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事件报道特质与态势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网络媒体的特性”。
笔者分析了08年十大标志性网络事件,发现在这十大事件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舆论能否朝着积极的方向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随着报道对象所做的反映而决定的。
事件一,胡锦涛做客人民网的舆论在主持人转述网友问题和胡总书记的一问一答中热情的展开。舆论形成,即政府十分重视网络媒体的报道,同时是一种网络民主政治的实践。
“‘大好河山美如画’的网友问:“总书记,您平时上网吗?”
总书记回答,“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我特别要讲的是,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经常上网必选的网站之一。”
有一个叫“快活三”的网友问您:总书记,平时您上网都看些什么内容?
总书记回答,“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网友“小火龙”问:总书记,网友们在网上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您能看到吗?
总书记回答,‘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事件二,“地震捐款门”事件舆论的形成随着各大企业追加捐款的数额由原先的谩骂的一边倒的现象转变为有网友为企业辩护的现象。而企业追加捐款的行为就是受到现实实际的冲击而必须要做的事情。网络报道产生的舆论形成了庞大的社会现实力量,推动着事态的不断发展。
“5月19日,“铁公鸡榜”突然像发生核裂变般爆传于各大论坛、聊天室、MSN及QQ,据称转帖还有奖,“转发30个以上网友,你将会被腾讯公司列为爱心,你的名字将会变为红色”。跟帖中不乏为“铁公鸡”辫护的声音,但板砖往往会立马从四面飞奔而来。“铁公鸡榜”还通过手机短信海量传播,从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到正在麦当劳就餐的中学生,手机里收到了同一条信息。
事实尚不清楚,愤怒已然集结。7家“铁公鸡”身后,还陆续出现了宝洁、戴尔、IBM等跨国公司的身影。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慨,网民把热情转向了国产品牌。真正令跨国公司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这场斗“鸡”大会迅速地从网络和短信上的口诛笔伐转向了消费者的身体力行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抵制跨国公司的产品。
现实中的实际力量使得各大企业不得不向现实低头。“铁公鸡”诺基亚5月17日从300万元追加到 1000万元;宝洁在5月19日追加了1000万元用于“希望工程贩灾教育基金”;可口可乐从500万元追加到 1700万元;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19日也从300万元追加至1580万元,28日又增加了520万元员工捐款。不在榜单上的BP中国5月20日从140万元追加到1050万元,戴尔5月22日从210万元追加到800万元,等等。
网民对追加表示“欣慰”,5月16日在博客上批评宝洁“广告巨人、贩捐矮子”的网民老醉,5月20日又发了一篇“拔毛铁公鸡,宝洁多捐1000万”的帖子。老醉是这群网络好汉的领袖人物,许多网民甚至将5月16日谷歌捐款 1700万元视作他的功劳。随着一些网民指出“铁公鸡”们并非一毛不拔,再加上跨国公司的陆续追加捐款,网络典论在5月21日日之后不再一边倒。万科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以1亿元资金参与四川地震灾区重建,5月22日王石就“捐款门”事件公开表示道歉。”
事件三,“艳照门”事件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是因其事件主体本身就有极强的吸引力。网民们完全被事件主体牵着鼻子走,人们的窥视欲和好奇心促使着每个人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以及后续的事情。也因此而影响了明星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
“从28日第一张艳照被曝光开始,由于有人在网上声称“陈冠希艳照事件”会有更多女星被卷入,引发网友高度关注。新民网发现,香港地区的几个相关论坛浏量奴升,大量网友蜂拥而至,导致服务器一度堵塞。更有内地网友不断将最新图片及香港网友的分析讨论转发到内地各热门论坛.由于张柏芝已经结婚生子,这两张被曝光的疑似“裸照”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慨.但也有网友对此不以为然,通宵关注着香港和内地的论坛,“期待”更多艳照流出。截至30日凌晨1:30许,“天涯八卦”一个讨论该事件的主题帖已有超过200万的点击和12000多个回复。
“艳照门”一环接一环,让人目不暇接.网络也掀起了疯狂的“追照”狂潮,2月6日及9日晚甚至有网友通宵不眠等候新的照片发布。“艳照门”在内地的后续事件连绵不绝,有多人因传播艳照而被警方构留.香港社民连主席黄毓民表示,警方要找寻相片源头其实十分简单,只需要求陈冠希交出电脑助查,他说:“不雅照的源头在哪里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陈冠希的电脑,警方都没有去找陈冠希家里那部电脑看看呢?”
据《忽然1周》报道,自陈冠希回港召开记招,随即协助警方调查.当晚警员在陈的寓所内带走一批电脑检验,发现激情照片的女主角远多于先前已曝光的七人.香港媒体以剪影的方式不断曝光“艳照门”的最新主角,这其中
包括8位相当有背景的富豪千金以及两位男艺人。虽说只是剪影,但因为照片的轮廓都来源于真实的照片,所以在网上一度掀起“复原”热潮。”
事件四,MSN“红心CHD呵A”签名活动舆论一直受到政治及商业的影响,而MSN这次成功的化解企业公关危机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场网络的爱国热情也在现实中产生了力量,而又因现实的力量成就了通过网络行动而凝聚的爱国热情。
“世界和平破坏者一次次阻挠奥运火炬的传递,引起全世界华人公愤。网友通过在MSN红心签名,或QQ的中国心头像,心连心,抒发了自己的爱卧隋,也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北京奥运顺利进行的决心!4月中下旬登陆MSN,你一定会被上面的“祖国山河一片红”耀到眼花一一逾7百万中国网友们用这种在名字前加“用MSN上截图”的方式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激情。
MSN英文网站发起了一个是否抵制奥运的投票活动,并引起了网民的反感.而各大论坛也曾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不少反对MSN的主题帖子,号召大家却载MSN,使用其他IM软件。面对与某大型连锁超市同样危险的MSN,几乎在一夜之间,化腐朽为神奇,推出了看起来很漂亮很爱国的MSN“红心CHINA’’签名活动。”
事件五,瓮安事件是一场先由现实发生的暴力事件而引起的网络上的热议。当全国人民都在揣测事件的真相时,传统媒体出面报道为瓮安事件定性,说它是“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似乎矛头直指当地群众。网络上开始了一番热议,大家都需要弄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于是一时间网上流言四起。政府职能部门很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网络上的四种传言进行了公开且诚恳的解释。正是政府的这种态度,使得网民的舆论倾向于政府一边,及时的处理好了这场公共危机。
“6月9日,新华社对瓮安事件发出一条308字的消息,认定这是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此时网民们对此事件的真相表示质疑,分别在网络上出现四种盛行的传言,认为瓮安事件另有隐情。当地政府对网络上的传言并没有回避,而是积极的调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7月1日晚7时40分,贵州省政府、省公安厅和黔南州政府在贵阳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通报了这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的调查结果,并驳斥了网上四种盛行的传言。而正因为对事件的解释清晰而诚恳,才使得典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事件六,山西娄烦事件由于网络技术性的“侵压”,网民采用技术手段的控制,形成一种直白的硬性的打压—删除。到底是谁在不停的删贴想将此事件的真相石沉大海?是网络事件报道的“把关人”还是与此事有关的政府部门?此事件舆论的形成为何如此之难?
“8月底,孙春龙和王晓共同采写的文章一一《姿烦:被拖延的真相》在《瞪望东方周刊》发表后,被很多网站转载,对典论抱有很大期望的孙春龙惊奇地发现,仅仅一天,所有转载文章的网页都打不开了.9月15日早上,孙春龙的搭档王晓,从河北石家庄用特快专递寄出了《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举报信》。为引起更大关注,孙春龙把给王君的举报信挂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但同样不幸的是博客上的文章被删除了。”
事件七,女市长“车祸门”事件网上的舆论似乎把矛头指向一个个政府职能部门,而政府各个部门对此事件都做了澄清和说明。舆论被事实所扭转,大部分网络和传统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都反映了政府部门对此事的积极态度,形成了良性的舆论。
“网上的热传热议,媒体的迅速关注,如泛着细微波澜的水中投入巨石,溅起一片水花。
王明华唯一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已收到20万元赔偿金和2万元慰问金,但没有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什么办法呢.(道歉)当时不知道她是市长,反正道歉挺诚恳的。”
在网上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人把矛头对准了当地交警部门,指责其“行政不作为”。当阳市交通警察大队队长王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澄清。
4月12日,中共宜昌市委作出决定,范晓岚即日起离岗接受组织调查。宜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同时召开新闻通气会,宜昌市纪委新闻发言人王根华向新闻媒体通报了,“3·17”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情况。
事发后,中共宜昌市委高度重视此事,立即责成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部门认真进行调查,严格依法依规依纪处理。事故发生后,范晓岚迅速向组织报告事故情况,并积极配合有关方面进行交通事故处理,诚恳向死者家属道歉。
根据湖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意见》和事故调查的进展情况,中共宜昌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范晓岚从4月12日起离岗接受组织调查。中共宜昌市委再次重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禁未经批准私自驾驶公车.而据楚网引述当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杨元中的话称:该车足当阳市政府工作用车,3月16日范晓岚因小孩生病急需回家,司机送范晓岚到宜昌后,由于司机家中有急事,考虑到范有驾驶证,就把车留在宜昌,自己乘车回家了,没想到范在翌日开车上班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
《新民周刊》记者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口中获悉,宜昌各县市很多干部一把手都是异地任职,他们一般周末才回家休息,属于“跑班族”.事件八,区委书记董锋落马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使得相关职能部门立即采取了措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时它给予了网络举报的肯定,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报道又赋予了新的内容。
“7月7日凌晨,人民监督网的编辑看到王培荣的帖子,据此编发《江苏徐州:区委书记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一文,推上网站首页。王培荣在网上的实名举报立即引来网友和典论的广泛关注。
8日上午,市纪委秘书长赵兴友和干部谢晓东前往王培荣处做笔录。此后,徐州市常务副市长李荣启到校与王培荣见面,做出两点说明:董锋的问题是严重的;举才民的梁道是畅通的.据悉,徐州市纪委成立了董锋专案组。”
事件九,姜岩事件引发的“人肉搜索”事件的舆论在网友的激烈讨伐和被讨伐者强硬的抵制态度中逐渐形成。而又是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网络事件,这种舆论一边倒的状况源自于被讨伐着消极的抵抗状态。
“不久后,姜岩之姐用“再见即是永恒”的网名在天涯发帖,首次披露了姜岩、王菲和东方三位当事人的真名及其之间的纠纷。姜姐的现身,令网友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此后,姜岩事件突然升级,帖子点击率和回复率暴增,同时各大论坛都转载了该事件。
据姜姐在帖子中说,由于王菲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在遗体火化书上签字,姜岩的尸体至今还停放在殡仪馆。在这个细节被披露后,曾因“虐猫事件”而名噪一时的“人肉引擎”开始出动。
很快,王菲、东方,甚至王菲父母、东方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学历编号、联系电话、照片、博客等等资料都被网友一一公布在了网上。有网友开始按照这些电话一一拨打过去求证,王菲和东方所供职的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的对外电话也被一些网友不停拨打。
不知是否是迫于来自网络的强大压力,1月n日,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发出一纸公告,宣布公司在对王菲和东方做出“暂停工作”的决定后,二人已相继辞职。1月12日,姜姐在博文中写道:王父激动地给她打来电话,称他们要报警、要找律师,要告她和网友。
这一下,网友们被彻底激怒。1月14日,愤怒的网友将“攻击”目标对准了后来被称为“东三妈”的东方之母朱凤琴,不少网友称“多次在电话中和她对吵”。
1月15日,有网友发布了网络征集令,呼吁在上海的网友一起行动,直接到“东三妈”工作的单位门口去“堵人”.尽管姜家已经在15日当天通过网络发表声明,希望网友不要对无关人士进行人身攻击,但从当晚开始,网友们陆续分批次地到姜岩跳楼的远洋天地去祭拜,还有个别网友赶到王菲父母家,追寻王菲、东方的下落,激动的网友在询问未果后,在王家大门口用油漆写上了“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字样。昨日下午3时,当网友“牛又打子户”将这些照片上传到天涯“八卦江湖”中后,立即引来狂热点击.”
事件十,范美忠“先跑门”事件舆论形成了公众对范跑跑的一致讨伐,传统媒体借助舆论的扩张介入报道此事,同时范美忠借助传统媒体向大众公开道歉,但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谅解,形成了认为“其己不适合再做教师”的舆论。网络上的舆论非要达到一种革命性的结果。
“随后,网上传出范美忠被学校停课一事,但范美忠予以否认,表示当时他带课的班级已经放假,学校的说法只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
6月2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题为“教师承认地震开始时自己率先逃跑!”’
6月6日范美忠做客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在当天的节目中,范美忠也遭到了嘉宾和观众的严厉抨击,并作出了公开道歉。在节目播出同时,凤凰网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名为“你怎样看待范美忠率先逃跑的行为”的调查共吸引了高达245888位网友的投票。其中有58.9%的人认为范美忠“已经不适合继续做教师了”,有17.1%的人对范美忠“不管是言论还是行为都不赞成”,而赞成范美忠言行的仅占 4.5%。
6月11日范美忠确认被开除捍卫权利准备起诉。”
这十个事件当中,有顺应舆论作出积极反映得到缓解以及支持的,也有抵抗舆论而产生消极效果的。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发现网络舆论的变化与被讨伐者的态度有极大的而这种关系与现实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作者顾久传从98年至今的十年时间内,北至长春、沈阳、大连,南至广州、深圳、江门、北海,东至鲁、苏、沪、浙、闽,西至四川、重庆、新疆、西安、四川、重庆,从98年至今的十年时......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态势研究民革福州市委会 严炜组织发展工作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民主党派老一辈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 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化......
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研究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化。把......
政府态度、网络媒体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一个中观角度的实证研究郑风田 许竹青 余航2012-8-28 9:59:08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内容提要】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