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们怎样区别声音教案”。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乐音和噪声。
2.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4.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教学难点: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教具准备:
吉它、钢尺、口琴、示波器、音叉(256Hz、440Hz,)、话筒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媒体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二泉映月(二胡)和工地施工现场的音频片断。
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噪声
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令人厌烦。前者叫做乐音,后者叫做噪声。
同学们举出身边的乐音和噪声。探究点二 声音的高低——音调1.音调的初步概念
对于身边的乐音,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强,有的弱,声音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用吉它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反复聆听,从而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设计实验:
比较:让一个物体发出两次音调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观察:在听声音的同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
进行实验:
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例:物体1s内振动20次,它的振动频率就是20Hz。探究点三 用波形比较频率
1.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观察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2.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
(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等有关。(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6)进行实验,并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学生得出结论: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在弦长、弦的粗细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 在弦长、弦的松紧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3.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
(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
(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
(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 3 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
三、本节小结
四、板书设计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乐音与噪声 2.声音的高低——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3)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用波形比较频率
(1)会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2)弦乐器音调:弦越短、越细、越紧,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3)人和动物的听声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都不相同。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怎样区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内容: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通过研究声音的响度,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了解声音的品质——音色。利用波来比较不同响度的声音的振幅的关系再结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物理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物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为重要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