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沪粤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2、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会用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别声音的不同。
3、能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音调,并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听到声音的过程,本节则对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区分”,首先研究声音的一个特征:音调。只有学好本节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下节的内容:响度和音色。本节编写思路是:首先从图2-16所示的四幅图中认识到声音有差别,引起学生思考: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接着通过活动1,先认识声音有高有低,然后探究并发现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调和频率的概念,并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然后用波形图显示物体振动的频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中所说的C调、D调,就是指音调。接着,通过活动2,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情分析:
初中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生活,而且难度不算很高,学生往往容易理解,容易激发兴趣,加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对演示实验和动手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简单的钢尺振动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还有部分同学对音调的“高”和高声歌唱的“高”混淆不清;另外学生对调节乐器这个实验需要团结协作和细心观察,必须在教学中充分注意。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音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难点:
单纯说“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且容易和响度混淆,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交流讨论。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音叉、刻度尺、笛子、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主要内容1、2、3、4、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如何的?
二、新课引入
1、[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悦耳、有的刺耳;这是怎么回事?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
2、理解:乐音与噪声。
板书: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三、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高低-音调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音调的概念,知道物理学中的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2、活动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将刻度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另一端,拨动刻度尺,使尺上下振动,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尺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也就改变了它振动的快慢,它发出的声音有变化吗?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体会两种情况下声音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体会,学习频率的概念、单位,知道“1HZ”的含义。然后,阅读课文:用波形比较频率,理解频率的含义,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
师生共同归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思考:这里讲的音调的“高”、“低”,跟生活中讲的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
1、让学生读书本31页图2-18 声波的频率并理解:(1)、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少,频率低,音调低。
(2)、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应用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知道“叩诊”、“听漏”都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3、活动2: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取粗细不同的二根胡琴弦,将琴弦一端固定,另一端加勾码拉紧,用二个三棱柱状木块将琴弦支起,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出弦发出的声音。
研究:在分别改变弦长、粗细、张紧度等不同情况下,弦发出的声音音调的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
①、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 ②、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 ③、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生活中与声音的音调有关的现象,了解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的频率范围和不同的动物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记住:人的发声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的接收频率是20~20000HZ。
应用拓展:“叩诊”、“ 敲西瓜判断是否成熟”、盛开水听声音知道是否装满等都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判断。
四、总结、扩展
由于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不高,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师只要使学生从实验角度理解并记忆大纲所要求内容即可;而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自由拓展.五、布置作业
1、书本34页“自我评价与作业”1-4题;
2、思考蚊子嗡嗡声与老牛的吼声有什么不同。
第七、八课时2.2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
2.2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了解乐音的三......
沪粤版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扫描版)用心爱心专心- 12用心爱心专心 - 4 -......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区分乐音和噪声。2.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4.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 (3)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的声音在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