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的气候优质课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以及对农业的影响。教与学重点: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2、温度带的划分。教与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教与学方法:
情景导入、对比讲解、读图分析 教与学准备:
景观图片、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教与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哈尔滨的 冰雕展览和广州的花卉展),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 时间?(学生回答)相同的时间,广州和哈尔滨却举办 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说明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2页图2—22“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 和第33页图2—23中国的“七月平均气温图”,解决以 下问题:
(1)33页活动题1、2、3。
(2)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而夏季却 南北普遍高温?
(2)教师点拨:
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 间逐渐变短,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自南向 北,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阳光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离阳光直射点 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热量就 越少。
此外,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3)探究结论:
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读图,加深对温度带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分别是哪里?为什空 么?
〈二〉学习任务二: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4页 “中国的温度带”,解决以下问题:
(1)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每个温度带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区?
(3)我们肥城属于哪个温度带?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作物熟制怎样?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为什么海南岛上农作物能一年三熟,而东北平原上 只能一年一熟?(2)教师点拨:
海南岛属于热带,积温值在8000以上,农作物的生长期长,而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积温值介于1600和3400之间,农作物生长期短。(3)结论:
海南岛和东北平原的纬度位置不同,积温值差异很大,所以农作物的熟制不同。
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影响气温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是难点。学习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储备,结合我国的纬度位置、地形特点,通过读图、小组交流的形式、概括总结出我国的气温分布规律;利用列表格的形式对比讲解,得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温度带的分布主要通过我国的地形图,反复间分布的记忆。
四、巩固练习,达标测评:
填充图第10页。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纬度因素、冬季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纬度因素
二、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2、名称及分布:
3、不同的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教与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
《中国气候(第一课时)》教案坪地民族中学王立富21号一、情景导入(略)二、创设新课(一)、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 ① 气温有南至北递减。②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
《中国的气候》(教案)【课题】中国的气候【年级科目】高二年级地理科(文科班)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让......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季风概念、特点‘季风与非季风的分布、不同气候特点及分界线;2.理解我国季风和降水空间与时间的分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