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将 进 酒_将进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21: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10将 进 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将进酒”。

“构建智慧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教案

将 进 酒(1)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纵酒狂歌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请同学们先将课文看一遍,注意课文后面的注释,重要的要圈点勾画。)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走近李白,认识李白。

2、同学们说说看,李白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豪放飘逸,读后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3、李白这一种诗风和他的嗜好可能有直接的关联。李白有个雅称,叫---“诗仙”,还有另一个雅称,叫---“酒仙”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咏酒抒情的佳作实在太多太多。比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离不开酒,酒成就了李白,也成就了唐诗的辉煌。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现在让我们共同来鉴赏李白的《将进酒》。

二、朗读

“酒是陈的香”,好酒、好诗都需要慢慢去品。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要放开读,旁若无人地读。(生自由读)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读懂。下面请一位同学将全诗朗读一遍。(生读)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请喝酒”,是“劝酒歌”。《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句。

“呼儿将出换美酒”中的“将”音jiāng,义拿,取。“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还”音huán。

3、读古诗要讲究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总体语调应该舒缓一些。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生齐读)

4、下面听一遍录音,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2)

5、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把这种感情朗读出来。除了把握节奏,还要注音把握重音,就是重读,或高亢或低沉。“天生”联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读得豪气十足。

下面同学们再来齐读一遍。(生齐读)

三、品读

下面我们转入“品读”,看看诗人是如何借酒抒情的?

(一)第一部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歌由黄河起兴,这样的诗句不是李白的独创,比如---前有《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所有的文人尤其是志向远大的诗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

——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李白也一样。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早上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就白发苍苍。人生是短促的,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又把这种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写得更加不可把握了。

读到这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李白的另一首诗,与此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诗人和朋友一起喝酒,所作出的第一个情感反应是什么?实际上,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感情,那就是——悲。

4、作者悲伤的是什么?---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多媒体展示(3):悲: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二)第二部分。

1、李白毕竟是一位豪放的诗人,他很快就把这种悲的感情逆转了过来,李白选择的方法是---纵酒狂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莫使金樽空对月,说得通俗点就是喝酒。)

2、李白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朋友聚会,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诗人提议“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3、酒喝到这儿,情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感情---“欢”和“乐”。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畅。

4、这种欢畅是发自内心的吗?---不是。

何以见得?有两句话耐人寻味,值得关注:“天生我材必有用”,“烹羊宰牛且为乐”。

5、“天生我材必有用”,其隐含意义读出来了吗? 是对未来的一个期待,还是对现实的一种肯定?

---从语气上分析,恐怕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既然老天造就了我栋梁之才,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得到重用,干出一番事业。(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现在有吗,没有。)

而实际情形呢?

---没有得到重用,如果已经得到重用就不会这样说了。他积极用世,但没有被重用,怀才不遇,人生失意。

李白的人生经历的确证实了这一点。多媒体展示(4):李白有远大抱负,天宝元年李白经友人的推荐,被唐玄宗李隆基征召进京。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可是到了长安却被任命为翰林供奉,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他因傲岸不屈,不趋炎附势,结果招致权贵的排挤。天宝三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逐出了京城。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乡”已有八年之久。此时,本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结果长风破浪未有时,本想“天生我才必有用”,结果天生我材不被用。

6、“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什么意思?---“暂且”“姑且”。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一种氛围,通常是不欢畅的。

可以看出,此时的欢畅并非真正发自内心的,诗人之所以纵酒作乐,只是为了?---借酒浇愁,表面豪爽,暗藏忧愁,其实这是诗人仕途失意的无奈之举。

多媒体展示(5):欢:纵酒作乐,借酒浇愁。

(三)第三部分。

我们着重看看这劝酒辞。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钟鼓馔玉”是什么意思?---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指代哪类人?---权贵们。

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蔑视权贵。

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略举一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就是“钟鼓馔玉不足贵”。诸如让高力士脱靴,叫杨贵妃研墨等,这就是“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大家能否列举古代的一些“圣贤”?---孔子、孟子„„

其实这里不是单指孔孟这些圣人,也包括其他贤能之士。如司马迁、屈原„„

3、这些人都很寂寞,为什么?

---因为他们虽有经天纬地着之才,而不为统治者所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那么多古代圣贤中,陈王是谁?

曹植,三国时诗人,最后的封地在陈郡,故后人称之为“陈王”。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然而曹植任性而为,饮酒不加节制。曹操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最终还是弃之不用,用了他的兄长曹丕。曹丕上台后,又处处责难他。曹植的《七步诗》还记得吗?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齐背)

5、为何只是列举了一个陈王呢?

曹植同样有才华,同样好喝酒,同样怀才不遇。因此李白在这里以曹植自比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人生失意之忧愤。

6、“但愿长醉不愿醒” 便不难理解了吧,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不是

哪句话才是真心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如何理解?

然而,天生我才不被用,只好通过一醉方休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此时的李白已经50多岁了,被任用看来是无望了。)

所以,但愿长醉不愿醒并非真心话,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一种愤激之辞。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畅转为愤激。多媒体展示(6):愤:怀才不遇,有志难展。

(四)第四部分。

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

1、在这最后一节里,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李白喝酒喝到怎样一种状态?---喝醉了,失态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可以想见,李白当时的神态,我没醉,我还想喝。“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反客为主,似乎他成了这次宴会的主人。

2、诗人的失态体现了他怎样的诗人气质?

---狂傲的诗人气质,狂放到了极点。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愤激再转到狂放。多媒体展示(7):狂:反客为主,狂放失态。这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

3、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愁,情感的落脚点。

多媒体展示: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愤恨——癫狂,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风格基调)(感情基调)豪放为外衣 激愤为内核

四、诵读

1、整坛美酒同学们已经品尝了。同学们现在是不是有点陶醉了,沉醉了。

2、下面趁着这醉意进入第三个环节:诵读。

诵读就是古人说的吟诵,吟诵时需要作一些技术处理。要把握诗的情感,要把握诗的节奏,或高亢或低沉,或短促或舒缓。此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要读得有“醉”意、“狂”味。人的感情有时需要宣泄。

哪位同学来试一下?(生诵读)

“天上来”“不复回”均须重读,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不要拖泥带水。

3、下面听一遍录音。(8)

4、吟诵不要规规矩矩,要投放你的感情。

“高堂”“悲白发”有慷慨生悲的韵味。“天生”联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读得豪气十足。“古来”两句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遍这首诗。(生诵读)

5、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能背诵则更好。(生齐读、背)

五、寄语

读李白的诗确实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祝愿同学们在李白的浪漫中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用李白的大浪漫,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将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六、拓展(9)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李白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形成不少于500字的文字材料。

将进酒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赏析句子,品悟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感情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诗词3、二、过程与方法学案导学,小组展示,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将进酒

《将进酒》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3、理清诗歌情感......

将进酒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将进酒

.《将进酒》·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将进酒

将进酒将进酒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下载10将 进 酒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将 进 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将进酒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