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案模板 时间:2022-09-28 10:42: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授课人;张含光班级:高二(9)班授课时间:2011年5月19

教学目的

1、 了解《西厢记》中与课文有关的剧情。

2、选取课文中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收尾】四支曲词,学习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体会其对人物情感刻画的效果。

3、由崔莺莺对爱情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选取课文中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收尾】四支曲词,探究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深入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体会曲词表达的情感,走进文本。

2、合作探究法,研究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其对人物情感刻画的效果。

3、点拨提升法,提高学生赏析境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柳永《雨霖铃》歌曲,然后顺势导入课文。

二、知晓送别背景,介绍《西厢记》中与课文相关的剧情

内容见课件。

三、设疑引入探究话题

教师设问:你觉得课文最值得学习的是哪一点?引出本节课话题: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学习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将以【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收尾】四首曲子为例,探究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1、教师引导示范鉴赏【端正好】

鉴赏思考题:这首曲子表达了崔莺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注意:可以选其中一种艺术手法谈谈自己的鉴赏感受,只要能自圆其即可。

示例:这首词用了触景生情的抒情方法,用深秋萧瑟的景象,触发了崔莺莺的离愁别恨,写出主人公离愁浓重。

师生总结研究曲词情感表达方法的角度:

(1)、多样的抒情手段;

(2)、多种修辞手法;

(3)、多种表现方法;

(4)、准确传神的绝妙好辞。

2、运用鉴赏【端正好】的方法,小组合作赏析【滚绣球】、【叨叨令】、【收尾】。

(1)学生分组合作鉴赏。

(2)教师听取汇报发言并适时点评。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探究学习,我们知道戏剧曲词要准确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就要灵活运用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并把雅词和方言口语融入其中。这样,方可细腻、传神、深刻地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五、探究学习:主人公面对自己的爱情为何如此痴情,如此难舍难分?请结合全文整体思考该问题,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并适时点拨。

六、课堂小结

离别的钟声已敲响起,而我们可以走出这堂课,却始终走不出经典文化的磁场。请同学们把课堂上展现的热情投注到原本经典的鉴赏中去,课后,不要忘了,我们和《西厢记》还有一个美丽的约会。

七、作业:

1、背诵曲词【端正好】。

2、片段作文写作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写一个离别场面,字数70字左右。

张含光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元杂剧的文化常识,了解作者和本剧剧情。2、赏析艺术手法,重点赏析曲词的情景交融。3、赏析人物形象。二、导语:江淹在《别赋》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主备人:张含光一、课型:赏析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2. 通过诵读、品味、赏析,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复杂、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把握人物......

长亭送别(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学案(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崔张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西厢记》与......

下载《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