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7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教案2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
《7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体会白居易对人民的同情之心。(2)
学习文中用对比来突出中心的手法。(3)
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对比的巧用及作用。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五、辅助教具:多媒体
一、导入:《琵琶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白太傅。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针砭时弊,反映民瘼(mò),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白居易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的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三、创作背景
1.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严重,生活骄奢淫逸、豪华糜烂
2.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民间出现人吃人的现状白居易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补充:
“„„元和三年,“是岁,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东道旱”。四年,“浙西苏、润、常州旱。”
——《旧唐书·宪宗纪上》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与军队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目空一切。
而另一方面,当时天下旱情严重,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
四、题解
轻肥:——《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之意,乘坐高头大马,穿轻便暖和的裘皮大衣。——成语“轻裘肥马”。——指豪华奢侈的生活。
五、字音
六、内容分析
1、此诗主要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重点词语简要分析。此诗主要刻画了一群骄横跋扈、奢侈行乐的宦官。
①“满”、“皆”、“或”、“如云”等字词,形象地说明赴军中宴的宦官是一大帮。
②“骄”、“照”、“夸”等刻画出宦官的骄横跋扈。
③而“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等描绘出宦官们丰盛的筵席,写尽他们的奢侈。(1)作者如何描写赴宴人物的?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先写赴宴前的神态
写出了宦官们骄横跋扈之状。后点赴宴的人
令人惊异,也令人愤愤不平。
(2)他们为何如此骄奢?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骄的原因:身居高位,手握兵权,怎能不骄。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夸赴)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之态。
(去如云)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骄横,令人触目惊心。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也暴露了唐王的昏庸无能。(讽刺)
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
析:作者用了铺陈和渲染来描绘“军中宴” 的豪华场面。(1)菜肴丰富:
“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2)宴会奢靡:
“溢”、“罗”、“擘”、“切”等动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3)人酒足饭饱:
“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食足,更是不可一世了。
3、结合全诗,说说“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这两句诗写出了当时江南老百姓艰难的生活境况。(诗句内容)(2)与前面宦官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手法)
(3)更好表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宦官“只顾自己行乐,不顾老百姓死活”的痛恨。(感情)“与少陵忧黎元同一心事”
小结:见课件
4、艺术手法
(1)对比: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 3 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讽刺:本诗运用讽刺手法,深刻揭露了宦官的骄横之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5.拓展延伸
有人说,白居易的《轻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运用的手法跟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分析。(如果这是一道高考题,满分为7分,请问这个题按怎样的步骤回答,怎样给分?)析: 先解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2分;然后再找出《轻肥》中跟该句思想内容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解释,2分;再找出两诗相同的手法,并加以分析,2分;最后,将二者共同的东西合起来加以概括,1分。
6.对比阅读: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炭翁》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2)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方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写相当传神。
《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对卖炭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对比手法,通过炭和绫,这些价值不等的对比,表现了宫市的残酷掠夺。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7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7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一、教学目的:(1)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体会白居易对人民的同情之心。 (2)学习文中用对比来突出中心的手法。 (3)背诵。二、教学重、难点:对比的巧用及作......
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白居易诗四首》教案2
《轻肥》教案一、教学目的:(1)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体会白居易对人民的同情之心。 (2) 学习文中用对比来突出中心的手法。 (3) 背诵。二、教学重、难点:对比的巧用及作用。三、教学......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 王维诗四首》教案2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3、揣摩诗歌语言4、......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教案
2016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教案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诗歌“......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 王维诗四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维诗四首【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王维诗四首 二.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2、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3、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