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场阅兵看中俄关系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从红场阅兵看中俄关系的发展
摘要:中俄两国有着300多年的交往历史,近十几年,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不断深入发展,双方的关系日益密切。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红场阅兵,是俄罗斯现代史上最为壮大的阅兵仪式,中国高层领导的亲自参加,暗示了中俄关系登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关键词:红场阅兵 中俄关系 紧密
一、两国关系的历史发展
第一是欺压掠夺关系。1世纪以前中国和俄罗斯并不接壤,是两个孤立的国家。17世纪前后,俄国为维护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正当权利开始实行疆土扩张的策略,使得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第二是结盟关系,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斯大林的支持帮助下,中国得以顺利发展。第三是对抗、冲突关系。60年代到8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对抗,郝鲁晓夫期间我们九评苏共,苏共20大,郝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最终使得苏联撤走对中国的各种支持,使中国陷入极大困难中,两国甚至发生珍宝岛战役。第四是缓和关系。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演变成正常化的中俄关系。
二、两国近代关系的演变
(一)互为友好国家。近些年来,两国一直致力于重建之前的友好关系。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访华,与江泽民主席共同签署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声明》中明确指出:“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他们将按照联合国宪章,本着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
(二)建设性伙伴关系。1994年9月2日至6日,江泽民主席访俄,深入分析中俄现今关系的缘由,认为其中既有现实利益的冲突,又有意识形态的冲突。意识形态主要是路线上的意识,双方都已淡化;现实利益冲突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也是国际关系格局的常态,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同减少经济摩擦。同事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中俄两国首脑关于不将本国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及其他重要文件,将中俄关系推向了“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高度。
(三)战略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25日,中俄两国首脑在京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7月15日,江泽民主席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其中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深入发展双边合作,保持长久的睦邻友好,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于两国人民;二是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维护各自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各自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正当权益;三是通过双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发展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三个阶段的完成,标志着中俄两国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中最亲密的伙伴关系。
三、红场阅兵的中俄态度
首先,俄罗斯以这种形式举行阅兵,是对二战中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性的肯定,这与中国向国际社会昭示其在二战期间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性是一致的,阅兵活动中的双方表现,表明了两国在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上市相互支持的。
其次,作为在二战期间欧洲和亚太两个战场分别作出最突出贡献的国家,和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已经举行的红场阅兵和将在今年九月举行的中国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将成为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契子。多年来,某些国家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时,只重视自身作出的贡献,有些西方国家还有意贬低或弱化苏联作出的贡献,中俄通过这种阅兵仪式,将推动两国合作开展对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使世人能够更加清楚和认可两国做出的贡献,对某些国家不负责任的言论给予有力的回击。
第三,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俄罗斯红场阅兵,也是对该国在东北亚地区打击日本侵略者所作出的贡献的肯定,通过纪念活动,彰显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结成的友谊,对当今和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四,红场阅兵使中俄两国最高领导人又有了一次会见的机会,使两国 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两国之间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有利于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阅兵队伍作为除主办方外的压轴方阵,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三军的绝彩风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俄远殊于其他国家间的亲密关系,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高水平关系。
四、红场阅兵的意义和中俄合作发展
红场阅兵规模空前盛大,至少有两项重要意义: 第一,欧亚经济联盟的主要国家都派出了阅兵方阵,俄罗斯又与多数的前苏联国家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第二,这是俄罗斯对西方的外交牌,普京向68个国家元首发出邀请函,西方国家领导人不参加是理亏,是站在了“历史的背面”。习近平则表现出大国领袖风范,站在历史正义的一方。习近平与普京站在一起,是一种宣示:中俄两国不容外人指三道四,篡改或是抹灭历史;共同庆祝二战胜利是宣示反抗任何纳粹与军国主义的兴起。
目前来看,中国与俄罗斯已进入全面深入合作阶段。在军事上,中俄两国目前在陆上与海上联合军演的模式已经成为两国国防安全重要的一环,具有相互磨合、提高互信以及震慑的作用。这是不针对第三方的不结盟合作。
从5月20日起,中俄两国海军开始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演习将会有效加强两军战略互信,使两军务实友好合作不断得以深化,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此外,演习也是中俄双方学习借鉴彼此有益经验,探索和提高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
而后在6月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双方就中俄关系和筹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事宜深入交换意见。
除了军事与政治上的紧密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层面上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日益密切。俄罗斯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形成一股互相支持,互相融合的经济纽带,通过合作共赢模式,把双方共同捆绑在一起。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应对目前西方不断施加经济压力、突破制裁的最好路径之一,能为它的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与发展路径。对中国来说,这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合作,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经济实现战略升级,从而完善产业结构。
当然,除了经济合作,中国与俄罗斯的民间文化交流也在增加。中俄本来就有良好的民间文化交流基础,未来可以相信,中俄之间的文化合作不但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还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带动中俄两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冷战结束之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持续东扩,试图以单边军事力量掌握全球,但这个做法已明显过时。中俄面对美国不放弃冷战的模式,正在寻求更好的模式发展彼此的合作关系,是重要且正确的方向。
综述:在当今世界,中俄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这不但得益于本国国力的提高,更让世人看到了两国在诸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也应指出,看待事物的辩证性,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我们应本着清醒的头脑,看清各种表面现象下的本质,既有主见又不为潜在的敌人所迷惑、以致破坏自己的同盟关系,要做到弹簧性的收缩才是上上之策。参考文献:【1】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M】,北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 【2】周志淳,再看普京【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红场阅兵将中俄关系腿上新台阶》复兴网评,第1782期 2015年5月9日
【4】搜狐军事 中俄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俄罗斯已经离不开中国
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多国都准备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作为二战战胜国的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文化与国家关系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
莫斯科红场阅兵的路线图莫斯科红场阅兵的路线图 明天,201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本辑图文是介绍一下红场阅兵的路线和周边场景......
红场阅兵:解放军仪仗队唱的那首苏联情歌2015年5月4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用俄文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Катюша»),正步走过红场。现场俄罗斯观众边......
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