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教案_中国的气候优质课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9:14: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中国的气候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的气候优质课教案”。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我校已经进行3年左右的“生本”课堂实验。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探究课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教育理念,我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角度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原因。(2)举例说明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等图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总结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并找出一月0°C等温线的分布。(2)分析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确立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气候的重要性我将本课重点确立为:(1)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2)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教学难点及确立依据:

初二年学生利用多种地图分析并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我将本节课难点确立为: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2)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中国的气候

PPT投影:舌尖上的中国(地图版)

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人们的日常饮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北方和南方…… 生:回答自己家乡的饮食习惯。

师:是什么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呢?

生: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原因。——气候、气温、降水等 师: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活动2【活动】预习导学

师:那么,我国各地在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分布有何差异呢?

这节课,我们就要结合这四幅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PPT投影:四幅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如何读懂这些图呢?以“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为例。PPT投影:“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读图的步骤: 读图步骤: 1.读图名 2.图例和注记 3.内容 4.分析回答问题

其中,图例和注记更是读图的关键。等温线:温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引导学生弄清图例和气温数值的读取)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的中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PPT展示:

活动一:读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观察中国东部地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在图上画出0°C等温线,它大致经过哪些地形区,在哪里发生突变,为什么?(3)气温的递变有什么规律?找出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两地的气温差多少度?(学生思考问题,并上台展示点评。教师引导归纳,进行总结。)补充:

PPT投影:“中国北极城”漠河相关知识。此时漠河景观与海南景观(对比)结论: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提问:为什么中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回答。纬度差异等……PPT投影:原因:1.纬度差异大

2.受冬季风的影响(PPT投影)(1)太阳直射和斜射图(2)漠河、北京、广州三地冬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地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漠河 53°29′N 13°4′ 7时30分 北京 39°54′N 26°40′ 9时12分 广州 23°8′N 43°25′ 10时43分(3)冬季风示意图

(这部分作为教学的难点,但是涉及到高中的知识,所以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分析)(承转)下面再来看看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PPT投影:“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及相关探究问题 活动二:读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1)我国7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2)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相差多少?

(3)7月份的最高、最低温出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并上台展示点评。教师引导归纳,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总结夏季气温分布特点。补充:“火洲”吐鲁番的相关知识。

师:为什么吐鲁番会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呢?

(大陆性,升温快,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盆地地形,不易散热等)结论: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气温冬夏分布特点,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创设情境:幻灯片放映各地不同的民居特色(图片)。设问:这些民居反映了当地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PPT投影:“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相关探究问题

活动三: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各条的延伸方向大致如何?说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找出降水量最多或者最少的地区。

(学生思考问题,并上台展示点评。教师引导归纳,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较多,超过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最多:火烧寮 最少:托克逊

所以,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反映在房屋建筑形式上,传统建筑具有“南尖北平”。结论:

从东南沿海从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不仅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PPT天投影:广州、武汉、哈尔滨等三地的降水量逐月分配图。PPT展示图片及相关探究问题。

活动四:读“中国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1)三城市降水量多达100mm的月份分别有哪几个月?(2)三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

(学生思考问题,并上台展示点评。教师引导归纳,进行总结。)结论:

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活动3【活动】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所以,我国各地的气候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那么如何通过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归纳各地的气候特点呢?

读“厦门气温、降雨的月份分配”图及“北京气候图”,联系日常生活的感受,探讨下列各题。1.请在P9“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厦门和北京,并说出大概的纬度。2.厦门和北京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

3.厦门和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异同点? 4.请描述厦门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分组探究,学生展示点评。)

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对学生自主探究成果给予评价。并针对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不同的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以福建土楼为例,“土楼是句号,却引出了无数的惊叹号和疑问号”,请结合材料探究土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其中又以客家土楼为代表。永定客家土楼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间谷地,充分显示出其“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最早是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土楼朝向大都是坐北朝南,且是封闭的,内外不设阳台但有天井,屋顶大都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加之其墙角用石料砌成,在夯墙时,把竹条当作如今的钢筋放到墙内,在建造土楼时,借助模夹板,经过反复的揉、捣、压、夯筑成了厚实严密的墙体。具有通风、采光、防水、抗震、隔热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师: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课后探究。活动6【测试】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中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C.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第一课时)》教案坪地民族中学王立富21号一、情景导入(略)二、创设新课(一)、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 ① 气温有南至北递减。②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课题】中国的气候【年级科目】高二年级地理科(文科班)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让......

中国的气候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以及对农业的影......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季风概念、特点‘季风与非季风的分布、不同气候特点及分界线;2.理解我国季风和降水空间与时间的分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

下载中国的气候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气候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