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_八年级下册教案专题_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8:53: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_八年级下册教案专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课 题: 第一课 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画板界面

2、能用几何画板画一些基本图形

3、学会将自制的画板文件存盘 教学重点:

1、用几何画板画基本图形

2、要求学生注意状态栏的变化

教学难点:几何画板基本图形的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边讲边操作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几何画板”。

先打开启动几何画板,先观察试验10分钟,解决两个问题:

1、你认为“几何画板”很像你以前学过的什么软件?试着比较这两种软件的异同;

2、试着说出“几何画板”界面是由哪几部份构成?

3、比一比,你能用“几何画板”画出你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

4、试着将你的第一个“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存盘?并查看一下其扩展名

【新课】

一、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

1、启动几何画板;

2、分析几何画板软件与以往学过的软件有何异同:

(1)相同点:有点象“画图”软件:有标题栏(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工作区(绘图区)、工具栏。

二、工具简介:

参考书P4图1-11

三、在几何画板中画以下基本图形,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点:A(如何为一个点标识字母,如何修改或去掉标枳的字母)

2、两个点A、B,并连接成线段A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何同时选定两个以上的对象。如何删除对象?)

3、利用画线工具画出线段AB;

4、利用画线工具画出射线OP;

5、利用画线工具画出直线l;

6、线段AB的中点M;(如何构造线段的中点?)

7、标出两点A、B的中点M;(如何隐藏作图过程中的辅助对象。)

8、画两个点A、B,并连接这两个成一条直线或射线;(如何构造两点间直线或射线。)

9、过直线l外一点作已知线段AB的垂线,垂足为O;(如何构造垂线?)

10、过直线l外一点作已知线段AB的平行线;(如何构造平行线?)

11、作一个角AOB,并做出这个角的平分线OC;

12、作一个三角形;

注:以上练习分三个过程:

1、学生尝试:(老师利用大屏幕画出,但不讲解)

2、学生上台展示:(挑选一些做和比较好的学生到前面讲解,老师补充和更正。)

3、学生完成练习(登记成绩)

四、作业

1、作已知线段AB的中垂线;

2、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3、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做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

4、将自己的作品存盘:文件名为:Lx2-1.gsp:

第二课 画基本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2、初步掌握几何画板的思考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绘制三角形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画板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初步学习用几何画板绘制图形,重点学习绘制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二、新课

1、熟悉工作环境

(1)认识工具栏和菜单栏

指出:为了叙述的简便,也为了区分画图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工具箱中画出的图形的操作称为“画图”,将菜单命令绘制的图形的操作称为“作图”。

(2)熟悉工具栏(3)熟悉菜单栏

A、构造菜单B、变换——平移C、度量——长度D、图表——绘制点

2、实例一:绘制指定坐标的三角形(1)铺垫练习

A、绘制任意点 B、绘制任意线段 C、绘制任意三角形 D、绘制坐标为(1,3)的点

(2)讲解绘制要点 A、通过菜单绘制任意线段

a、构造——>线段,菜单是灰色的,说明暂时不可用

b、指出:数学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确定一条线段呢? c、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d、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C、绘制坐标为(1,3)的点

(3)习题一: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7,1)、B(8,2)、C(9,0),绘制△ABC。

(4)讲评习题一:A、绘制三个顶点B、构造三角形C、显示标签[MS1]

3、实例二(1)铺垫练习

A、画3厘米长的线段(水平的、垂直的)B、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提问:刚才绘制的线段到底有多长呢?度量——>长度(2)习题二及分析

A、题目:在太阳光线下,竿高为1.5m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5m,在同一时刻,测得某大楼的影长为15m,则这栋大楼的高为()。

B、分析:已知竹竿、楼的影长,竹竿高度。求楼的高度。将图合二为一,抽象为线段。在几何画板中,先画出已知的,然后再度量出要求的长度。C、学生尝试(3)讲解习题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绘制任意三角形、指定坐标的三角形,和指定长度的直角三角形。初步掌握了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几何画板的优势:首先绘制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度量出。

四、作业

1、绘制一个任意等腰三角形(P21)

2、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P21)

课 题: 第三课 点和线的作法

教学目标:

1、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2.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

教学重点: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是否明白用“工具框”作图,几乎可以作出所有基本图形,实质上和传统的尺规作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脑作出的图形是动态的,拖动点和线,能保持几何关系不变,黑板上的图形是静态的,不能拖动),但仅靠“工具框”作图实在太慢了,例如,我们想要作一条线段的中点,仅用工具作图,你想一想,通常要几步?

二、新课

1、对象上的点的作法:

选定任何一个“对象”或多个“对象”,单击“构造”菜单→“对象上的点”,电脑根据你选取的对象,构造出相应的点,点可以在对象上自由拖动。这里的对象是可以是“线(线段、射线、直线、圆、弧)”、“内部”、“函数图像”等,但不能是“点”,点上当然不能再构造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菜单,选取的对象是“线段”,这时菜单显示的是“线段上的点”,选取的对象是“轨迹”,这时菜单显示的是“轨迹上的点”„„。小技巧:一般情况下,除“内部外”,用“点工具”直接在对象上画出点(在画点状态下,用鼠标对准对象单击),这样更快。

(1)认识工具栏和菜单栏

指出:为了叙述的简便,也为了区分画图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工具箱中画出的图形的操作称为“画图”,将菜单命令绘制的图形的操作称为“作图”。

(2)熟悉工具栏(3)熟悉菜单栏

A、构造菜单 B、变换——平移 C、度量——长度 D、图表——绘制点

2、实例一:绘制指定坐标的三角形(1)铺垫练习

A、绘制任意点 B、绘制任意线段 C、绘制任意三角形 D、绘制坐标为(1,3)的点(2)讲解绘制要点

A、通过菜单绘制任意线段

a、构造——>线段,菜单是灰色的,说明暂时不可用

b、指出:数学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确定一条线段呢? c、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d、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C、绘制坐标为(1,3)的点(3)习题一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7,1)、B(8,2)、C(9,0),绘制△ABC。

(4)讲评习题一

A、绘制三个顶点B、构造三角形C、显示标签[MS1]

3、实例二(1)铺垫练习 A、画3厘米长的线段(水平的、垂直的)B、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提问:刚才绘制的线段到底有多长呢?度量——>长度(2)习题二及分析

A、题目:在太阳光线下,竿高为1.5m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5m,在同一时刻,测得某大楼的影长为15m,则这栋大楼的高为()。

B、分析:已知竹竿、楼的影长,竹竿高度。求楼的高度。将图合二为一,抽象为线段。在几何画板中,先画出已知的,然后再度量出要求的长度。C、学生尝试(3)讲解习题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绘制任意三角形、指定坐标的三角形,和指定长度的直角三角形。初步掌握了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几何画板的优势:首先绘制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度量出。

四、作业

1、绘制一个任意等腰三角形(P21)

2、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P21)课 题: 第四课 圆和圆弧的绘制

教学目标:

1、利用命令学会圆2.学会利用命令来绘制圆的弧。教学重点:利用命令来学会圆 教学难点:利用命令来绘制圆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是否明白用“工具框”作图,几乎可以作出所有基本图形,实质上和传统的尺规作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脑作出的图形是动态的,拖动点和线,能保持几

何关系不变,黑板上的图形是静态的,不能拖动),但仅靠“工具框”作图实在太慢了,例如,我们想要作一条线段的中点,仅用工具作图,你想一想,通常要几步?

一、圆的绘制

1、选定两点(有顺序):选定两点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绘圆”就可以构造一个圆,圆心为第一个选定的点,半径为选定两点的距离。和“画圆工具”等效。

2、选定一点和一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点和线段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一个圆,圆心为选定点,半径为选定的线段的长度。

3、等圆的画法:选定多点和一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多点和线段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多个等圆,圆心分别为选定点,半径为选定的线段的长度。

例 正三角形的快速画法(试一试,能否仅看图就能知道作图思路?)

1、画一条线段

2、选择线段和端点 按“Esc”键,取消画线状态。拖出一个框,是线段和端点全在框里

3、画等圆 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

4、画三角形的另两条边 在画线状态下,光标对准线段左端点单击,松开左键,移动光标到两圆相交处单击(注意状态栏),松开左键,移动光标到线段右端点单击

5、隐藏两圆 按“Esc”键,取消画线状态,选中两圆,按快捷键“Ctrl+H”

结果如下:

4、同心圆的画法:选定一点和多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一点和多条线段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多个同心圆,圆心为选定点,半径分别为选定的线段的长度。

注意:上述选定作为半径的线段可以用“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代替,即半径可以是线段,也可以是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

二、弧的绘制

1、选定一个圆和圆上的两点(点有顺序):选定一个圆和圆上的两点后,单击菜单“构造”→“圆上的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弧。结果如下:

2、选定特殊的三点(第一点为,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垂线上的点):选定三点后,单击菜单“构造”→“圆上的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的弧,第一个点为弧所在圆的圆心。结果如下:

3、选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选定三点后,单击菜单“构造”→“过三点的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第一点过第二点到第三点之间的弧。结果如下: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利用命令学会圆和圆弧的绘制。学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四、作业

1、利用命令 绘制一个任意等圆

2、利用命令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

课 题: 第六课 变换反射

教学目标:

1、利用定义和“对面互为平行及相等”性质,能画出平行四边形。

2.利用“四边相等和中线互为等分的图形是菱形”的性质画菱形。3.利用“邻边互为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的性质和一角为直角的菱形是

正方形的性质”能画正方形。

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五章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对几何图形的等距变换。本章我们将要学习反射变换,此基础上画矩形,菱形及正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等等。

1、画平行四边形 制作步骤 如下:

第一步骤:画线段AB,作平行四边形的一边。

第二步骤:线段AB之外画点C把它做成另一顶点并与BC互相连接。

第三步骤:画过点C的与AB的平行线。画法:先选择点C和AB,执行“作图---平行线”的命令。

第四步骤:画过A点的,BC的平行线并标出交点D.第五步骤:连接线段CD和AD,然后隐藏两条直线。

2、画菱形 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骤:画圆A,确定半径AB,然后还圆上面画一个点。

第二步骤:以B为中心,以AB为半径的圆和以C为中心,以

CA为半径的圆.第三步骤:确定两个圆的交点D。

第四步骤:连接AB,BD,DC,CA,隐所以圆。

后结果如下:

3、画正方形

第一步骤:画圆A,确定半径AB,并画过A点的AB的垂线,确定垂线和圆的交点为D。第二步骤:画过B点的AB的垂线。画过D点的AD的垂线并确定两个直线的交点为C.10

第三步骤:选择A,B,C,D点,执行“作图—线段”,连接AB,BC,CD,和DA.第四步骤:隐藏圆的所有垂线。

4、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利用命令根据定义和性质学会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的绘制。

三、作业

第52页习题1、2、3,4.第7课:度量与计算

教学目标:

 学会度量线段和角。 能够度量图形的面积。

 能够用计算器输入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简单的总结内容。一,度量图形

按照“先选定,后度量”的顺序,可以测量图形的长度,角度或面积。动手作 度量圆

第1步:画一个圆。

第2步:选定圆,执行“度量→半径”命令,绘图版上会显示出度量值。第3步:分别执行度量菜单中的面积命令或圆周长命令,度量面积和周长。第4步:拖动圆上点或圆心,改变圆的大小,观察度量值的变化。动手作 度量三角形的内角 第1步:作三角形。⑴画三个点。

⑵选定选择工具,同时选定这三个点。⑶执行“构造→线段”命令,作△ABC。第2步:度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⑴依次选定点B,A和C。

⑵执行“度量→角度”命令,测量∠BAC的度数。⑶仿照前两步的操作,测量∠ABC和∠ACB度数。第3步:度量三角形的面积。⑴同时选定点A,B,C。

⑵执行“构造→三角形内部”命令,三角形的内部显示黄色。⑶选定黄色区域,执行“度量→面积”命令,测量三角形的面积。二,简单计算

动手作 验证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第1步:作△ABC并度量它的内角。

第2步:执行“度量→计算“命令,打开计数器对话框。

第3步:单击绘图版上∠BAC的度量值,计数器对话框中出现m∠ABC,再单击﹢按钮。第4步:单击∠BAC的度量值,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

第5步:单击绘图版上∠ACB的度量值,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

操作后,绘图版上会出现计算三个内角和的表达式以及计算结果。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每个内角的度量值会发生变化,但它们的和始终不变。作业:第58页 习题4 小结:

 学会度量线段和角。 能够度量图形的面积。

 能够用计算器输入简单的数学表达式。

第8课 动态图形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点在圆上运动的动画。

2.能够制作点在线段,射线,直线上运动的动画。3.能够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简单的总结内容。 开始将新课。

教学内容:

一,生成动画

选定点和图形(一般是直线,线段,射线,圆和圆弧等),再执行动画命令,就可以使点在图形上运动。

动手作:制作动态三角形的演示文件。第1步:启动几何画板。

第2步:画一个△ABC,画一个圆D。

第3步:选定圆周和定点C,执行“0”命令。点C自动移到圆上。

第4步:选定点C,执行“显示→0”命令,打开0对话框,同时点C在圆上运动起来,三角形的形状也随着变化。

第5步:单击对话框中的停止按钮,停止动画。在几何画板中还可以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

动手作:修改动画,让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同时在圆上运动。第1步:让三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运动。

选定点A和圆点D,执行“0→0”命令。

选定点B和圆点D,执行“0→0”命令。

第2步:同时选定三定点,执行“显示→0”命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就同时在圆上运动起来。第3步:调整点运动的速度参数。

单击0按钮,在打开的列表框中选定0选项,调整Speed框中的数,如2.0,即把点A的速度参数设为2.0。

单击0按钮,在打开的列表框中选定0选项,调整Speed框中的数,把点B速度参数设为3.0。

类似的,把点C的速度参数设为4.0。二,创建操作按钮

操作按钮一般用来控制演示动画,常用的有动画按钮,移动按钮等。1.动画按钮

第1步:选定点C,执行“0→0→0”命令,打开一个属性对话框。第2步:单击0旁边的按钮,可以调整点的运动方向。第3步:单击0旁边的按钮,可以调整点的速度参数。第4步:单击“确定”按钮。

第5步:单击0按钮,点C就会在圆上运动起来。动手做 制作下面的动态图形。

地球和卫星都用图片来表示,卫星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第1步:画基本图形。 画圆A。

 在圆A上作一点C。 画一条线段J。

 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点C为圆心作一个小圆。 在小圆上作点D。

。 把点C设为旋转中心,选定点D,然后把点D旋转180作关于圆心C的对称点D′。 画一条线段K。

 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点A为圆心作一个圆。 在新圆上作点E。

 作点E关于圆心A的对称点E′。

第2步:创建动画按钮。选定点C,然后执行“0→0→”命令,再单击确定按钮,创建0按

钮。

第3步:复制图像

 执行“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命令,启动“画图”程序,打开名为“卫星”的图像文件。选定整个卫星图,然后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 选定几何画板的窗口,依次选定点D和点D′,然后执行“0→0”命令,卫星图就会粘贴在D和D′两个点之间。

 调整点D和点D′的位置及小圆半径的大小,使卫星图片大小及位置合适(卫星图的中心与点C重合)。

 选定“画图”窗口,打开名为“地球”的图像文件。 仿照前面的操作,把地球图片粘贴在E和E′两个点之间,并适当调整点E的位置以及圆的大小,使地球大小及位置合适(地球圆心和点A重合)。 隐藏两个小圆和线段J,K,适当调整图形的线性和颜色。

第4步:选定A工具,双击0按钮,打开属性对话框,把它改成0按钮。第5步:以“卫星绕地球”为文件名保存起来。第6步:单击演示动画按钮,图形就会开始运动。

作业: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做一个点。过这个点作直线的垂线,然后让点在直线上运动,观察图形的变化。

(提示:请同学们保持机房卫生)三,小结

1.学会制作点在圆上运动的动画。

2.能够制作点在线段,射线,直线上运动的动画。3.能够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四,作业 P68 练习1、2

第9课:演示轨迹 教学目标:

 学会使用追踪功能显示轨迹。 能够用命令产生轨迹图形。 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轨迹。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简单的总结内容。 开始将新课。教学内容

一,追踪图形

在绘图板上可以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并把它显示出来。动手作:追踪线段。

第1步:在绘图板上画一条线段,并设置线性和颜色。第2步:选定线段,“显示→追踪线段”命令。第3步:拖动线段,观察绘图板上的显示。

第4步:执行“显示→察除追踪踪迹”命令,轨迹就会消失。下面演示圆心在线段上运动时圆的运动轨迹。

第1步:画线段AB。在线段AB上作点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作一点D。第2步:以点C为圆心,过点D作一个圆。第3步:选定圆,执行“显示→追踪圆”命令。

第4步:选定点C,执行“显示→生成点的动画”命令,绘图板上就会显示当圆心在线段AB上运动时,圆的变化过程。

动手作 作三个圆的半径同时运动时形成的轨迹图。

第1步:画一个圆,在圆上做一个点,然后作圆心到这个点的半径。第2步:选定图形,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第3步: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把复制的图形拖到空白处。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把复制的第二个图形也拖到空白处。

第4步:把三个圆标注为C1,C2,C3,把圆上的点分别标为A,B,C.第5步:同时选定圆上的点A,B,C,然后执行“编辑→操作类按钮→动画”命令,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分别控制三个点在各自的圆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第6步:同时选定三条半径,执行“显示→追踪线段”命令。第7步:单击“运动点”按钮。二,作轨迹图

除了通过拖动或控制点运动获取被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外,还可以执行命令,获得相应的轨迹图。

动手作 线段一端是圆上动点,一端固定,演示线段的轨迹图。第1步: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作一个点。第2步:以这个点为断点,画一条线段。

第3步:选定线段和点,执行“构造→轨迹”命令,绘图板上就会显示线段可能的轨迹图。不难发现选定图形和与这个图形相关的动点,然后执行“构造→轨迹”命令,就可以获得轨迹图了。

作业:第74页练习1、2.小结  学会使用追踪功能显示轨迹。 能够用命令产生轨迹图形。 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轨迹。第10课 教学目标:

 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 了解迭代变化。 能够用迭代变换作图。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简单的总结内容。 开始将新课。教学内容:

一,使用自定义工具

几何画板中有一个很有用的功能——自定义工具,利用这个功能,计算机可以把作图的步骤保存为特定的工具。需要时,调用这些工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复diédài

杂的作图任务。1.创建自定义工具

动手作

创建作椭圆的记录。

第1步:选定直线工具,画线段AB,然后在线段AB上作点C。

第2步:依次选定点A和B点,执行“变换→旋转”命令,以点A为圆心,点B为圆上点作C1。

第3步:类似的,依次选定点A和点C,以点A为圆心,点C为圆上点作C2。第4步:选定C1,在圆上作一个点D。第5步:选定点A和点D,作线段AD。

第6步:同时选定线段AD和C2,作圆线段AD的交点E。

第7步:过点E作AB的平行线,过点D作AB的垂线,然后作两条直线的焦点F。

第8步:同时选定轨迹点F和动点D,然后执行“变换→迭代”命令,作出一个椭圆。

。第9步:以点A为中心,把点B旋转180作点B′.第10步:选定点A,B,C, B′和椭圆形轨迹,然后单击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创建新工具命令,窗口中出现000对话框。

第11步: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椭圆工具”后单击OK按钮。第12步:以“自定义工具库”为文件名,保存文件。2.用自定义工具作图

动手作 作下图中的圆柱和圆台。

这些立体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含有椭圆。为提高效率,可以调用画椭圆的自定义工具作这些立体图。

第1步:新建一个绘图板。第2步:使用椭圆工具。

 单击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自定义工具库→椭圆工具”命令。 在绘图板上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绘制一个椭圆。 选定A工具,标注图形中的点。

 拖动点B,改变椭圆的形状;拖动点E,F,E′,调整椭圆的位置,就可以作一个圆柱。第5步:分别调整上下椭圆大小,可以作各种圆台或其他图形。二,用迭代变换作图 1.作证五边形

正五边形是边长相等,5个内角相等的凸五边形。根据凸多边形内角和的定理,可以得出正

。五边形的内角大小为(5-2)*180/5=108

。即内角都是108。因此,只要把一条边旋转108的操作重复4边,就可以得到正五边形。其中重复操作可以用迭代变换来实现。动手作 作正五边形。第1步:画一条线段AB。

第2步:选定移动工具,双击点A,把它设为旋转中心。

。第3步:选定边AB和点B,把它们旋转108,出现边AB′。

第4步:依次选定点A和点B,执行“000→000”命令,打开000对话框。第5步:单击点B′,绘图板中显示000对话框。第6步:单击点A,绘图板中显示000对话框。

第7步:单击按钮,几何画板自动按照点A,B和B′之间的关系,重复旋转操作三次(系统默认重复3次),作正五边形。作业:第106页练习2,3.小结:

 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 了解迭代变化。

 能够用迭代变换作图。

第10课

教学目标:

 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了解迭代变化。能够用迭代变换作图。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简单的总结内容。开始讲新课。教学内容:

三,使用自定义工具

几何画板中有一个很有用的功能——自定义工具,利用这个功能,计算机可以把作图的步骤保存为特定的工具。需要时,调用这些工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复杂的作图任务。3.创建自定义工具

动手作

创建作椭圆的记录。

第1步:选定直线工具,画线段AB,然后在线段AB上作点C。

第2步:依次选定点A和B点,执行“变换→旋转”命令,以点A为圆心,点B为圆上点作C1。

第3步:类似的,依次选定点A和点C,以点A为圆心,点C为圆上点作C2。第4步:选定C1,在圆上作一个点D。第5步:选定点A和点D,作线段AD。

第6步:同时选定线段AD和C2,作圆线段AD的交点E。

第7步:过点E作AB的平行线,过点D作AB的垂线,然后作两条直线的焦点F。

第8步:同时选定轨迹点F和动点D,然后执行“变换→迭代”命令,作出一个椭圆。

。第9步:以点A为中心,把点B旋转180作点B′.第10步:选定点A,B,C, B′和椭圆形轨迹,然后单击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创建新工具命令,窗口中出现000对话框。

第11步: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椭圆工具”后单击OK按钮。第12步:以“自定义工具库”为文件名,保存文件。4.用自定义工具作图

动手作 作下图中的圆柱和圆台。

这些立体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含有椭圆。为提高效率,可以调用画椭圆的自定义工具作这些立体图。

第1步:新建一个绘图板。第2步:使用椭圆工具。

 单击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自定义工具库→椭圆工具”命令。 在绘图板上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绘制一个椭圆。 选定A工具,标注图形中的点。

 拖动点B,改变椭圆的形状;拖动点E,F,E′,调整椭圆的位置,就可以作一个圆柱。第5步:分别调整上下椭圆大小,可以作各种圆台或其他图形。四,用迭代变换作图 2.作证五边形

正五边形是边长相等,5个内角相等的凸五边形。根据凸多边形内角和的定理,可以得出正

。五边形的内角大小为(5-2)*180/5=108

diédài

即内角都是108。因此,只要把一条边旋转108的操作重复4边,就可以得到正五边形。其中重复操作可以用迭代变换来实现。动手作 作正五边形。第1步:画一条线段AB。

第2步:选定移动工具,双击点A,把它设为旋转中心。

。第3步:选定边AB和点B,把它们旋转108,出现边AB′。

第4步:依次选定点A和点B,执行“000→000”命令,打开000对话框。第5步:单击点B′,绘图板中显示000对话框。第6步:单击点A,绘图板中显示000对话框。

第7步:单击按钮,几何画板自动按照点A,B和B′之间的关系,重复旋转操作三次(系统默认重复3次),作正五边形。作业: 第106页练习2,3.小结: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了解迭代变化。能够用迭代变换作图。。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授课时间:2015-3-1 课时:1 第一周课 题: 第一课 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画板界面2、能用几何画板画一些基本图形3、学会将自制的画板文件存盘 教学重点:1、用几......

初中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第十一单元 设计主题网站网站规划(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站设计的几个阶段,了解网站规划的几个要点;2.通过欣赏优秀网站,了解网站设计包括页面内容的设计和内容表......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1: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_八年级下册教案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_八年级下册教案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