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识图能力_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46: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怎样提高学生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识图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内容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而读图识图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知识,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尤为重要。关键词:培养

读图

识图能力

地理教学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差,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地理教学任务不能良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想教好地理,必须重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好读图技能,使学生熟悉地看懂地图,进而运用地图。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应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结合”。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我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中国的形状象什么,是否能够找出我们的家乡——海南。这些简单的查阅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意在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学完“等高线地形图”一节后,我出示了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在图中标出爬山的路线、攀岩的路线、野炊的地点和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学生兴致高涨。

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基本知识

要学会读图、识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首先是对地图要素的理解。在进行地图阅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出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就要了解图当中各种图例和注记的含义,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比如我们根据等高线图形或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判断图区域内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范围、地表起伏变化和典型特征。因此,首要的任务必须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为读图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是对地理基本名词、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在地理名词当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词汇,比如区时、地方时、时区等,必须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内在含义,再加以区分。又如大气当中的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冷锋与暖锋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类,对比分析。另外,要完全掌握一个名词,必须了解该名词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就得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此成因决定了气候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候特点必然影响农业生产(亚洲水稻种植业,正是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此类农业的生产特点及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分布区。又如学习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时,如果仅仅看文字,就不可能形成空间概念,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但如果结合阅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根据颜色差异就能找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这些基础概念的区别,可以使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诱导启发学生,培养读图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读图识图训练,强化读图识图能力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地图,使学生看懂地图,进一步分析地图,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教师也可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能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找出各种地理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在教学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图,提高对各种地图的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典型方法,如形状观察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断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再有,点、线、面结合法。如非洲气候类型图,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具有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在读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赤道开始向南北依次找出两侧气候类型。再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可以设置大洲和大洋相对位置的问题进行读图,如环绕在南极洲周围的大洋,环绕在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等,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2、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复习旧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读图、识图、用图、填图、绘图和记图的练习。

学习新课的读图识图。针对讲授新课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阅读有关的普通地图,使学生学生熟悉地图要素了解地理事物,例如:在讲授“东南亚”时,首先让学生查看地图“东南亚的范围”,然后找出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它周围所临海洋,从而得知本区所处纬度位置较低,赤道从本区穿过,周围临海的地理位置特征。然后查看中南半岛的分层设色地图,可知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所有这些特征及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名称,都能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如果能掌握了读图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学生将不再惧怕上新课,并且在头脑中会产生一幅幅地图的表象,学习会得心应手,地图知识也会运用自如了。

绘图、记图、填图以增强记忆。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运用地图来分析判断、说明地理事物分布的情况及其相互联系和演替规律,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良好途径。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世界海路分布略图、中国行政区简图等,此外,学生还应做到心中有图,因此平时还要训练学生记图。通过记图的强化训练,把空间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去,使繁琐的记忆变得简单直观,形象具体。

3、注意对地图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努力做到“以图导图”,帮助学生做到胸中有“图”。例如:在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每个主要的地形区属于哪个地理区域,就要联系我国的政区图和地形图,要把三幅图联系起来,才能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在图中感悟地理事物,在图中感知地理信息,并通过读图识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地理事物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地理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起来。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中学地理教育》

3、《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

4、《教师教学用书》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合集7篇)由网友“今天天气真不错”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希望大家喜欢!篇1: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一、本课题实施的意义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工具。地......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1、目的和意义: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具体、生动、......

论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论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怎样提高学生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识图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提高学生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识图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