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崛起》看时代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大国崛起看中国”。
从《大国崛起》看时代发展
所谓大国,主要就其在国际上或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大国在其中演绎着一部部或辉煌,或悲壮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有多少大国昙花短现,成为匆匆而过的历史过客;有多少大国壮志难酬,功败垂成,留下历史的遗憾让人扼腕长叹;更有多少大国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期丰功伟绩让后人敬仰评说;也有一些大国逆潮流而行动,反人类良知,令生灵涂炭,为历史所不齿。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指点乾坤的,在政治经济舞台制定游戏规则的,在思想舆论领域把握话语权的,在社会文化中起着导向作用的,依然是为数不多的大国。从文明出现直到今天,出来仅有两百余年历史的美国以外,时间上还没有那个大国没有衰落过。考察大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更能促使当今人们冷静思考,并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
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从面积和人口看来是小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航海探险殖民掠夺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最先建立资本市场和信用体系的荷兰,以发达的商业贸易创造了富甲全球的历史;法国以其独特思想文化影响力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独领风骚,始终跻身于强国行列;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曾闭关锁国的日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俄罗斯改革图强,特别是前苏联以全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力达到顶峰;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凭借一套较完备成熟的民主法制体系和深入人心的创新精神,在短短两百年间成为超级大国。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大国,大国崛起需要哪些条件呢?
国家要发展壮大,民族要自立,独立统一是前提条件。寄人蓠下,仰人鼻息,听号于人,要想繁荣富强,只能是白天做梦。葡萄牙之所以早于西班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崛起大国,就是因为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荷兰曾把自己的命运主宰先依附于西班牙,继而又交付于伊丽莎白一世,结果换来的是他人对其经济命脉的控制和财富的掠夺。只有其真正独立成为共和国,实现市民自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法国、德国的崛起就是在独立统一的理念下才走上强国之路的。美国也是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美利坚合众国之后,才得以发展壮大起来。
大国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首要的因素是人。而人才的培养靠什么?靠得是教育。葡萄牙为开创海上之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航海学校,这才有了称霸海洋的历史。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由于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升,这才有了拿破仑时期的称雄西欧。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正是由于教育的普及,才有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战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美国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非常重视教育,独立后更是把教育培养国家公民写进了《宪法》,极力推行高等教育“平民化”,从而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正是由于这人才的培养和积蓄才使得美国在取得独立后迅速崛起,直到称霸世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和策略是国家的生命,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大政方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葡萄牙、西班牙等开创的大航海时代,正是由于其执政者基于国情的考虑而实施的强国之策。日本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海岛之国,没有发展优势,它的崛起得益于决策的英明,那就是抓教育,培养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善的民族精神和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借他人之力发展自己。前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期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就在于当时世界金融危机,西方国家陷于经济泥潭之时,正确决策,广揽西方的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在世界经济复苏之后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势力。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善于投机取巧的国家,她的强盛很大程度上是发战争财,善于在战争中捕捉商机,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不可不为决策的英明!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灵魂。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出路,只能被历史所抛弃。需要创新的东西很多,创新面很宽泛,其中最主要的是机制的创新。十七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焦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荷兰、英国和美国,他们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因为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大国的崛起靠的就是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开创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铸就了其大国的辉煌。英国作为开启人类工业革命大门的国家,它的力量源泉在于对科技重视;可以说,是科技引领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通过工业革命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就是科技。日本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日本制造领先世界、享誉全球,靠的依然是科技。世界列强军事上的强大,高科技武器、尖端武器的开发应用,太空的争夺,无一不是科技的功劳。
纵观大国崛起之路,其兴可感,其衰可叹。由盛而衰者有之,兴衰几经交替者有之。葡萄牙、西班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上最早称霸世界的国家,获取巨大的财富只带来了奢靡,固步自封起来,赶走了手工业者,国家的经济发展失去了支撑,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造成两个最早的富人没有用财富改变自己,最终落得个衰落的结局。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达到鼎盛,可谓国富民强。但拿破仑却不明智地选择了对外侵略,铁蹄践踏大半个欧洲。滑铁卢之役功亏一篑,落得个囚禁的下场,可谓成者为王,败者寇。国家也随之衰落。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妄想独霸世界的企图,是不得人心的,是行不通的,因为世界是人类所共有的,只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大国在面临这种政治危机的时候,首先采用的是内部消解,但也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却无法真正化解危机。在此情况下,他们大多以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但这种做法是一种赌徒式的极端手段,一旦失败,其必衰落。
总而言之,大国崛起的因素很多,同样其衰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决非上述几点所能概括,也不是方寸之间所能阐述清楚的。总的说来,大国衰落是在崛起之时就埋下了衰落的种子,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我们曾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有引领当时世界科技潮流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制术,出现过象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繁荣,可谓泱泱大国、巍巍中华。然往事成尘埃,自清末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困苦与耻辱,国力日衰,弱不禁风,被列强们称作“东亚病夫”。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又真正的站立起来,人民当家作主,齐心协力致力共建家园。然而,毕竟我们游离世界强国太久,距离太远,底子太薄,需要做得的事情很多很多,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我们不气馁,不示弱,我们有着那些大国无可比拟的崛起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主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对周边国家实行以邻为友,以邻为伴,与邻共富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而争取了一个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国际环境。我们是把世界各国看作是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象有些大国那样将别国当作侵占的对象。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列强本质上的区别,是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赞赏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简朴、勇敢、豁达、宽容的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民族精神是我们崛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旦十几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引领世界潮流的强大洪流。
当然,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如我们许多领域制度的不完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民素质低下;官场腐败,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够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否则,我们要发展,要崛起,只能是一句空话。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虽然,我们的祖国还不发达,虽然,我们在发展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观《大国崛起》有感纵观历史长河,想美国、英国、荷兰和日本等大国,无不是因为生存而发展,因为发展而称霸。相比而言,如今21世纪的中国,也算得上是东方大国了......
看《大国崛起》观后感看完《大国崛起》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片中日本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上了强国之路。......
“水清木华”为你分享13篇“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大国崛起观后感”,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看《大国崛起》有感600字 “索尼”起初刚刚创......
意识形态与政论纪录片—— 从《河殇》到《大国崛起》 河北师范大学 晏阳初三农学社宣传部摘要:本文以《河殇》和《大国崛起》为例,分析政论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而分析意识......
意识形态与政论纪录片—— 从《河殇》到《大国崛起》 河北师范大学 晏阳初三农学社宣传部摘要:本文以《河殇》和《大国崛起》为例,分析政论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而分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