟——不惊

3.请同学们按照诗句中描写山,水,花,鸟的顺序和特点练习快速背诗句。投影出示: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

提醒同学们背诵。

先自己试背,后再提示指名背诵。4.再看老师的提示,指名背诵。出示:山、水、花、鸟。让学生背诵。出示:山、水、花、鸟。让学生背诵。5.看插图练习背诵。

老师用教鞭指着画中的山、水、花、鸟,提示同学们背诵。

(七)指导默写。

同学们,在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默写这首诗。1.默写比赛:

每组选四名代表,老师把黑板划分成几块,每组占一块,每组的四个人,接力棒式,每人写一句,带标点符号,看哪组写得又对又快为优胜,老师奖励小红旗,其他同学当裁判。

2.自己在田格本上默写一遍。【板书设计】

《画》教案

《画》教案《画》教案一、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教学要求: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山水画......

画 教案

画 教案 画教学目标:一、通过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乐感的培养。二、感受2/4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2/4拍子的节奏规律。 教学重点:最后一句乐句的:“rit......

《画》教案

《画》教学目标1.认识“远、色、近”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生字。 2.知道“远近”,“有无”“去来”是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

画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画》教案一年四班 兰芸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2、会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远、色、近、听、无、声、......

下载《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画当年教案 教案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