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早在晚明就走向平民大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民文学”。
文学早在晚明就走向平民大众
2014-05-26 13: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有话说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献忠
近读岳凯华先生《不可忽视走向平民的五四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2014年5月9日),对其五四文学亲近民众、走向平民“完全是一种主动的姿态,有着深厚的平民主义思想基础”、“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的论断,甚为赞同;但对于其“只有到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学才走向平民,“走向平民,成了五四文学异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的观点,则不敢苟同。
实际上,中国很早就有平民文学的传统,《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平民文学的典范,它是在采风的基础上创作的,其中大多数篇章如《伐檀》、《硕鼠》、《氓》等都直接反映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正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秦汉时的“乐府诗”也是来自民间歌谣,大都是普通民众情感的真实流露。然而,随着封建专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对生命的讴歌和体验表现出与其相违背的一面,由此“文以载道”代替了“诗以言志”,代替了人文关怀,文学遭到了异化,越来越远离它本身。
到了晚明时期,随着思想领域的启蒙呼唤,文学也开始走向大众,由此兴起了市民文学(或曰“平民文学”)的浪潮,世情小说的兴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这些小说大都取材于市井生活,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心理和情感诉求,反映市民大众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打破了贵族和士人文学中“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在这场文学嬗变中,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纷纷退出舞台,或“屈居”舞台边缘,而包括商贾小贩、市井无赖、烟花女子在内的凡夫俗子则纷纷登场,成为世情小说的主角。《醒世恒言》中独占花魁的卖油郎是底层的小商贩,花魁以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喻世明言》中的一篇)中的王三巧、《金瓶梅》中的众多女性则是底层妇女的代表,他们都成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市民文学的兴起还得益于晚明出版的商业化。这个时期,在传统的刻书中心建阳、杭州之外,南京、苏州、常州、湖州等地的刻书业也非常繁荣。笔者根据所见到的明版善本书和各种古今书目文献统计,仅南京一地就有150家左右的书坊,超过了建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反映市民阶层生存状态与审美情趣的戏曲和小说被推向市场,世俗的情感和市民的生存体验通过小说的广泛传播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由此可见,晚明的平民文学不仅内容取材于普通市民的世俗生活,而且受众也是以市民阶层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明文学走向平民化的过程中,不仅有底层文人和书商的积极参与,也有很大一部分士大夫阶层自觉加以推动。这些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变化,逐渐与市民阶层趋同。他们或为世俗文学正名,或致力于通俗小说的评点和传播。嘉靖年间的文坛领袖李梦阳就认为“真诗乃在民间”——这里的“诗”是泛指文学作品,而非狭义的诗歌;万历年间,李贽在其著作中将《西厢记》、《水浒传》等称为“古今至文”,徐渭、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人也都高度肯定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市民文学。晚明时期,很多士大夫还将“三言二拍”、《金瓶梅》、《绣榻野史》之类的市民小说摆到了床前案头,这意味着从士大夫中开始分化出一部分新的受众群体。这种分化无疑进一步促进了文学的平民化。
由上可见,走向平民并非如岳凯华先生所说,是“五四文学异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就有平民文学的传统,虽然后来很长一段时期被“载道”文学所代替,但晚明时期,在启蒙思潮的激荡和出版商业化的驱动下,平民文学走向了繁盛。理解了晚明文学平民化的浪潮,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五四时期的文学干将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人都要从晚明汲取精神资源了。周作人称晚明性灵派、竟陵派文学为“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将其视作“新文学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林语堂也认为晚明文学“足以启近代文的源流,而称为近代散文的正宗……与胡适之文学革命所言,正如出一辙”。这正是两种平民化异曲同工之所在。
当然,由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体,五四时期一些倡导平民文学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郭沫若等提出“速向农村去”,甚至要“把锄地老人脚上的黄泥舔个干净”;而晚明文学的平民化则仅止于以城镇工商业者为主的市民阶层。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重农抑商、商人居于四民之末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学作品将底层手工业者和商人作为中心,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是平民化的重要表现。另外,晚明文学的平民化更多是基于对人性的呼唤和出版商业化的驱动,体现了文化和市场的力量;而五四时期文学的平民化有着明显的政治诉求。两种文学平民化的诉求不尽相同,但都把握住了各自时代的脉搏,也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商业出版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迁研究”(12CZS028)阶段性成果)
文学早在晚明就走向平民大众2014-05-26 13: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我有话说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献忠近读岳凯华先生《不可忽视走向平民的五四文学》(《中国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平民文学成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平民文学成语成语:平民文学【成语】:平民文学【拼音】:píng mín wén xué【简拼】:pmwx【解释】:(1). 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
课题: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七 年级 阅读与写作班 第 讲 教学设计:杨思怡 审核:黄琼教学目标:1.了解老舍的生平概况、创作过程和艺术成就(参考PPT部分) 2.粗略接触老舍都市平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