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风险解析_合同法风险完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39: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合同法》风险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合同法风险完善”。

第一讲 《合同法》风险解析:设计合同(上)

设计合同之主体确认

在设计合同过程当中,任何一个法律关系,都离不开关于主体的确认。权利和义务是需要一个载体才能够去展开,这个载体在法律上称之为主体,把主体识别清楚,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绘制一个宏伟的蓝图。

{案例1}…

一个民营企业的出纳刘某到银行去为企业取钱,本来他准备取两万块钱,由于银行柜台人员的疏忽和大意,多给了刘某两万块钱。刘某就把这四万块钱都拿回了公司。刘某把其中的两万块钱放进了公司的保险柜。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处理平衡的财务。剩下的两万块钱,刘某就把它拿回了家,据为己有。

这样的一个行为,我们在法律上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观点认为,这属于典型意义上的贪污罪,应当以贪污罪来论处;第二种观点认为这是无罪,在法律上,我们把它称之为不当得利的民事行为,相应的返还给银行即可;第三个观点认为,这属于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所以依法当处职务侵占罪;最后一个观点认为,这属于挪用资金罪。

在这个案例当中,刘某到银行去取钱,实际上在法律上把他称之为职务行为,也就是说,其实坐在对公柜台面前的那个人代表的是企业,这个里面有一个不当得利,是企业的不当得利,而不是刘某的不当得利。也就是说,如果将来银行要求把这两万块钱追回来,它去寻找的偿债的主体不应当是刘某这个人,而应当是刘某背后的公司、企业。如果银行不找企业追回这两万块钱,按理这个企业如果把这两万块钱入账,应当入成营业外收入。如果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银行也不追回这笔钱,这个不当得利就会转化成企业的资产。而刘某却把这个企业的不当得利拿回了家、据为己有,刘某的行为就构成了对公司财产的侵占。所以这道题目,正确的观点应当是职务侵占罪。

刘某不是贪污,刘某是一个民营企业的出纳,贪污罪的主体是带有公性质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刘某是一个民营企业的雇员,所以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为什么不选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有一个归还的主观意识在里面,而这个案例当中他拿回家,据为己有,所以在犯罪构成上也不符合挪用资金的情形,所以应该给刘某定职务侵占罪。

通过这个案例,能够让大家有意识的感觉,在我们判断和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仅仅看到那个现象就觉得这就是一个适格的主体,要有把普通的社会现象抽象成为法律现象。

劳动合同法与用工风险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用工风险解析管理课赵思彬一、劳动合同法总则1.立法背景:当前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短期化严重,劳动关系多样化。2.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

劳动合同法解析

劳动合同法加大对试用期劳动者保护力度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刘铮、周婷玉)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29日表决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试......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解析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关于举办“《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解析、《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最新规 定解读与多元化用工、劳务派遣及职工奖惩制度撰写高级研讨会”邀请函......

合同法案件解析.5.19.5.23

委托理财协议中的保底条款无效一、案情介绍2011年2月,赵某通过朋友介绍委托吴某炒股,双方签订了关于股票代操作的《协议书》。其中约定,赵某出资10万元开设股票账户,委托吴某代......

合同法案件解析.5.12.5.16(版)

承租人擅自改建租赁房屋,出租人应如何主张权利一、案情介绍:2012年3月10日,张某将其所有的一套精装住宅出租给李某使用,租金半年付,押金为一个月租金。半年后的一天,张某接到小区......

下载《合同法》风险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同法》风险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