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55: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生产情况及分析

中国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宗水果,也是华南四大名果之一。主要种植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四川、贵州也有少量栽培。2004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为28.5万公顷,产量达629万吨,产值为94亿元,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在我国热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香蕉产区,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2004年广东省香蕉种植面积为12.6万公顷,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4.2%,产量为3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产值达37.5亿元,占全国的39.9%。香蕉是广东的五大名果之一,全省共有21个市(县)种植香(大)蕉,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包括茂名和湛江),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的55%,产量的57%,周年有蕉果供应;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中山、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占全省香蕉面积的29%,产量的32%,生产的蕉果以秋冬上市为主;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梅州、潮州、揭阳)也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植蕉面积的13%,产量的5%。目前,广东香蕉的主栽品种为巴西蕉、威廉斯等,茂名高州也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如矮脚顿地雷和高脚顿 地雷等,由于广东植蕉区香蕉枯萎病较为严重,科研人员正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香蕉主产区,2004年广西植蕉面积为7.3万公顷,产量为127万吨、产值近1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20%和19%。目前广西香蕉种植区分布在南宁、百色、钦州等47个县市,其中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和南宁市,以合浦、灵山、浦北和玉林4个县市的产量最高。香蕉种植由过去的农户零星种植逐渐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主栽品种从原来的那龙矮蕉和广西浦北矮把香蕉逐渐被威廉斯8818、B6、巴西蕉、台农8号等优良品种取代。在多个植蕉区大力推广与应用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无公害生产、套袋护果、采后处理等新技术,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香蕉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海南种植香蕉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上世纪90年代末海南加大了香蕉业的发展,面积与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年,海南香焦种植面积为3.5万公顷,产量达7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2%和11.6%,产值达18亿元,占全国香蕉总产值的19.5%。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乐东、陵水、三亚、文昌、琼海、临高、儋州、定安、屯昌等市县,三亚和陵水采用庄园式种蕉模式,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目前海南推广的优良品种有巴西、威廉斯、8818等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巴西品种。

2004年福建省香蕉种植面积2.9万公顷,产量82万吨,产值15.6亿元,在福建果树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中地处闽南的漳州市是香蕉的主栽区,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80%和90%以上。漳州市九龙江中下游西、北两溪沿岸的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植蕉区水源充足,排灌条件优越。挂果期长(最长可达150天以上),营养积累丰富,香蕉优质丰产。2004年福建省香蕉单产达到31吨/公顷,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6.7%。福建省香蕉种植地相对集中,有利于新品种推广。目前福建省香蕉主栽品种主要有天宝高蕉、天宝矮蕉、红皮香蕉、粉蕉等,并逐步推广优良品种如威廉斯B6、台湾8号和巴西蕉等,此外还种植一些地方特色的大蕉、粉蕉和米蕉等品种。近年由于加强与台湾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了适时清园、合理留萌、单杆护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科学配方施肥、改进采运方法等相关技术,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果实优质率和出口果品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营销方面,福建省蕉农自发组成了100多家产销组织,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销售点,并组织向国外出口。

云南省种植香蕉优势不如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但优于贵州、四川。云南规模化香蕉商业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香蕉持续稳定发展。目前香蕉已成为云南省最主要的果种,在全省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全省蕉园面积达1.9万公顷、总产量达2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7%和3.5%,产值达3.8亿元。云南省有14个地州(市)的67个县均有香蕉种植,但蕉园主要集中在南部及东南部的红河、元江、南盘江、澜沧江两岸,其中以红河、元江栽培面积最大。经过30年的发展,云南香蕉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部分产区初步呈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

四川和贵州也有少量的香蕉种植,2004年四川和贵州的香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000多公顷,产量分别为1.7万吨。由于云南、四川、贵州植蕉环境不理想,单产较低,一般单产仅达15吨/公顷。中国台湾省由于近年受香蕉巴拿马枯萎病影响,香蕉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较大,2002年推广抗病品种宝岛蕉后才有所好转,目前植蕉面积约为1万公顷左右。贸易情况及分析

中国既是香蕉的主要生产国也是主要进口国,由于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产香蕉只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90%,10%的需求量需要通过进口。

香蕉一直是中国进口的第一大水果,但近年来,香蕉进口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我国香蕉进口量为54万吨,2001年进口41万吨,2004年我国进口香蕉达38万吨,进口比重也逐年下降。进入中国市场的香蕉多来自菲律宾、越南、厄瓜多尔等国,其中中国香蕉进口量有75%来自菲律宾,17%来自越南,6%来自厄瓜多尔,见表1。

中国虽然是香蕉生产大国,但香蕉出口量却很少,多年来仅有5~7万吨的出口量,2004年中国香蕉出口量甚至降为2.34万吨,主要出口市场为香港、俄罗斯、日本、澳门等,其中出口量的53%销至香港,26%出口

至俄罗斯,15%出口至日本,5%出口至澳门,少量出口至蒙古、美国、朝鲜和土耳其等。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香蕉对进口蕉的抵抗能力还较差,但进口蕉对国内市场起着调节和补充作用,没有必要完全排挤。此外,由于国内香蕉生产成本低,一般为600~000元/吨,产地出园价一般为1 000~400元/吨,而进口蕉的价格接近4 000元/吨,国内香蕉与进口香蕉相比,具备价格优势。有些专家还认为我国香蕉还具有运输与产品品质上的潜在优势。此外,为减少东盟进口关税下降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保障热带水果产业安全,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提出在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省区广西、海南、广东、云南及福建建立热带水果进出口预警机制,预计在2006年上半年建成,该进出口预警机制对我国香蕉进出口贸易非常有益。

自2003年中国开始实施香蕉产业升级计划以来,中国香蕉业发展很快。目前中国香蕉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推广了一批如威廉斯、B6、泰国蕉、台蕉和巴西蕉等优良品种,各地也种植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香蕉品种。在香蕉种植区广泛应用良种组培配套栽培技术、营养诊断指导施肥、香蕉专用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关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香蕉产量与品质,当前我国香蕉平均单产可达25吨/公顷,有些示范区单产可高达45吨/公顷,香蕉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供销体系逐渐形成与完善。国内香蕉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国产香蕉的市场竞争力,降低香蕉进口量,减少进口额,扩大出口量,提高出口额。2004年我国香蕉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8%,进口量减少了10%,我国香蕉将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一.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平等和互利是我们两国传统的紧密关系的特点。一条世......

3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4年3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内容提示:过去4、5年,美国都是量化宽松,全球都在量化宽松,资本不断的往境内流,外贸又是顺差,那就是双顺差。双顺差对人民币就是一个......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报告

【摘要】 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431种,引进版权16695种,输出版权10293种,图书版权贸易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为1.9∶1,与2013年的2.3∶1相比,图书版权贸易逆差有较大幅度缩小。本文......

中国奢侈品贸易

中国奢侈品贸易【摘要】本文研究中国奢侈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并着重对其进行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奢侈品,使我国整体消费......

下载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