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丛书_读书笔记_爱的教育读书读书笔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18: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北京教育丛书_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爱的教育读书读书笔记”。

《满足特殊需要 促进有效参与》读后感

白云莉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很不容易,读过《满足特殊需要 促进有效参与》这本书之后,使我心胸豁然开朗,思路逐渐开阔、敏捷了,做现在的一名教师很是欣慰。在看到《满足特殊需要促进有效参与》这本书后,从目录中并不知道是写特殊学生教育的书,看了几页后清楚是写什么了,随手翻了几下,忽然觉得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的观点是非常实用的,颇受启发。

书中以满足需要、关注需要教育的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三个基本层面策略为出发点,主要以满足需要促进有效参与为知识点融入教育实践活动。

一、教育以人为本必须满足需要

读过《满足特殊需要促进有效参与》书后,我认为,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放过盲点、关注学生的热点、点燃他们的冷点。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我十分同意的一个观点:关注学生的差异主要从四个入手

1、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要做到施教得法,教师必须从这些学生的特点出发

2、培养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书中写着:短于此未必不长于彼。培养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良好态度和能力的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学生需求(2)正确对待和接纳有困难的学生(3)制定满足学生教育需要的个别教学计划(4)制定满足学生教育需要的个别教学方案(5)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策略(6)制定个别生教学措施(7)制定个别生行为问题措施(8)现代资源与课堂教学的配合。在体育教学中,坚持以表扬为主,及时发现好的典型,大力宣扬。在此过程中,我还注意发挥体育特长生的引领作用,融洽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我注意到,要让学生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

3、重视创设自主、有效参与的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皮亚杰所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取消教师的过多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在练习中发展思维。多提供机会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动一动、比一比,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利用体育本身的内在美,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运动中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知情意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我得到启发:多形式的具体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动态环境,是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4、重视学生加强课外的辅导训练

课余时间应引导学生自觉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质,尤其要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二、关注需要教育的学生

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学生提出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教师对他的提问表示肯定,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启发学生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急于给出方法。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是丰富的,教师需要形成学生立场,增强独特个体的意识。学生是有待发展的,教师需要透析学生当前状态中的成长需要。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渗透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与重建中,提高教师工作的智慧含量,提升教师工作的专业品质。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陶行知先生也有一句名言:“爱满天下。”他一生爱学生,爱教育,爱祖国,爱真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抗战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无一不是他对人民的巨大的爱的体现。爱,是魏书生老师自我发展的秘诀。正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爱,他放弃了到大学读书的机会,放弃了提干的机会。正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爱,他才肯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教育

事业,在短短的教育历程中,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那么如何去爱这群可爱的学生呢?

首先快乐的交流,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其原因就是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时事,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陶行知的话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亲近老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作为老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把阳光洒给每个学生,温暖学生,让孩子觉得老师乐意接近他们,和他们在一起。与他们交流,成为彼此知心的朋友。

其次爱的信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学生交朋友,交真心朋友。那么我们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与学生达不到互相信任和默契的关系,那么一切教学开展都无法达到正常进行。唯有信任,才能和学生交心。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应该做学生的益友。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我们要时刻铭记:作为教师,一定要用这把信任的金钥匙,去成功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总之,《为每个学生创造成长的条件》这本书给我的感想很多。让我深深的感到:犹如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让我们以情育情,用爱心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吧!

三、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

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作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它有这样几个特点即学习的动机是发自于内在的,是学生自己“想学”的,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能学”的;建立在学生掌握的学习策略基础上“会学”;建立在意志的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的。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任务明确活动参与活动的设计必须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看的见,摸得着,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读过《满足特殊需要 促进有效参与》一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也成为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北京教育丛书 读书笔记

感悟特殊课堂教学有感《满足特殊需要 促进有效参与》读后感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很不容易,读过《满足特殊需要 促进有效参与》这本书之后,使我心胸豁然开朗,思路逐渐开阔、敏捷了......

《北京教育丛书》论文

《营造班级文化--铸造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读后感单位:密云三中姓名:张丽娜《营造班级文化--铸造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其中,北京教育......

教育丛书读后感

《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丛书读后感刚拿到朱浦老师撰写的三本《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丛书时,感觉好厚重,不知从何看起,开始粗粗翻阅了一下,慢慢就被吸引了,了解到朱浦老师在书中简要回......

教育丛书征文

读了《北京教育丛书》,我才更加清醒,更加明白,究竟怎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丛书》给我的是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现在,《丛书》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教育家欧......

教育丛书有感

《丛书》为我扬起风帆——读《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有感我是一名新参加工作的美术教师,走进花园般的校园,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既感到欣喜又有些茫然,就像一只航行在教......

下载北京教育丛书_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教育丛书_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