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政治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俄政治经济关系”。
中俄政治关系
1992年俄罗斯独立以来,中俄之间的政治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建设性伙伴关系”阶段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一)“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1991年12月-1994年9月)。1991年12月下旬,即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不久,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中俄双方当时达成了以下重要协议:
1、中国承认俄罗斯是原苏联的继承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2、双方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两国关系的基础,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时和1991年5月江泽民主席访苏时签署的两个《中苏联合公报》仍是发展中俄两国关的指导原则。
3、以往中苏之间签署的条件和外交文件继续有效。
4、过去中苏间进
行的两项谈判,即中苏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谈判和中苏边界谈判将继续下去,双方将尽快批准已经达成协议的东部边界协议,等等。
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访华是两国关系发展的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外交举措。作为中俄之间首次最高级会晤的结果,双方发表了《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其中明确规定:中俄互视为友好国家,双方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其国内发展道路的权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以任何方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同第三国联合反对对方或损害对方利益,等等。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的24个文件。
同时, 两国领导人都在为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作准备。1994年1月,叶利钦总统致信江泽民主席,提了中俄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建议 玫搅酥蟹降幕 煊Α?/font>
(二)“建设性伙伴关系”阶段(1994年9月至1996年4月)。1994年9月初,江泽民主席首次访问独立后的俄罗斯,同叶利钦总统签署了关于两国未来关系的《中俄联合声明》。双方构筑面向21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达成共识。这种关系的特质在于既不是对抗,也不是结盟,而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新的《中俄联合声明》还规定了双在政治、经贸、科技、军事和国际问题领域进行合作的步骤。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还签订了《中俄两国首脑关于不将本国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西段边界协定》。
1995年5月,江泽民主席赴俄参加苏德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之际,同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中俄双方进一步表示,两国将继续提高两国关系的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在国际问题领域的磋商与合作。
(三)“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1996年4月下旬,叶利钦总统再次访问中国。4月23日,俄罗斯总统在来华的专机上,对事先准备好的《中俄联合声明》作出了重要的修改,将原文中“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方迅速表示同意这一标志着双方关系新水平的新概念。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正式问世的这一提法,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标志着两国的关系水平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双边合作范畴。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十几个合作文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之间的国际合作是这次高级会晤讨论问题的重点。《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双方同意,在立场相近或一致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立场不同的方面寻求相互谅解的途径”。双方保证,就建立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等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协调立场,加强协作。为了使战略协作关系真正具有实质性内容,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还为此作了机制上的准备。并在同年年底开始实际运作。其主要内容是:
──中俄两国国家元首每年分别在莫斯科和北京各会晤一次。──成立两国总理委员会,每年分别于双方首都各会晤一次。──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在必要时随时进行会晤磋商。──建立中俄领导人之间的电话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协调立场。应该承认,尽管中国方面在此之前就已明确提出了中俄两国加强在国际问题领域合作的问题,两国双边关系的顺利发展也为这种关系提升作出了必要的准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于中国方面说来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忙于大选的叶利钦政府当时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文字说明。因而,1996年4月那次最高级会晤结束之时发表的官方文件关于“战略协作”内涵、政策目标和操作领域的表述,比较笼统和抽象。
1997年4月下旬,中国主席江泽民再次访问莫斯科。这次中俄最高级会晤表明,中国方面为推进战略协作关系同样作出了积极主动的努力,对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刻和较为全面的阐述,为战略协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一,由中国方面起草、被俄方认可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宣言》,明确地表述了中俄两国对当前国际关系态势和一系列国际问题的理论共识。两国确认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两国共同主张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问题的基本行为准则,强调了每个国家发展道路自主选择的原则,反对谋求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原则,反对滥用经济制裁的原则;两国共同倡导新的适应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的普遍安全观,推崇“通过双边、多边协调合作寻求和平与安全”的安全合作模式,不赞同可能“加剧地区和全球紧张局势”的“加强军事集团”的模式。其二,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宗旨和政策目标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它包含了三个层次:
1、“深入发展双边合作,保持长久的睦邻友好,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于两国人民”;
2、“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维护各自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各自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正当权益;”
3、“通过双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发展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其三,1997年4月的最高级会晤,明确了两国促进多极化世界形成的操作方向。方向之一是通过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推进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联合公报》指出:“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作用,„„确信它应为建立和维护国际新秩序发挥重要作用。”“双方愿就联合国工作的有关问题保持经常磋商,并视情况协调在此方面各自的行动。”方向之二是支持和促进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联合公报》指出:“双方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结盟运动是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其崛起将有力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历史进程。”1997年11月上旬,叶利钦总统第三次访问北京,这也是中俄两国领导人一年之内的第二次会面。两国领导人以《联合公报》的形式通报了两国国界东段勘界的完成情况,就如何使两国贸易总额在2000年达到200亿美元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双方领导人还就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进一步研究了在全球范围和在地区层次上推进战略协作的问题。
总之,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两极格局解体以来全球和本地区国际关系重组的重要的整合力量。
新疆发展机遇
目前新疆的基础设施检查和轻工业程度,与内地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空间很大。而同时国家今年通过了举全国之力发展新疆的战略构想,其中喀什被化为了中国第六个 经济特区,并且内地的省市也已经和新疆的部分地区结成了“对子”,也就是一对一的帮扶计划。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必将在新疆掀起一轮快速发展,所以说未来十年是新疆发展的机遇。这是跟大环境相辅相成的。2009年10月份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64个部门、500多名干部分批赴新疆围绕发展与稳定开展全面调研。*在调研中强调,要以中央将要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契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全疆各族人民。
“中央对新疆的关心使我们感到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深受感动,也满怀信心。”南疆地区温宿县干部张永说。
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最为直接。虎年伊始,新疆30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呈现强劲上升势头,新疆板块全线飘红。
“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尤其是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将使相关上市公司获得收益,这是投资者偏爱新疆上市公司的主要因素。”宏源证券乌鲁木齐红山营业部证券分析师预测,市场对于新疆区域振兴规划出台的预期将持续至全国两会之后。
长期以来,地处西部边陲的新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有较大差距。
2009年,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乌鲁木齐“75”事件双重冲击的新疆度过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其中,外贸、旅游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新疆对于区域振兴规划的呼唤更加迫切。
“振兴新疆区域发展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新疆腾飞带给中国的意义绝不只是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那么简单,其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极,由此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版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目前区域振兴的具体内容尚未“明朗”,但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都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值此西部大开发实施10周年之际,中央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力。
“尤其将会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向新疆加大倾斜和扶持力度。”自治区政府一名高层透露,“拟定中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事实上,2009年新疆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密集出台稳岗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的系列政策,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270亿元,同比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增长14%,实现历史性突破。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任群罗认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综合经济实力逐渐越强,自身潜力不断释放,随着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新疆整体经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大手笔区域振兴规划的出台需要理性的前期布局。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建议,加快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注重将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加大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打造特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同时,针对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快构筑双向开放机制,不仅要为国内资本入疆营造良好的环境,还要扩大新疆对中亚和欧洲地区的开放水平,“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沟通世界的‘桥头堡’”。
第二章政治关系与权力第一节政治的概念与特征我们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政治是与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狭义社会现象等并列的社会现象,指人们参与、组织......
从毛泽东诗词分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汉文0802陈丽20080001247【摘要】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诗词文章等部分内容的分析,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关键词】毛泽......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中俄战略关系开始了由安全困境向安全共同体的结构性转变。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边界划定奠定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地缘之基、上合组织夯实了中俄战略合作机......
中俄纲要一、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发展和改造中俄口岸,完善旅检、货检系统,加快口岸电子化,提高通关效率,完善与口岸相关的基础设施。1、改造满洲里—外贝......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