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性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阶段性小结一”。
[ 2007-7-4 20:04:00 | By: 贾汪区团结小学刘敏 ]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2006--2007年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申报以后,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计划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所做工作如下:
一、课题前测: 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我们对二、三、四、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就阅读范围看,学生比较喜欢看一些通俗的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而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关心甚少,对科技知识的读物更是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文学名著篇幅较长,科技知识的读物比较枯燥。
2、从阅读目的来看,学生的消遣性的阅读为其主要阅读目的,而真正为提高崐写作水平及写作能力而阅读的人为数不多,因此常发现有些学生阅读后连文章的一、二句原文都记不清。即便是有目的为提高而进行阅读的学生,读书笔记也只能写到摘录好词佳句的程度,很少有写心得,谈体会的读书笔记。
3、从阅读时间上看,有一半学生能坚持天天看些课外读物,而另一半学生的阅读是随意的,没有固定时间阅读,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其中能坚持长时间阅读文学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
学生散乱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主要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需求,更不会利用资源(互相借阅),根本就体会不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家庭中又无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学生家中藏书过百的不超过10人,父母代为购书的甚少),因此学生这种良莠不分的读书方法,非但谈不上增长知识,甚至很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侵蚀和感染。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足,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乏和欣赏层次的低下。
二、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指导水平。
要求教师每周读一篇教育书籍或文学名著,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及阅读指导水平,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三、课题开题工作。
1、主持人介绍研究思路及前期研究工作;
2、课题组与专家论证小组就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交流互动;
3、主持人作开题报告。
4、区教科室主任张荣远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四、课题实施阶段: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我们还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以班为单位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们安排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主要内容为:
1、指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
(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阅读全文(524)|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在自育自学的道路上前行——课外阅读指导模式的探索2013年9月,我从滨湖校区调回了屯溪路校区,回到熟悉的校区,又开始了忙碌于日常的教学和常规管理当中。然而带着对滨湖校区学......
课题小结金坛市后阳小学韦秀兰冷冷寒风,暖暖人心。转眼学期已经结束,回首走过的历程,历历在目。为了使下一阶段的研究搞得更好,现将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基于体......
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研究”第三阶段小结陈毅希望希望学校王金玉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对“使用与创造信息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获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现代散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总结谢金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现代散文自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对“十五”课题的研究,我们依照“整体设计、专题落实、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及时调节、逐步深化”的方针,重点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攻关,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