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比赛教案”。
高一政治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金沙县第五中学 屈永红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它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的宗教政策还包括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框第一目“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这个情景导入是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便于进入下面的学习。第二目“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是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本目是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理解,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邪教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四有”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学情分析
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东部地区的学生,很多人还存在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允许宗教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
因此,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插入更多的图片或音像,通过音像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以扩大视野。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
析交流---验证结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六、课前准备
1、生活中的宗教现象和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3、教学情景彩排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资料: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此外,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引言: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 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与他们的心理、文化、风俗习惯几乎融为一体,这便使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长期存在的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正如江泽民所说“民族、宗教无小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引出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
小琴是某高中一年级女生小琴,全家信仰佛教,其母亲更是虔诚的佛教徒,她每天都去寺庙诵经拜佛,还经常和佛友一起交流体会。在家庭影响下,小琴也时常跟妈妈一起去寺庙拜菩萨。最近由于政治学习的需要,她阅读了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碰到了一些困惑。并和妈妈产生了分歧)以小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帮小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展开教学。学生演绎
自我介绍:我叫小琴,高一年级的学生。家住金沙县岩孔镇,我们全家信佛教,尤其是我妈,她每天都得去白云寺诵经、拜佛。还经常和佛友一起到处烧香拜佛,并交流传教。我从小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早已习惯,有空也会跟我妈去寺庙拜拜菩萨。但是最近学了政治并看了一些宗教的书籍。我碰到了一些难题,有些疑惑。有一次我和妈妈有了分歧。,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母亲:好孩子,今天是观音的生日,也是白云寺开放的好日子,你跟我一起去进香许个愿吧。
小琴:妈,我不信教了。
母亲:傻孩子,信了教,菩萨就会继续保佑你的,你必须要信教,这件事可由不得你了,今天你必须跟我去。
小琴:我不想去,我们政治书上说世界上没有神仙,我劝你也不要信教,我也不
许你去。
母亲:白云寺的烧香活动又不是 “法轮功”,怎么不能去?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的佛教事业,每年用了大量的资金来修理、保护呢。这说明国家保护支持一切宗教活动。
小琴:我想成为共青团员,我不去。如果你一定要我去,我就在法门寺向广大信徒宣传无神论。
母亲:那可不行,白云寺可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怎么能在那里胡说八道呢。有机会我还要去你们学校里宣传佛教教义,让菩萨保佑你们都考上大学。
分为四小组,分别就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并将本组的讨论结果陈述出来
小琴困惑
1、作为中学生,我以前信教,现在可以不信仰宗教吗?为什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宪法》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 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 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困惑
2、妈妈: 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妈妈就可以到你们学校进行佛教宣传啊
小琴: 我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应到寺庙里去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她们的观点,哪一个正确?
教师引导:《宗教事务条例》第三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同时,任何宗教组织的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散发宗教传单或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版发行宗教刊物。总之,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困惑
3、有一天妈妈和佛友们讨论《宗教事务条例》,说这是宗教界的一件大事 小琴想:
1、为什么要颁这样一个条例?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宗教信仰自由是否矛盾呢?
3、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多媒体显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26号令: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宗教事务条例》
结合材料思考: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
这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国家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妥善处理宗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
题,有效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目的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困惑
4、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于4月29日发表了“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状况继续肆意攻击和指责,对中国政府依法处理暴力犯罪活动继续恶意污蔑,继续攻击中国依法取缔“„„”邪教是“宗教迫害”。对此,中国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纷纷进行批驳。“2006年9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指定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外交部指出:“美国无视事实,肆意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只能说明它的无知和偏见。”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布“2009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指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外交部驳斥美国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诬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实质是什么? 我国外交部抨击美国国务院的言论,说明了什么?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困惑
5、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不是要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呢?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
(2)两要求,两支持。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图片:天主教为地震灾区捐款祈福、宗教人士为山区教育捐款捐物等 教材P79-80页的三个镜头
问: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宗教现象?
教师归纳:我国有五大宗教,我国宗教信仰者大约一亿左右,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他们有爱国主义传统,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主张和谐和平。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的长期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
点,也是我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宗教不仅具有长期性,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把这一力量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来,正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所在。
三、弘扬科学精神
小琴的困惑6: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际上不就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吗?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小琴的困惑7:我以前信教,现在不信了,那么我能入团、入党吗?
(四)总结。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
九、板书设计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弘扬科学精神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案课题】 语言亮兮文飞扬——作文语言教学设计【教案背景】俗话说得好:“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是这样,文章也如此。一篇文章除了结构合理、选材新颖外,还要特别讲究文采,......
秒的认知 祁禄山中心小学 谢玮骅教学背景:《秒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会看“整时”和“......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凤县双石铺中学 李敏鸽Teaching materials analyzing and rearranging: 1.教案背景:本单元以电影为话题,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谈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案《欣赏我自己》杜蒙县白音诺勒中学教师:张丽波一、教案背景:开学已经有半个月了,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有自卑心理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它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
M4U1 Maybe I’ll be a writer.【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单词:writer,future,policeman, footballer, film star;语句:What will you be? Maybe I’ll be a writer.2.能力目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