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_浅论张恨水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2:23: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论张恨水”。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纸醉金迷》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于现代中贯穿封建却又不牵强,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章回体小说有现代性的改造。作品又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用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他吸取了西方小说和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优点,创作出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的独特手法,他的作品新旧交融,既有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又将现代的叙事内容融入传统的小说形式中,这正是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的价值所在。

张恨水先生的作品俗中藏雅,雅中有趣,雅俗共赏。无论其人物性格塑造,心理描写,还是情节安排,语言风格,都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是《红楼梦》诞生以来难得的艺术精品。

(一)雅俗共赏的故事情节安排

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啼笑因缘》中北京青年樊家树到天桥游乐,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之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沈凤喜,相互爱慕,樊家树更极力帮助沈凤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樊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沈凤喜亲近刘将军,在威逼利诱下,凤喜嫁给刘将军做妾,在樊家树与沈凤喜私会为大帅知悉后,凤喜被拷打成疯。秀姑深入刘府,后设计暗杀刘将军。何丽娜因错向樊家树表白,而樊家树始终心在不何丽娜,何丽娜伤心离去。世间因缘如此,樊家树被绑架后,被关寿峰救出,与何丽娜重逢。秀姑与父亲谢辞而去„„作者在编织故事时又能充分运用误会法来增加情节的魅力,使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样,作品就适合了各类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尤其符合都市小市民阶层的心理和幻想。可见,张恨水确实是将其创作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审美习惯和阅读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广大市民读者喜爱的作品。

(二)人物性格塑造俗中藏雅

然而,在向“俗”定位的同时,张恨水的小说并不像一般的滥俗文学靠一味迎合大众,使读者获得单纯的娱乐快感而取胜,他在自己的小说中融入更深更广的东西,达到了“高等艺术”的层次。

张恨水的小说世界,几乎反映了都市市民社会生活的众生相,并在对市民性格的描绘中批判了造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尽管这种批判缺乏足够的力度和深度,但毕竟表现出张恨水对这一艺术形象的一些独特认识。他的一系列作品,显示出一个渐进的过程,即社会历史视野逐渐扩大,与时代联系日益紧密,现实主义精神日趋强化。而对市民阶层生活的概括和描绘,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中国的市民阶层,就其成员来说,主要包括小业主、小商贩、个体劳动者、城市贫民、家庭主妇及小知识分子等。由于中国的现代都市大部分是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故有较浓厚的封建主义文化氛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与商品的倾销和西方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输入,在两种文化的冲突、对抗与渗透中,现代都市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变异,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色彩。所以中国市民阶层中的小业主、小商贩等,很难像欧洲那样,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而个体劳动者、城市贫民等也与现代无产阶级有区别。再加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采取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市民阶层也就很少感受到轰轰烈烈、蓬勃向上的革命气氛,较少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故其觉醒也就比较缓慢。凡此种种,均造成了市民性格中的落后、保守、妥协、软弱等弱点。对此,张恨水也作了一定的批判和嘲讽。张恨水笔下的市民人物形象是丰富多样的,张恨水较真切地描写了他们在时代潮流冲击下的命运变迁和灵魂颤动。

在各类市民人物形象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不少。张恨水以不同的笔墨,写出了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在知识女性中,既有像李冬青、冷清秋这样自尊自爱,维护自己独立人格的少女;也有像白秀珠、何丽娜那样追求奢侈豪华的都市尤物。作者在前者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趣味和理想,特别是冷清秋最后看透丈夫金燕西纹绮子弟的本质,毅然离家出走的举动,既显示了她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决心,也超越了小市民善于计较利害得失的心态,这种大胆追求自由生活的选择得到了作者的肯定。至于后者中何丽娜最终抛弃奢华,谢绝舞场的态度,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然而,无论是冷清秋还是何丽娜,最后都在佛学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却也表现出作局限。女伶也是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如白莲花、沈凤喜桃枝等,尽管她们的个性和命运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特征,即一方面,‘她们均为生计所迫卖艺卖唱,又被军阀、官吏、老板和纵绮子弟视为玩物,难以逃脱邪恶势力的控制和摆布;但另一方面,她们又受到名利的诱惑,缺乏勇敢的反抗精神,也找不到新的出路。对于下层女性的不幸境遇,张恨水的笔端倾注着同情。至于下层女性中像关秀姑,杨大嫂等性格坚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并经常慷慨助人者,作者的颂扬之情也流诸笔端。

属于市民阶层的中小知识分子的心态灵魂,是张恨水所熟悉的。在他笔下,主要有两类形象,一类是杨杏园、梁寒山、樊家树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风流洒脱、清高孤傲者.他们对下层民众能热心相助,对恶劣势力则不肯同流合污.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虽然有不平和愤嫩,却很少有实际的反抗行动。在这类寄托着作者理想的人物形象身上,往往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人格情操,也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另一类是许樵隐、沈天虎等表面道貌岸然,实则虚伪奸诈者.他们或是助封为虐的帮凶,或是一心只想发财的市侩。作者以尖锐的笔端无情地撕破了他们的假面,对其丑恶灵魂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三)心里描写雅而不俗

张恨水继承了《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善于在刻画形象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长处,并吸收了国外小说注重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生活化情节中将众多人物的心理描写得摇曳多姿,细致入微。如《金粉世家》第94回对女主人公冷清秋在特定情景下隐微曲折的内心世界的成功描写,充分显示了张恨水这方面的艺术才华,是小说趋近高潮的关键一回,为男女主人公婚姻破裂,冷清秋自闭小楼学佛最终脱去锦绣重枷的结局做了必要的铺垫。按常理金燕西要出洋之事一败露,势必引起冷、金之间的轩然大波,但小说勾画的这场**不是在金、冷二人的正面冲突中,而是发生在冷清秋的内心世界:听到消息的冷清秋没有象世俗女子那样大吵大闹、大悲大恸、要死要活,而只是表现得“有点不耐烦”,不顾自己在月子里“执意要向金太太处去”。被两个老妈子拦住,便坐在屋里“发起呆来”“只是手捏了书枯坐”,这发呆、枯坐的举动,看似平静实为人物心烦意乱的外在表现,正是冷清秋感情上承受突然打击后激动情绪的自然流露,从侧面间接地反映出人物处事冷峻的性格特点。接着小说又直接描写冷清秋表面平静下内心的巨大波澜:当她从打破的镜子中看到自己结婚不到一年就被折磨得“又黃又瘦”,憔悴不堪的外表时,内心深处的痛苦一下子爆发出来。她对自己一年前贪慕虚荣的思想和自己的婚姻,给予彻底反思和否定,看穿了豪门之家所谓温柔富贵之乡腐朽生活的空虚与无聊,向往过普通人家自食其力自由自在的生活。小说直接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冷清秋从不耐,不堪到痛悔不甘的思想情绪的发展和内心变化的层次,传达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矛盾和痛苦。尤其是大段的心理分析,是表现冷清秋清醒,冷静的独特个性的点睛之笔。正是这种对豪门子弟本质的清醒认识,导致了冷清秋心里的反抗和抉择。她不再自悔,决心与金燕西决裂,斩钉截铁地对金太太及金氏姐妹宣布“燕西出洋去,听凭他的自由”。面对金燕西的挑衅,无理取闹,她不愿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成为被人怜惜的可怜虫,渴望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篱,表现了坚强的生活意志和要求人格独立的决心和勇气。

为了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加完整和生动,作者还运用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冷清秋一系列反常的行为神情,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经过内心激烈冲突的冷清秋,已彻底看清了金燕西的真面目,认识到自己与他根本不是一种人,对金燕西已不抱任何幻想。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反常的神态,行为正是喝了婚姻苦酒的冷清秋,心灵遭到巨大伤害后,极度痛苦与无望的真实客观反映;深刻地揭示出主人公曲折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外柔内刚的个性特点;是对人物灵魂极为准确地捕捉。这种将如此反常行为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的精彩勾画,显示了作者非凡的笔力。

另外,用细节描写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是小说的又一大特色。既显示出人物被遗弃的可悲命运的不幸,也反衬出人物性格坚强的一面。如写到清秋怀抱未满月的婴儿,一面与敏之说话,一面流泪,泪水滴在孩子脸上,流到孩子嘴里,孩子以为是乳汁,唧咕着两片小嘴唇只管吸起来。这种来自生活的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营造了一种凝重悲惨的氛围,使读者从刚刚出生到世间的无辜幼儿注定要和母亲一起吞饮人生苦水的画面,联想到抛弃妻子的花花公子的可恶,从而更加憎恨那个产生这种浪子的罪恶社会。

二、平民视角

作者在 《金粉世家》中虚构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豪门公子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并以两人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本文试把张恨水在 《金粉世家》中的创作方法称为 “平民视角”,分析 《金粉世家》中所体现的 “平民视角”,并肯定 《金粉世家》及其“平民视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一)从 “齐大非偶”看 “平民视角”

“平民”,《辞海》中的解释是老百姓。“平民视角”是相对于庙堂文学、主流文学和文人文学的创作方法而言。二十世纪初期,新文学倡导者陈独秀在 《文学革命论》中提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一九一九年,周作人又提出 “平民文学”的概念,他指出 “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地反映 “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 “真挚的思想与事实”。这是早期新文学作家对 “平民文学”的定义,他们把 “平民”加于 “文学”之前,“平民”是相对于 “贵族”而言: “贵族文学”是封建传统的旧文学,“平民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平民文学”是一个政治性隐喻,具有文化启蒙意义。作家们骨子里充满浓烈的精英意识,极力扮演着教父式的精神导师角色。诚然,启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作家们高度的理性主义和对国民劣根性充满深深的焦虑和反思以及亟待改变现状的心态就当时的社会情形而言,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张恨水则不同,他的作品完全以平民立场平视生活、平视读者。《金粉世家》就是 “平民化”的典型之作。这部小说的 “平民视角”首先体现在常被评论界批判的 “齐大非偶”思想上。“齐大非偶”,语出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 ‘人各有偶(耦),齐大,非吾偶(耦)也。’”旧时凡因门第不相当而辞婚的,常用此语,表示不敢仰攀。《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多次提到自己婚姻失败由于 “齐大非偶”。她写给金燕西的决绝书中郑重提道:“然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之有今日,秋自取之。”这样一个在新式学校读过书的人竟然用 “齐大非偶”这种封建传统思想来反省自己,难怪评论界会认为这四个字导致 《金粉世家》思想性下降。张恨水将作品目标受众定位在平民大众,“齐大非偶”显然是强化平民价值观,以照顾一般受众阅读趣味。

(二)“平民视角”的故事性和传奇性

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是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他们常常使作品中的叙述描写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使小说带有一定的 “主观抒情性”。在叙述视角上,他们会尝试不同的叙述者,往往还会让作者、隐含作者、读者、叙述者、人物交织在复杂的小说叙述网络之中。另外,他们还有意识地借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 “诗化小说”等新型样式。新文学作家注重的是文体实验,他们急于将从西方学来的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之中,对于文本的故事性相对忽略。

张恨水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为符合市民层阅读习惯,他采用中国传统小说 “章回体”形式。小说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有一个辞藻华美、上下对仗的回目。回目点出所属章节故事的高潮。采用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张恨水俨然成了一个 “说书人”,他除了重点叙述了金、冷两人的婚恋,还贯穿了国务总理金铨及其四子四女的配偶、外偶的各种矛盾纠葛,旁及男仆、使女四十余人的庞大家族以及他们的姻亲女友、政客军阀和妓女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枝叶婆娑、盘根错节的社会伦理关系网。

为了让故事说得出彩,作者大量采用口语、俚语、方言。比如 “读书种子”、“妈妈爹”(奶娘的配偶)、“耳报神”(喜欢通风报信、传话的人)、“挑剔”某某(麻烦别人为自己做事)等这些语言相当生活化,富有情趣。

(三)“平民化”人物

《金粉世家》成功塑造了两个“平民化”人物:冷清秋和金燕西。冷清秋本是寒门出身,她的经历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关注,她 “白色的纱袍,白色的丝袜,白色的缎鞋,脖子上挂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婷婷,像一树梨花一般。看那样子,不过十七八岁,挽有坠鸦双髻,没有说话,脸上先绯红了一阵” 她也会在接受金燕西送的绸缎、首饰之后爱不释手。张恨水没有把冷清秋写成一个完美女性,冷清秋不是一个出身寒门言行却超出寒门阶层的女子。作品中,作者很好地把握了冷清秋的平民少女性格。

《金粉世家》的结尾,冷清秋虽然以自己的才情美德鹤立鸡群,却终是招来豪门子弟的排挤,她唯有乘大火焚毁自己闭门学佛的小楼之时离开金家,最终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冷清秋的这种选择正是市民阶层洁身自好的处世哲学的具体呈现。这种 “平民化”处理,张恨水同样赋予金燕西。金燕西被评论家称为 “时装贾宝玉”。丫头小怜不慎打碎大少奶奶吴佩芳从巴黎带来的香水,惟恐受骂,金燕西恰巧有一瓶就主动送给了小怜,还有他与丫头们打成一片的描写,都会让读者联想到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同的是,金燕西没有贾宝玉具有的叛逆精神。起先,他能打破门第之见大胆追求冷清秋,但婚后不久就恢复起纨绔子弟的生活习性,沉溺于交际场中,甚至还在家道中落之际拜倒于前女友白秀珠的石榴裙下,希望通过白秀珠之兄白雄起为自己讨份工作。张恨水无意于将金燕西塑造成一个家族叛逆者,正如他在稍后的作品 《啼笑因缘·自序》中所说: “有人说小说是 ‘创造人生’,又有人说小说是 ‘叙述人生’。偏于前者,要写些超人的事情;偏于后者,只要是写着宇宙间之一些人物罢了。”《金粉世家》中,他只是把金燕西当作 “宇宙间之一些人物”来写,金燕西的经历是按照纨绔子弟的生活逻辑进行下去的,作者没有赋予他深层含义。在这里,金燕西不是 “平民”,他的故事却是 “平民化”。

(四)从平民立场出发,代群众说话

作者将多年的见闻和体验融入文本,使描写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至当时 “许多大官僚—尤其是当过国务总理的,都以为在说自己,很怕揭发阴私”。小说里,金铨的妻妾暗中斗法,大少奶奶吴佩芳放高利贷放到自己丈夫身上,大少爷金凤举在外包藏妓女,三少爷金鹏振大捧坤角 这些既满足读者的娱乐性、消闲性和刺激性的需要,也是对社会腐败堕落现象的揭发,虽然不动声色,同样大快人心。

总之,张恨水的小说以独特的创作个性,饶有兴味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要。既有大众通俗文学的趣味性、情节性、又善于制造叙述内容上的陌生化效果,一部部经典耐读的“叙事传奇”在商业运作中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冠军”。张恨水作品中的高雅不是纯艺术的脱离民间情趣的高雅,作品中的通俗也不是完全平民化的毫无文采的通俗,他创作的现代大众通俗小说体现的通俗与高雅是相互融合的。这种高雅化的通俗使得他的作品既能在文人士大夫中流传,又能为广大市民接受,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有着独特而卓越的贡献。张恨水在现代通俗小说中进行的自我改良,真正做到了打通雅俗,以俗为雅的境地,而在作品的思想含上,他“以言情为纬”编织的是社会的广阔图画。历史的风云、时代的变革、阶层的压迫与对立、人类的辉煌与脆弱,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使他的“俗”文学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成为了高等的平民艺术。

平民文学成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平民文学成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平民文学成语

平民文学成语成语:平民文学【成语】:平民文学【拼音】:píng mín wén xué【简拼】:pmwx【解释】:(1). 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

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

课题: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七 年级 阅读与写作班 第 讲 教学设计:杨思怡 审核:黄琼教学目标:1.了解老舍的生平概况、创作过程和艺术成就(参考PPT部分) 2.粗略接触老舍都市平民文......

雅俗共赏歌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雅俗共赏歌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雅俗共赏造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雅俗共赏造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