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_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03: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何成林王明安王诞

(汉中市汉台区农机管理中心、汉台区农村能源工作站,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中市水稻生产现实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在汉中市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水稻全程机械化优势问题措施

农业部《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明确提出,以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带动耕整地、田间管理、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此,从2006年开始全市就开展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累计汉台、南郑、洋县等县区试验示范面积达到1580余亩。2013年,省农机局又在汉台建立水稻(小麦、油菜)“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示范园区,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田2000亩,这是对汉中市全面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极大推动。

一、现状与优势

汉中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2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5%以上,是陕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要保证水稻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途径。当前汉中市水稻生产正由传统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过度阶段。全市水稻机械化收获、机械耕整地、水稻产品加工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却占不到耕作面积的1%。现阶段农民对各种水稻生产先进农业机具的需求快速提高。同时,国家、省、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提高了水稻生产者的购机能力。2012年全市水稻育秧播种机2台,人力播种机3台,6行高速插秧机3台,4行步行式插秧机18台,完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1580亩。今年仅汉台区已建成机械化育秧示范点6个,投入育秧硬(软)盘5.02万个,育秧播种机8台套,插秧机19台,完成育秧面积30余亩,机械化插秧示范面积可突破2000余亩,其中百亩以上连片机插秧面积可达1900余亩。水稻生产机械急剧增加,农机大户、农机合作-1-

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在汉中市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条件基本成熟,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1)水稻机械化播种、育苗方面的优势。利用水稻播种机播种,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工作效率。以日本“久保田”水稻播种机为例,每小时可以播种400—800盘,铺撒的床土土层厚薄均匀,土面平整。播种量精确、均匀,节省用种量,覆土平整,整个播种过程准确、简洁、操作方便,可以大大地节省生产费用。机插一亩大田仅需硬盘20—25个、秧母田7平方米。同时,根据水稻生长要求,利用拱棚温室育苗,精确控制温度,水稻秧苗不但可以节省育苗时间,而且长势均匀,苗壮增产。

(2)水稻机械化耕整地方面的优势。现阶段随着牛耕田方式的逐渐消退,汉中市的水田耕整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先进的机械化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资料表明稻草、秸秆中营养含量占干物中的比例为 N=0.63% ;P=0.11% ;K=0.85% ;Ca=0.16—0.44%;S= 0.112%—0.189%。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还田后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

(3)水稻机械化插秧方面的优势。机械化插秧最大化的提高了水稻插秧的工作效率。近几年在汉台区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的效果显示,机械化插秧费用每亩为203元,人工插秧费用为550元,每亩水稻插秧生产减少费用支出347元。机械化插秧能够做到浅、直、匀、牢,水稻返青早、通风效果好、增加光照效果、不易倒伏、增强水稻抗逆性、增加水稻分蘖,十分适应水稻作物生产的农艺要求,达到增产的目的。经过测试机械化插秧与人工插秧比较可以增产10%,增加产值93元/亩。

(4)水稻机械化收获方面的优势。传统收获一亩水稻所需要的成本是:收割120元,运输25元,仅此就需要145元,而且在晾晒、运输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损失粮食,损失率要在5%以上,而且费时费力。机械化收获水稻只需要收割和运输两个过程,收割一亩费80元。因为直接拉稻粒,一公顷运输费只需15元。机械化收获水稻,从收割到粮食运到家只需总费用95元,省下了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机械化收获水稻只有3%的损失率,按水稻平均亩产量600公斤计算,相当于一亩增产18公斤水稻,按汉中水稻收购最低价格1.4元/公斤计算,可多收入25.2元/亩,再加上收割省下的50元,一共可多收入75元/亩。另外机械化收获水稻一小时可收水稻6—8亩(以

久保田PR0488为例),大大缩短了农时,稻米也可以提前上市,这时的水稻价格要比平时高0.2—0.5元/公斤之间,利润相当可观。

(5)跨区作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我市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湖北、重庆三省市的水稻插秧和水稻收获的时间有10—20天的差距,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水稻插秧机械和收获机械的跨区作业是很可行的。一旦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全面推广,可以借鉴跨区机收的经验,根据当地的水稻作业期的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集中机械组织跨区机插作业,做到水稻生产机械的满负荷运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6)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可以解放部分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使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保护地种植业等行业,一部分农民可以外出打工,参加城市建设和劳务,改变农民靠土地吃饭的传统,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同时,在育秧时药剂浸种、秧苗移栽前施用了送嫁药,减少了以后大田的农药施用,甚至达到不用农药防治,降低了粮食的农药残留,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秸秆粉碎还田后,不用焚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又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能。先进的管理工艺,水田组合机具的研制与推广,实现免(少、浅)耕、施肥、插秧一体化作业,改善土壤环境,生态效益明显。

二、面对的问题

(1)农民的认识不足。传统的两段育秧水稻种植方式在农民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在增产、增收方面又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就突显出来,要经过多年的产量对比。在机械化插秧方面虽然可以明显的体现出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在育秧方面的要求很高,对水稻机插配套措施和技术要求认识不足,仍习惯于“两段育秧”,小苗双株稀植,需要农民部分改变育秧方式。同时,农村土地分散,户均种植2.5亩,一般20—25盘秧插一亩大田,户育秧50—75盘,使用仰天不超过20平方米,加之购置配套播种机、插秧机等,育插秧机械成本太高,没有把农民从繁琐的育秧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主观上接受机械化育插插秧技术有较多顾虑,对购买水稻机械化生产机具怀有观望的心理。

(2)插秧机价位高,使用季节性强,成本回收期长。插秧机一年只作业一季,一季只能作业13天左右,而且必须采用秧盘等育秧方式育出的秧苗。以种植3亩水稻采用机械播种硬盘育秧、久保田SPW—48C手扶式四行插秧机机械化作业为例,在插秧

机享受国家5000元补贴后,农民还需支付14800元,如果将插秧机、播种机、育秧盘按平均5年折旧,扣除10%的残值,这样当年投入的机械价值为:插秧机0.2664万元、育秧播种机0.468万元、秧盘0.0103万元(按照每亩22个秧盘,单价7.8元计算),总机械投入0.745万元,假设水稻亩产1200斤,市场价1.7元/斤,售后收入0.612万元,与一般农户收入不相宜,单家独户投资存在较大风险,制约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3)水稻品种的限制。水稻机械化插秧目前还处于品种筛选和育秧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和示范阶段。目前汉中市水稻生产品种多,优质品种、主栽品种不突出,满足机械化种植品种难以确定。由于稻—麦(油)两熟制,前作5月中下旬(油菜)、6月初(小麦)收获后才能插秧,选择全生育期155天的晚熟品种于4月10日左右播种,秧龄和苗高远远超过了机插秧的技术要求;选择全生育期140—150天的中早熟品种于4月20日至月底前播种,不仅没充分利用上4月份的光温资源,而且产量低,与水稻高产创建的要求相矛盾,农民不易接受。因此,确定短秧龄高产优质品种,加快适宜机插秧品种的筛选和审定是推进机械化育插秧的首要任务。

(4)政府扶持力度不强。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但是还没有达到快速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农机推广经费严重短缺,农机技术推广举步维艰。各级政府没有真正意识到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在购机补贴方面省、市主管部门对水稻机械的倾斜性不强,虽然加大了水稻机械的购机补贴资金份额,但依然没有最大化的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对策与措施

(1)要加大推广力度。农机推广部门要及时的确定汉中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提出适宜本地实际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或标准,积极推广适应当地水稻生产的机具;大力扶持水稻机械化生产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农机推广部门和农艺部门要紧密合作,使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相互适应,发挥优势,加快推动技术普及和应用。

(2)强化宣传信息沟通。加强对水稻生产机械化优势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知度和购机欲望;对水稻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典型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将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开展经营生产,推动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充分发挥水稻生产机械在汉中市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加强对水稻生产机械购置补贴和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农民真正的了解国家的政策,增加农民的购机信心,提高水稻生产机械的保有量。

(3)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机推广系统的职工,要积极的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要求,及时了解掌握农民的需求,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本领,做到素质高、懂技术、会传授、能示范。同时,要不断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适合汉中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动汉中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4)培育机械作业服务组织。引导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组织开展水稻育秧,秧苗供应和机插秧一体化服务,推行集中育秧或工厂化育秧,发展插秧合作社、培育育秧大户,实行有偿服务,代育代插,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建设稳定地机插秧示范片,逐步整村推进,不断提高插秧机械的使用率和经营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5)加强政策扶持。在国家购机补贴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水稻生产者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特别是在水稻插秧机械、播种机、秧盘的购置和机械化作业环节上,应增加定向补贴的方式,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发展规范化育秧,设立扶持发展项目,加大水稻育秧工厂的大棚及辅助设施补贴额度,对育秧硬盘给予全额补贴,对农民再补贴,同时,要整合高产创建、特优米基地建设等其它项目资源、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做大做实,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我公司自2010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总结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总结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核心技术是水稻钵体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的完美结合,也是农艺和农机科学有机的相结合,更是水稻育秧技术、机......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副县长 王国良(2011年7月14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在青山铺镇洪河村举办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主要目的是示范推......

甘肃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杨文雄,杨长刚,王世红,柳娜,张雪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11个省份之一,其小......

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汇报水稻和油菜是含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和技术攻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

下载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