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_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9 03:24: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提高概括能力;(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事实之间联系的能力;(3)归纳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提高归纳和概括能力。

2、过程和方法:(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法;(2)通过自主学习和启发,形成多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通过近代政治制度的比较,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历程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我党立足于国情的正确选择,又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选择,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理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对于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正确掌握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成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由于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多样性和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复杂性,正确看待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对于提高学生理性分析现实社会和激发民族自尊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成为本课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第一目“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教学要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初步建立);1956年与民主党派八字方针的提出(新发展)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创立” 教学要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第三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教学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自治区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一)、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1)1949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的即将取胜状况。(2)20世纪40年代前,世界上存在的政权组织形式。

现实问题导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视频。

情景创设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片断等。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背景: 教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高声朗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提出问题:①从该词内容判断其写作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即将取胜);②就其背景分析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经济恢复和政权建立)。

(2)召开: 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音像资料或相关图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94页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从参加会议人员组成可以看出人民政协有何特点?(3)内容: 多媒体展示《共同纲领》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出《共同纲领》的内容和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并归纳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从会议内容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有何特点?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政协及《共同纲领》的发展历程: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和临时宪法,1954人大及《宪法》颁布后,不再代行人大职权和临时宪法,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存在。

2、新发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资料回放”。提出问题:我国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学生归纳概括政协的主要职能。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创立

1、背景: 多媒体展示《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利用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史实和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拓展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让学生充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播放《爱我中华》音乐片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转入下一目的学习。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学生自学并归纳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

1、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3、建国后,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利用地图册)问题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何在? 问题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 学习评价建议

(一)基础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C、修改宪法的机关 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3、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4、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

4.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一.教材定位: 本课内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专题三的延续,同时是专题四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并与专题无密切相关。讲述了在经历近代屈......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参评课题: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姓名:电话:邮编:1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 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中华......

第20课_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设计一、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推荐)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下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