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文质量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质量分析语文”。
百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这一份期末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书写(2分)
(二)积累与运用(28分)
主要考查了语音的掌握、语病的理解、成语的运用、句子的仿句、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阅读理解(30分)
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有“学业考试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其中课内阅读是《故乡》、《出师表》、《隆中对》,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篇目。
(四)综合性学习(10分)
以我县去年发起的“爱心字典捐赠”活动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明卫生习惯。
(四)作文(30分)
此次作文半命题题作文,所给材料是对老年人最后悔什么的调查结果,然后以“后悔”为话题作文。
二、答题情况
我校参加考试的总共有490人,其中最高分为分,最低分为分,平均分为分。
普遍失分最多的是第6小题,仿写的前后意思不搭配;第7小题,古诗文默写易写错字;第8小题,找不出病句;第14小题,不能理解作者的谦逊态度;第21小题,不会设计会议流程。其他的各有对错。各大题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得分率最高分最低分
一(积累与运用)55.6%284
二(阅读理解)50.4%268
三(综合性学习)34.6%93
四(作文)68.3%268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我们一定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语言表达方面,指导学生多阅读,多练习,充分利用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2、现代文阅读
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
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要练习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3、古诗文阅读
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留意语句的通顺。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
对于课外文言文的练习,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练习,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我想,课外文言文,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把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
4、作文
平时加强练习,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练习;指导学生专心感受生活。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沙龙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
2011年7月10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百兴中学李迅
一、试卷结构
今年期末考试卷分为四大块: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四、作文(50分)(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全卷易中难比例基本控制在8:1:1中,易题约占90分,送分到位;中难题约占30分,在难题设计上做到指向明确,题意清晰,看上去不难,答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全卷编排为易中交错的波浪式,中难题插在第一部分的第4题、第二部分的第5题、第三部分的㈡2题和㈢2、5题,让学生能自如地完成全卷试题的解答。
(一)积累与运用(18分)部分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词义理解、口语运用、语句想象扩展、文学记诵理解。如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词,注意书写工整,不重笔,不涂画。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加点字写拼音。(2分)
(2)将所要填的字写入“田”字格内。(2分)忍俊不□„„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手术台上,白衣天使小心翼翼地推着针管,注视着病人的反应。„„
共3页: 上一页 13、口语交际: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2分)
4、请用“电话”“鲜花”“琴声”等词语,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段50字左右有较完整意思的语段。(3分)
5、根据原文填空。(7分)又分为原文原句和理解性的(二)文言文阅读(12分)部分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考查学生对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还设置了一道选择答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现代文三篇,一篇选自课内,两篇来自课外,选文注意人文内涵与语言要素的统一,重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文章的设题思路分四个层次:⒈考查筛选能力,按原文原句填空。⒉概括能力,主要是原句关键词的组合。⒊对原文的概括归纳。⒋原文原句的伸长、演绎及课外知识的考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由易到难,最后拓展,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凸显学生个性。
(四)关于作文题目提供了一个话头,具有提示作用,并不作限制,给学生充分施展的空间,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刚入新的学校,刚接触新课改,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即可。
㈢命题特点
1、重视考查语文书写基本功,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在第一题字词考查中强调“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词,注意书写工整,不重笔,不涂画。”
2、设置附加题,创造加分机会扩展题“
7、请写出两句含“春”字的诗句(1分,如果写两句以上则另加1分)
3、在新课标标准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求传授知识“应联系学生读写听说的实际”、“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依据这一要求,仿句、对联、连词组段等试题形式的出现力图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词义、术语,考查活的语文知识,重在语言运用,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启示、导向作用。
二、答卷情况
根据两个班的期末成绩统计,平均分54.1,及格率44.1%,优秀率12.2%,最高分85.2,最低分25.6,相差近20分;总的来看都不是很理想,成绩不容乐观,两班的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得分率最高分最低分
一(积累与运用)55.6%17.54
二(文言文阅读)50.4%110
三(现代文阅读)34.6%327
四(作文)68.3%10
4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一)学生答题优点
1、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对一些常见字词掌握比较牢固,语句的连贯、语感训练到位,古诗名句默写能熟练掌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掌握较好。
2、阅读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语句的翻译能做到通顺连贯,能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能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感悟;现代文的阅读,能基本读懂文章的信息,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情感、写作意图,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结合文本要求谈感悟。基本上能进行4对话:与文章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命题人对话、与改卷人对话。
3、写作部分,绝大多数的学生能按作文的要求去写作,作文的选材切合文意,谋篇布局比较合理,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字迹较清楚、卷面较整洁。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积累与运用部分,①学生对病句修改中“语序不当”的掌握较薄弱,得分率为
25。②排序题的解答很随意,没能静下心来认真比较揣摩研究,得分率为30。③对综合性学习中所给材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整合,学生只是从表面泛泛而谈,不能抓住材料的本质,因此得分率为302、文言文阅读部分,①知识学得太死,对于常见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不能正确判断,如第7题学生把“复”理解成“又”,得分率为28。②文章没有读清楚就做题,如第10题说说王安石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得分率仅为23。
3、现代文阅读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文本信息的梳理还不够全面,如第12题、第16题,得分率分别为25、26。学生答题的针对性不强,深度还不够,不能结合文本或者抓住准确的角度有效回答,泛泛而谈空话连篇,如第13题得分率36。
4、写作部分,模仿痕迹很重;选材陈旧,思维不能扩散,多数同学的作文都是《那一刻,我流泪了(哭了)》,往往造成“撞车现象”;语言平淡,空话、套话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不能抒真情,学生在写作中杜撰故事的比较多,往往会把自己一种虚假的情感塞入其中,而没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学生的作文开头、结尾过于一般,落入俗套,缺乏吸引力、点睛之笔,文章立意浅显。少数同学的文面不漂亮,就影响了印象分。
班级分析:
本次考试中,我所带的两个班基本情况如下:人均分:七(5)班:54.3,七(9)班: 50.2,及格率:七(5)班:31.3,七(9)班:23。两个班精读的得分率都在33左右,要深刻反思。七(5)班的整体水平好于七(9)班,两个班答题情况各有千秋。积累运用题5班明显好于9班,课外文言文9班明显好于5班,课外说明文5班明显好于9班,精读9班好于5班,作文5班好于9班。但两个班的尖子生都太少且不尖,两个班的后进生太多,有些同学的分数低得离谱,比如说王勇才考了23分,学习态度极差,工作难度很大。
改进措施:
1、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把字写工整、规范、美观。
2、重视预习、听课、复习习惯的培养。
3、夯实“双基”,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字词教学,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教学,语文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文美文、中外名著,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演讲活动,书法活动,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周记日记评比活动等。
5、重视阅读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督促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精彩片段。
6、加强作文教学的力度,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多写多评。
7、进一步落实好“五关”:“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检查关”。
2018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本周教导处举行了第一次月考,现将这次考试的情况归纳如下: 一、试卷特点试卷基本上分五大板块,即字词、课文填空、课外阅读书目、阅读短文和习作......
2011年秋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具体分析试题分析七年级本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题设计“积累与运用”、“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作文”四个大题。设计......
2012年秋季901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报告-----铜锣坝初中 杨建学开学以来,经过各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班级管理工作在稳中求细,已步入正规化轨道,夯实双基意识、培优......
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介绍一下我班期末测试的基本情况: 我班参考学生共68人,考试成绩的总分3160.5,平均分为46.47,及格人数27人,及格率为39.7%.二、我先分析一下本次四年级语......
2016年秋一乙班语文期末质量分析信圭小学莫海泉从本班的情况来看,考试成绩比平时测验有进步。我针对本次期末考作以下分析,希望它为我的本班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