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分析_博鳌亚洲论坛感悟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11:25: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博鳌亚洲论坛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博鳌亚洲论坛感悟”。

2013博鳌亚洲论坛分析

1.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2012年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数据显示,亚洲商品贸易依存度从2007年的53.1%上升至2009年的53.4%,2010年进一步增至54.9%,在2011年小幅回落为54.1%。亚洲经济体的区内直接投资依存度由2008年的23%上升至2011年的29%。东道国(地区)和母国(地区)角度的分析都表明亚洲投资更青睐亚洲地区。亚洲旅游的突出特征是“亚洲游”,绝大多数经济体80%以上的入境游客来自于亚洲内部,且呈现上升趋势。亚洲经济体的商品贸易依存度比欧盟要低,但比北美高很多。总体来看,亚洲贸易依存度已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仍有发展空间。

总之,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亚洲经济体2012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亚洲经济体之间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保持着稳定的高依存度,且近几年呈现增长态势。这一显著特征是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最近正在进行着几个重要的自贸区谈判,这将使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

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同欧盟和北美相比,上述三国间贸易程度较低,且三国间贸易所占比例近几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近期三国间内部贸易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和中间品贸易快速 增长,反映出三国产业分工正进一步细化。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成功,预计将产生较强的贸易创造效应,推动三国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另一个举世瞩目的自贸区谈判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是应对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带来的亚洲外部需求 萎缩的有效措施,更有利于区域内日益重要的生产供应链的进一步整合和提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也是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令人值得关注的模式,它的进展也将对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新的推动。

一个比较成功的区域合作的案例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该合作倡导以项目为主导、以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的模式,并倡导开发主体多元化;在基础设施、电力、贸易与投资、人力 资源开发合作、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效提升了该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了中 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并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参与方带来了发展契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亚洲经济体必须加强区域内合作。这些合作包括:

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多依靠内部市场需求的扩大来保持经济的增长;依靠重量级的区域贸易协定强化亚洲生产网络;协调彼此对区域一体化路径的观点,提升区域经济合作质量;总结大湄公河次区域为代表的经济合作方式,助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2.亚洲竞争力

2012年,全球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低迷状态,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仍在寻找应对化解高额债务风险的办法,并再次启动新一轮货币宽松刺激方案,但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大选年的关键议题。IFM预计,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情况甚至比 2011年还要糟糕。尤其是饱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欧元区有可能自2009年后再次陷入负增长的状况。如果将目光转向亚洲,虽然亚洲的经济仍在支撑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但是亚洲经济体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滑风险。由于长时间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疲软影响,亚洲地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受创严重。据IFM预计,2012年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长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亚洲制造业好转的经济体不多,回升幅度也不大。

对亚洲而言,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财政悬崖” 持续发酵、亚洲内部张力和不稳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亚洲经济延 续了2012年就已经启动的通货膨胀治理进程,但经济减速的阴霾 始终笼罩在亚洲上空。各经济体内部需求不太稳定,普遍面临着 增长动力不足的突出问题。亚洲竞争力,无论是经济体还是企业,都受到很大影响,这引发了人们对亚洲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以及世 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断的担忧。

但亚洲经济增长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问题仍是亚洲各经济体面临的严峻问题。亚洲经济体基尼系数的总体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不算最高,但在过去20年中上升的趋势却令人担忧,中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都在0.4以上,印度、阿拉伯世界的西亚经济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改善收入分配机制是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亚洲经济体的基础设施仍是制约亚洲部分欠发达经济体发展的瓶颈。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估算,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将耗资8万亿美元,其中,仅印度就需要至少1万亿美元,公路、港口、电厂、灌溉和废物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等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之一。

从地理区划上讲,亚洲共有48个经济体,加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三个经济体,共有51个经济体。由于中国澳门、阿富汗、朝鲜、文莱、缅甸、马尔代夫、黎巴嫩、巴勒斯坦、老挝、伊拉克、不丹、也门、塞浦路斯、叙利 亚以及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6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较小或历史数据难以获得,暂时没有包含在现有评估体系之中。

但就全球来看,亚洲地区,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依然是全球经济中少有的亮点。亚洲各国内需潜力巨大,资金和外汇储备比较充裕,除少数发达经济体外,多数经济体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亚洲正逐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亚洲经济体可能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相比于其他地区,亚洲经济的增长活力如常,特别是当全球各大央行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整个亚洲面临的物价压力仍较温和。虽然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态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亚洲经济体良好的债务状况和积极的创新活动仍能够将亚洲经济引向一个较为温和增长的轨道上。尤其是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看,亚洲市场的公司目前普遍比拉丁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公司拥有更低的债务权益比率。在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银行拥有较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而不会像全球其他地区银行那样遭遇去杠杆化的压力。从2011年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是否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否仍然保持良好的竞争活力,是否还能在商业行政效率、基础设施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有所改善,备受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瞩目。

展望未来,在世界经济总体萎靡不振的背景下,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亚洲各经济体只有继续增强战略互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团结与协作,构建安全高效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才能谋求亚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使亚洲人民拥有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3.新兴经济体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E11作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倍受世界关注。总体来看,2012年E11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经济增长上,E11继续领跑全球经济。2012年的世界经济未能扭转2011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复苏步伐依然沉重,经济增长速度仍显低迷。在E11中,由于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一些国家放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回顾2012年E11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为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胀压力总体缓解,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且争端频繁,债务水平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新兴经济体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E11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世界经济的双速增长态势依旧。

在经济总量和增量上,E11占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有所增加。2012年E11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均延续了2011年的上升态势。无论是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名义GDP还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不变价GDP,均有一定幅度地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E11占全球经济的增量的比重按市场汇率计算达到九成,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五成以上。在对外经济合作上,E11内部联系日益紧密,并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E11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E11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这主要表现在E11内部贸易继续扩大,相互之间的贸易依存关系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E11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日益弱化。这主要表现在E11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联系一直延续逐渐弱化的趋势,同时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主要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在此背景下,E11内部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不断深入发展。在金砖国家新德里峰会上,五国领导人呼吁建立并完善一个符合各国利益、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展、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且考虑共同建立新的开发银行的可能性。

此外,E11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实力排名总体上具有较好的表现。根据一些知名机构的竞争力排名,2012年E11各国仍是世界上较具竞争力的国家,并且部分国家上升势头显著。与此同时,E11各国企业实力迅速提升。在《财富》500强等企业实力排名中,2012年来自E11国家的新晋企业数量增加,多数在榜企业名次上升。展望2013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仍受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状况、贸易保护主义、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区域安全问题以及相互合作能否得到持续推进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新兴经济体经济中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2013年经济增速与2012年相比将出现温和反弹,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球第一大洲,亚洲的经济状况无疑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亚洲经济一体化,亚洲竞争力,亚洲新兴经济体是近几年来影响亚洲整天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只有了解这其中的发展规律,亚洲经济才能平稳,安全地发展下去,从而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规律,实现各方共赢的最终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

2013博鳌亚洲论坛为期三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3开始在博鳌举行,主题确定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这一次的规格之大、规格之高创了历史之最,引发外......

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英文名称为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亲爱的团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即将游览的是素有“天堂小镇”之称的博鳌水城了。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的所在地,博鳌水城位于琼海市博鳌镇,万泉河出海口处,据琼......

博鳌亚洲论坛章程

博鳌亚洲论坛章程前言2001年2月27日,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 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日本国、伊朗伊斯兰共......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 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总结以“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于4月9日至11日在我省琼海博鳌顺利举行。此次年会规......

下载博鳌亚洲论坛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鳌亚洲论坛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