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回归生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作文回归生活”。
让作文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指导他们感受生活,写作时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写自己想说的话,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每当上作文课,都是许多同学最纠结的时候。许多学生只能对着作文题目发呆,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与其绞尽脑汁的指导学生遵循何种模式进行作文,不如教会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来呢?要引导每个学生张开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开启体味生活的心灵之窗。为此,教师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很重要。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此,我们应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记得开学初期的时候,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广播体操比赛。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作文契机。于是,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就对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这次的作文题目”。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坐在孩子们中间,告诉他们要仔细观察,用眼睛捕捉住最美的镜头。那一次,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兴奋,比赛才刚结束,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作文本来,投入到写作中。教室里,只能听见孩子们“沙—沙—”的写字的声音。我环视教室,发现就连平时最害怕写作的几个同学都在一边写,一边微笑,好象有写不完的情趣似的。毫无疑问,那次的作文,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写得很不错。我还特意把一些优秀的作文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示。孩子们似乎也尝到了作文的甜头:作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啊。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炎热的夏天——
那天下午,天气十分酷热。我象往常一样来到教师准备上课。可是,我发现教室里,同学们有的无精打采;有的在摇扇子;有的在抱怨天气;还有的„„正当我在犯愁的该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上课的时候,窗外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还不时有闪电划过。接着,就下起了倾盘大雨。凉爽的风夹杂着雨滴飘进了教室,也飘进了许多学生燥热的心里。他们再也按捺不住了,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窗外。此刻,我也意识到,就算我把同学们困在教室里,也留不住他们的心。何不让他们与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呢?于是,我宣布:全同学10分钟,到走廊看雨!教室的走廊上,一片雀跃。随即,我让学生们回到教室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雷雨》。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后,他们都写得得心应手。在孩子们的眼里,普通的雨滴成了顽皮的孩子,在空中欢快的舞蹈。甚至他们还闻到了雷雨的味道„„这些,都是孩子们走近自然,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的结果。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若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作家,那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拥有发现的眼睛,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让作文回归生活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宋金华百里洲小学电话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
让德育回归生活今天,有幸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校长孙民题为《创新德育视野下的生命安全教育》,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
让语文回归生活——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安徽明光市第三中学张艳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是......
让语文回归生活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室就成为了讲堂而非学堂。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而非讲堂。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将重点和难点讲完之后,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