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理想国公司”。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本书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采用对话体形式,主要涉及哲学范畴,包括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而其中以政治哲学尤为突出,因此《理想国》这本书有“哲学大全”之称。细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还包含了很多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总的来说,在《理想国》这本书里,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的方案。
看完《理想国》这本书,我被里面苏格拉底的睿智所折服,他的辩论强而有力,让对方哑口无言,他的见解独特,思维灵敏。苏格拉底的对话作为这本书的主线,柏拉图借此很自然的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通过对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辩论,一步步建立出他的“理想国”的蓝图。
在我看来,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上就是封建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三等:贵族统治者的哲学家、武士阶层和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而这些哲学家应当是具有保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还应当关心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城邦的正义。而武士阶层则应当维护城邦的安全,广大平民则要服从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睦的关系,被统治者要绝对服从统治者。读到这里,我心想:这不就是古时中国的封建统治吗?君主对国家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的行为、军事的君主独裁„„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的蓝图,不就是为了维护封建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吗?所以,我认为柏拉图的一些观点是无法让人接受的。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神在造人的时候,在一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此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也就是武士的身上就加上了白银,而在农民的身上就加上了铁和铜”。为了维护贵族统治,用假话来愚弄人民,假借神意来表明人的贵贱之分。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统治的国家:特权横行、平民受压迫严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长在古希腊的大环境下,他是很有智慧,有改革思想的出色的思想家。但是,由于时代加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着封建贵族的利益,这也就决定了他的观点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他的思想是不客观,也不公正的,有很多观点都不见得是对的,难免有失公允,因此也没有真正做到正义。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礼仪、道德都没有制定成法律,而是希望通过小时候的教育来教化一个小孩。柏拉图所说的小时的教育,主要是音乐和体育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而体育教育能从小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柏拉图希望监督诗人,在诗歌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又监督其他的艺术工作者,禁止描绘低俗、邪恶的形象。他希望能借此让城邦人远离罪恶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孩培养良好的性格。柏拉图的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与肯定的,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他的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类追求的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在《理想国》里,“正义”的话题是柏拉图围绕的核心问题,柏拉图对正义的向往一直贯穿在整本书中,虽然这种正义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正义,只能算是柏拉图思想上所指的正义,但他的不断追求正义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像是书中结尾的一句话:“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那正义与智慧。”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很喜欢以对话形式展开整本书的内容,柏拉图的很多观点可能不见得正确,但是我认为他的智慧以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很多思想的创新都是很值得我去敬佩与学习的。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哲学家可以从可见的世界上升到可知的世界里去的,智者可以透过影像发现实在的“自在之美”。柏拉图写到他“懂得区分美的自身与美的事物,既不把分享者当作美自身,也不会把美自身当作美的事物。”哲学家拥有智慧来界定正义、美善才能把城邦治理好的,一般的百姓、士兵等只拥有勇敢、节制等,并不具备发现真实的理念世界的能力。因此哲学家就拥有了自己的道义与责任,需要关心与维护其他公民的主张也是公正的。就如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美好的寓言,正如理想国的名称一样,脱离了许多东西,过滤了众多现实的羁绊,实现起来充满了理想的味道还是多些。正如在书中柏拉图不时的体现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及其理性主义世界观和幸福论一样有时候想起来总是那么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带有一些脱离了实际的虚无气息。
我认为全书最抽象、最难理解、也最有“哲学味”的部分,就是关于洞穴理论的部分。苏格拉底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一碰头就会产生不带明火的争斗,言语的打火石迅速引燃久置而成熟的思维,起初的闲谈开启了长久的争执之路。在这一场自由并非就事论事的国家构想中,大师们......
1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________ 。 C 文学家 史学家 哲学家2 理想国的公民分为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自己的专门职能。 A 三个 四个 五个3 《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_____......
清华北大之争:谁可以拥有理想主义(转自微信)作者: 張橋彬2015-01-03 新校长传媒在近期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清华博士梁植说“什么都学过,却不知道将来应该干什么”,被校友高晓松一顿......
《理想国》读书笔记电子信息学院龙xxx也许是每个人对理想事情的要求不一样吧!我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对他的理想国家和理想王国的构架有一种不赞同的心理。柏拉图把国......
《理想国》读后感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