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总结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气污染控制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P1)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P3)
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P4)
4、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P4)
5、一次污染物: 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6、二次污染物: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5)
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P22)
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P45)
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 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P71)
10、温度层结:用坐标图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P72)
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圆球直径。(P118)
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5、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
16、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以V 0fg表示。P45
17、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温度,即是是否易于发生对流。(P73)
18、吸附剂活性:是吸附剂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已吸附吸附质的量与所用吸附剂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267页)
二、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 粉尘、烟、飞灰、黑烟、雾
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
自然污染物
和
人为污染物
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 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和 交通运输污染源 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 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 和 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 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 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 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 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 烟囱几何高度HS 与 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 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
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 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
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 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 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 ②温度条件 ③时间条件 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
(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
(5)化学转化再生
四、问答
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环境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最重要、最高层次的手段。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是综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得以改善的最佳规划方案;二是对工作失误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对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实施方案。
(2)严格环境管理: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和换进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环境管理的方法是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绿化造林: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6)安装废弃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治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2、论述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关系(P76)
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大气稳定度不同,高架点源排放烟流扩散形状和特点不同,造成的污染状况差别很大。典型的烟流形状有五种类型。
①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在全层不稳定大气中,即?>?d。多发生在晴朗的白天地面最大浓度落地点距烟囱较近,浓度较高。②锥型:烟流呈圆周形,发生在中性条件,即?=?d。③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从上面看,烟流呈扇形展开。它发生在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即该层大气?—?d0,上部?—?d
3、混合层高度确定(P112)
确定混合层高度的简单做法是,在温度层结曲线图上,从下午最大地面温度 点作干绝热线,与早晨温度层结曲线的交点的高度,即为代表全天的混合层高度。
4、化学反应对吸收的影响(P252)
①溶质进入溶剂后因化学反应而消耗掉,单位体积溶剂能够容纳的溶质量增多,表现在平衡关系上为溶液的平衡分压降低,甚至可以降到零,从而使吸收推动力增加。
②如果反应进行得很快,以致气体刚进入气液界面就被消耗殆尽,则溶质在液膜中的扩散阻力大为降低,甚至降为零。这就使总吸收系数增大,吸收速率提高。
③填料表面有一部分液体停滞不动或流动很慢,在物理吸收中这部分液体往往被溶质所饱和而不能再进行吸收,但在化学吸收中则要吸收多得多的溶质才能达到饱和。
五、计算:
1、例题2-4(考试的难度)书中有错P47:对于例2-3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化为SO2(其中SO2占97%)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以10-6表示:并计算此时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解:由例2-3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
CO2:73.58,H2O:47.5+0.0278
SOx:0.5
N2:97.83×3.78 理论烟气量为
73.58+(47.5+0.0278)+0.5+97.83×3.78=491.4mol/kg重油
即
491.4×22.4/1000=11.01mn3/kg重油
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实际烟气量为
11.01+10.47×0.2=13.10 mn3/kg重油
其中10.47为 1kg重油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见例2-3)
烟气中SO2的体积为
0.5×0.97×22.4/1000=0.0109 mn3/kg
SO3的体积为
0.5×0.03×22.4/1000=3.36×10-4 mn3/kg
所以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分别为:
PSO2=0.0109/13.10=832×10-6
PSO2=3.36×10^-4/13.10=25.65×10-6
当a=1.2时,干烟气量为:
[491.4-(47.5+0.0278)]×22.4/1000+10.47×0.2=10.04 mn3
CO2的体积为:
73.58×22.4/1000=1.648 mn3/kg重油 所以干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计为:
1.648/12.04×100%=13.69%
2、例题4-2(96P)
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 60m处排放的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O2浓度。
解:在阴天大气条件下,稳定度为D级,查表得,在x=500m处,σy=35.3m,σz=18.1m。把数据代入公式得:
(有错,请参照书本修改)= =2.73x10-5g/m3=0.0273mg/m33、例题6-2(P171)
[例6—2] 已知XZT—90型旋风除尘器在选取入口速度v1=13m/s时,处理气体量Q=1.37m3/s。试确定净化工业锅炉烟气(温度为423K,烟尘真密度为2.1g/c m3)时的分割直径和压力损失。已知该除尘器筒体直径0.9m,排气管直径为0.45m,排气管下缘至锥顶的高度为2.58m,423K时烟气的粘度(近似取空气的值)μ=2.4×10-5Pa·s。解: 假设接近圆筒壁处的气流切向速度近似等于气流的入口速度,即V1=13 m/s,取内外涡旋交界圆柱的直径d0=0.7de , 根据公式(6-10:n=1-[1-0.67(D)0.14](T/283)0.3)得 n=1–〔1-0.67(D0.14)〕〔T/283〕0.3 =1–〔1-0.67(D0.14)〕〔423/283〕0.3 =0.62 由公式(6-9:VTRn=常数)得气流在交界面上的切向速度 VT0 =13×[0.9/(0.7×0.45)]0.62=24.92 m/s Vr由公式(6-12:Vr=Q/2πr0h0)计算:
Vr=Q/2πr0h0=1.37/(2π×0.7×0.225×2.58)=0.54 m/s 根据式(6-16)dc= ︱18 Vr r0/ pvt02︱1/2
=[(18×2.4×10-5×0.54×0.7×0.225)/(2100×24.922)]1/2 =5.31×10-6 m =5.31 m 此时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直径为5.31 m 根据(6-13: △p=0.5 v12)计算旋风除尘器操作条件下的压力损失:423k时烟气密度可近似取为
=1.293×273/423=0.834 kg/m3 =16A/dc2=16×1.37/(13×0.452)=8.33 △p =0.5 VT12=0.5×8.33×0.834×132=587 Pa4、例题4-3(P99)
在例4—1的条件下,当烟气排出的SO2速率为150g/s时,试计算阴天的白天SO2的最大着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解:(1)确定大气稳定度:根据题设,阴天的白天为D级。根据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城区中的点源,D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则应为C级。
(2)计算最大着地浓度:由例4—1计算结果,有效源高H=304.9m,由式(4—11)求得出现最大着地浓度时的垂直扩散参数: ?z|x=xρmax = = =215.6m 查表4—4或按表4—8中的幂函数计算,在C级稳定度
?z=215.6m时,xρmax=3998m, ?y=358m 由式(4—10)求得最大着地浓度: = =
=5.69 10-5g/m3=0.0569mg/m3
【重力沉降室】实际性能:只能作为气体的初级净化,除去最大和最重的颗粒,沉降室的除尘效率约为40-70%;仅用于分离dp>50ηm的尘粒。优点:结构简单、投资少、易维护管理、压损小。缺......
大气污染控制教案 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第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知识 §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一、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控制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干燥清洁空气)。大气层中空气质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总体看,海平面处的空气密度最大,......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本人将代表课程组以说课的形式向各位汇报《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状况,主要内容包括:一、课程的定位及课程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设计环节代码:030195 课程设计环节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英文名称:Air Polluti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