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特殊教育概论答案”。
《特殊教育概论》作业
题目:设计一项游戏活动,以训练发育迟缓儿童某方面的能力(动作、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要知多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他认为小孩子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儿童学习他们自己与世界的方法,也是开始学会许多自然的、社会的、智力的基础和概念的途径。作为儿童成长的途径之一,游戏可以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环境来支援儿童认知、身体、心理情绪及社会能力的发展。
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来说,他们由于在语言方面存在着缺陷,加上因社会、家庭的种种不利环境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或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进行游戏,或者游戏大大少于正常儿童,这样又反过来使得他们丧失了大量像正常儿童一样去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机会,从而又使他们的发育和发展受到进一步限制。相互制约的结果,导致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展越来越跟不上其身体和年龄的发展水平。因此游戏不仅是儿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也是语言发展迟缓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特殊的补偿教育手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游戏对象:语言发展迟缓儿童(小班)
游戏目的:
1、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不哭也不笑”、“愤怒”等词语,并能学说简单的句式“变变变,变什么”“变变变,大家一起***”等。
2、培养幼儿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1、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学会表演,要求脸部表情生动,且与词语相配。
2、各种表情脸谱。
游戏步骤:创设情境——幼儿游戏——师生游戏——幼儿自主游戏
游戏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
1、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演员,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叫‘变脸’,你们想不想看?”大班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当第三个“变”字一出口,立刻放下双手,脸部做出一种表情。依次方法类推,可根据有关词语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愤怒、不哭也不笑等。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2、师:“刚才小演员表演得好吗?我们请她再表演一次。老师拿一张脸谱,请小演员模仿,然后小朋友说出小演员是什么表情。”请大班幼儿一种一种地表演。每做一种表情,就让幼儿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帮助幼儿理解和丰富关于表情方面的词语。
二、幼儿游戏。
1、师:“刚才小演员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演员,来表演变脸的节目。”教师边出示脸谱边说出相应词语,幼儿变脸。
2、交代新游戏规则。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1)游戏是必须用“变变变,变什么?”“变变变,大家一起咪咪笑。”等对话形式,听口令做相应的动作。(2)如能听指令做出相应表情,就可进行角色对换,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三、教师参与游戏
1、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表情。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老师说:“变变变,大家一起咪咪笑。”幼儿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
2、幼儿发出指令,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老师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幼儿说:“变变变,王老师咪咪笑。”老师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如此反复交换角色练习不同的表情句子。
四、幼儿自主游戏。
1、请个别幼儿上来发出口令,其余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让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变脸”表演游戏活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可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游戏。
游戏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就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耐心。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在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幼儿主观语言减少,相互交流的言语增多。幼儿在交往中主要依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言语,他们必须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述自己的意见,为自己的主见辩解,说服同伴采纳自己的意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诱导,善于利用“同伴定律”,鼓励他们交流,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自由交谈的机会。可把小组讨论、团体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引导他们相互讨论、争辩、沟通。当幼儿在认识上产生冲突或不一致意见时,教师静观其变。让幼儿在交谈讨论中学会听、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人理解接受,增强语言交际的频率。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特殊教育概论》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
1.特殊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通过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2.早期干预:是对学龄前有障碍或存在潜在障碍的儿童提供系统的教育,保健等......
读《毛泽东选集》之《反对本本主义》有感班级:11税务三班 姓名:许婉容 学号:11250306342 摘要:《反对本本主义》是毛主席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
特殊教育概论复习整理1.特殊儿童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和语言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
一、要求了解的学习内容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特殊儿童 (p1 :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残疾儿童 (p1: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