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的形式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美”。
浅谈中国建筑的形式美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建筑形式美的传统法则,在总结我国建筑上的一些乱像基础上分析我国建筑热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国建筑;形式美
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指出:“欣赏长江大桥、高速飞机或火车,就并不只是形式美的观赏,而是能从其感到社会目的性,感受到社会劳动成果,社会巨大前进的内容,即前进的社会目的性成了对象和规律性的形式,成了真的形式”。建筑是一种艺术美,它是建筑师在熟练地掌握线条、形体等艺术形象,也就是说通过一些建筑艺术语言,如空间组合、体型比例、尺度、质感,色调、韵律以及某些象征手法等来体现了一种造型的美,从而形成美好的艺术形象,造成一定的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
1、建筑的本质
我国土地上的建筑是先人们留在历史长河中的痕迹,是留给我们去缅怀去凭吊的历史印记。这些建筑通过展示它完美的造型和独特的风格,不仅告诉人们它是积淀的沧桑历史,还是社会的浓缩,更是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包含了多种信息,让人欣赏,让人玩味。建筑是可以被解释和被理解的。
然而什么是建筑呢?绘画可以通过颜色和线条表现形象,音乐可以通过音阶和旋律表现形象,而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可供使用的空间。建筑空间的形式,即建筑的外观是建筑给人的最直观印象。建筑空间以实体所展现的形和线来表现它的形象,还通过各种实际的材料表现出它们不同的色彩和质感,所以,有人称建筑为“立体的画”。因此,本质上来讲,建筑并不等于缺乏诗情画意的“房屋”,也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简单场所,建筑既是人所创造的物质实体,又是人所创造的具有深刻内涵与博大智慧的精神实体。正是其精神实体的概念这种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含义,才构成了建筑这一概念的完整内容。
2、建筑的形式美
2.1、形式美的内涵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是艺术领域中形式因素本身对于人的精神所产生的某种感染力,如果它其中的某些视觉形式要素(如线条、造型、色彩等等)显示出的规律和结构与人内心的潜在机制相应和时,便获得了欣赏的喜悦与满足,我们就说它的形式是美的。
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其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也叫形式美法则。
2.2、传统形式美的法则
传统建筑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理性的和谐美与秩序美,形式美的法则主要包括:统一、主次、均衡、比例、节奏与韵律等范畴,这些也成为传统设计教学空间造型及审美表现方面的基本原则,传统建筑与室内设计基本遵循此法则。
1)统一。将各种不同的形体要素集放为一体,使之相互协调,在差异中寻求一致性和彼此之间的融合,达到整体统一的审美效果。2)主次。在建筑的各个集合要素中表现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的关系。区别对待各个组成部分,表现主与从、重点与一般、核心与外围的差异。
3)均衡。表现空间形态视觉上的平衡感,体现出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重量感上的相互制约关系,使构图产生稳定、均衡的视觉效果。4)比例。表现空间形体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关系,使各部分尺度关系相瓦协调,比例关系配合得当有序,具有相互配合的秩序性。5)节奏与韵律。空间结构与形体的组合产生规律性的重复和变化,制造出优雅和谐的空间形态的规律性的起伏节奏变化和富有美感的律动效果。
2.3、当代建筑形式美的一些突破
建筑技术提高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的,建筑艺术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现阶段人们已慢慢进入了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世界交流不断频繁和深入,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到,建筑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手中有了相比以前更多的法宝和利器,也就有了更多更自由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而传统的形式美法则和审美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空间审美和表现的要求,也不能很好的表现当代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对形式美进行了探索和突破:1)拼贴。突破和谐与统一的审美范型,将风格样式不相统一形体结构、家具、陈设等集合在一个空间中,制造出非和谐与不一的空间形态与效果,予人丰富、杂乱或极端多样化等感觉。
2)无序。很多设计师刻意制造复杂、不规则的无序之感。3)残缺。很多设计师在室内空间环境中表现不完整的残缺感觉及“残缺美学”。4)扭曲。一些设计师表现建筑及室内环境的扭曲状态及“扭曲之美”。5)倾斜。一些设计师突破传统构图的均衡或平衡原则,制造倾向的不均衡、非平衡的空间构图。6)断裂破碎。断裂破碎的空间体量关系、自由变异的空间形态成为当代新的空间语奇的模式。7)反射。8)虚幻。很多当代建筑表现出不确定的虚幻之美。
3、中国在建筑形式美探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建筑的功能不仅在于使用功能这个根本功能上,人们在追求能良好的使用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建筑的美感,并通过比例、尺度、对比、均衡、韵律、重复、层次等体现的基本设计原则来达到良好建筑形象美观。
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许多世界建筑奇迹,如北京的故宫,万里长城和布达拉宫等等,也有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如客家的围屋,苏州园林,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吊脚楼等等,而人民群众就是建造这些伟大奇迹的建筑师,正是他们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反观中国现代的建筑,越来越失去了自己,当时建国家大剧院的争论正是这一状况的典型体现。我国现在很多大型的建筑大多都是外国人设计的,中国的建筑师往往无缘参与其中。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的建筑前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3.1、中国建筑慢慢在失去自己的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也包括了建筑方面,但是我们在引进外国先进建筑技术的同时,思路出现了偏移,很多建筑师忘本了,一味的在崇洋媚外,把自己很多宝贵的东西忘记了。现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的建筑都是千篇1律的,没有了地方特色,都是一样的建筑格式。
3.2、忘记了建筑的受众是人们
现在我国的很多建筑都在盲目的追求新追求异,有时甚至忘记了建筑的根本功能,建筑的受众是我们的人们,如果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新异,就会把受众置之度外,完全不考虑人们的审美观,把建筑建成一个空壳子,失去了建筑的意义。
3.3、忽略了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
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的时候却不能全部照搬,而是要用西方好的文化来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建筑文化也一样,我们也不能大量的抄袭西方,而是要在我们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样才能保留自己优秀的文化。建筑的灵魂体现在文化上,如果在建筑上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而照搬别人的文化,就会变得洋不洋土不土的,失去自己城市和建筑的风貌,完全没有美感可言。
参考文献
1、舒丹.从结构到形式—建筑构造的形式美研究[D],20062、朱春生,许英英.当代建筑中形式美的突破[J],山西建筑,2010(12),44-453、夏一兵.建筑形式美[J],浙江建筑,2005(22),8-94、李娜.论建筑之美[J],考试周刊,2009(42)51-525、钟福建.浅谈建筑的形式美[J],理论探索,2007(4),42-43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分析——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1.公司简介 2.公司主要业务 3.公司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能 4.公司战略 5.信息系统战略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6.信息系......
一、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七年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建筑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进行大范......
社会工作1201曹升“德芙巧克力”中的广告形式美广告的定义形式美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
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基本原理和法则是对自然美加以分析、组织,利用并形态化了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它是一切视觉艺术都应遵循的美学法则,贯......
中国画形式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6课(板书)《中国画的形式美》。我准备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