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公开课教案_第27课公开课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1:10: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公开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27课公开课教案”。

课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型:新授

执教时间:13周星期二

执教者: 刘明德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二)知识与能力

⑴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自治区; ⑵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的作用和职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情境再现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在历史的“再现”中,自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⑵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并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感受宪法的尊严与庄重。

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⑵难点: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三、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定向导航】

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给学生观看。感受新中国诞生的隆重与庄严。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发展经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本节课我们学习第20课。

本课共讲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创设情境:展示1948年中共纪念“五一”的口号和政协会议召开的地点图片,设问: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就确立了这项政治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互动一:1.新政协会议召开的前提是什么?它为什么能起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作用? 2.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性质如何?(学生看书回答)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1954年以后,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各是什么?(针对全班同学)

5.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学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原因、目的各是什么?有何意义?(补充---引导回答)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创设情境:我们在前面7、8、9学习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大家还记得英国、美国的政体、权力中心各是什么吗?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政体、最高权力机关吗?

互动二: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引导—回答---展示)

2.阅读教材,了解一届人大有哪些重要内容?一届人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引导—回答---展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新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1954年宪法体现的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各是什么?(思考回答)

2)1954年宪法的内容、原则、性质各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思考回答)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创设情境:展示《民族大团结》图片和《爱我中华》歌词。并思考以下问题: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拓展与延伸一:根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

拓展与延伸二: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小结:本课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次典礼、二个法律、三大制度、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三大制度形成和创建的基础。(前提)三大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国情)的政治制度。(特色)

三大制度保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作用)

[组织测试,信息反馈]习题见学案.四、教学反思: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公开课教案

课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型:新授执教时间:13周星期二执教者:刘明德一、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示范教案(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http://www.daodoc.com 或http://www.daodoc.com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设计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参评课题: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姓名:电话:邮编:1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 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中华......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生用)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我将从五方......

下载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