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改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刘明知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研究生
邮编:650500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阐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引下,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健全的阅读心理和良好的阅读品质,让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历,探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运用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益,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为结构主义。这一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对“刺激—反应”公式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刺激和反应是一种双向关系,刺激加之与同化的结构而引起反应。1970年皮亚杰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①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科学家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丰富 和完善,奠定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基础,带来了教育的革新性变化。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要对所学的知识主动建构。
(一)主动建构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秉持“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基本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师生间互助、交流,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有先前经验、学习情境、学习者共同体、主动建构、学习结果等。③在学习时,学生需要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和辨析,自主建构获得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情境或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和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与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阐述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标强调多义的阅读文本。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知、分析、理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先前的经验,根据自己的认知、辨析和理解,对文本会有多义性的解读;另外,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实践,并在实践 中感悟和思考,以获得知识。④学生的阅读所得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解放课堂,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得到很多启示。
(一)树立新的知识观和教学观
在阅读作品时,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阅读学习,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阅读一篇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要让学生有多样化的思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所以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是灌输,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教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硬塞给学生。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认识和多样化的理解。
(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充分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⑤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说,学生记”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摒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采用各种方法鼓励、促进、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主义教学不是学生个体经验水平上的盲目摸索,它需要教师的干预、指导、点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因受到阅历、经验和不成熟心智的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往往狭隘、偏颇,甚至与作品的主旨完全背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而是要要发挥好特有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学生才会有更大的阅读收获。
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益、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根据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以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一)重新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
语文阅读是学生对知识的外化建构和内化建构的统一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交流中向前发展。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身的认知结构影响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与作品的内容相适应时,作品的信息、知识经过学生选择、过滤后被吸取,这样,学生就获得了知识。反之,如果学生的认知经验与作品的内容不相适应,那么,学生就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就是 读不懂作品,也就不能获得知识。阅读就是在不适应与适应的过程中循环反复,从而有了阅读收获。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情景
学习心理学家布朗等人提出了“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这一观点,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要设置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作品的情景。
教师精巧的导入设计能让学生很快进入阅读情境,教师充满感情的形象描述以及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都能较好地营造阅读教学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意义建构。还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情景辅助阅读教学,建构学生新的认知结构。例如,我们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们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背景材料,在音乐伴奏播放中朗读“易水送别”这一片段,用视频展现“荆轲刺秦王”这一情节。通过音乐、视频画面、师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阅读情景的营造,学生对这样一篇很长的文言文阅读就会感兴趣,同时也能较好的理解荆轲的形象和作品的主题。良好的阅读情景的创设,往往会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良好阅读情景的创设。
(三)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协作与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话交流是协作发生的重要环节,⑥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让每一个人的思维和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促进学生的学 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作品的理解,应受认知结构和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是多层次的。在阅读作品时,对作品的深层意蕴,特别是多主题作品的理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就显得很有必要。例如我们在教学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时,学生对这首诗的主旨会有多种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图书馆、资料室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然后通过对话、讨论、交流。最终让学生认识到,这篇作品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音乐”“爱情”“悼亡”“怀才不遇”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作品的意蕴和主题,甚至艺术手段都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当下,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来进行阅读教学中的协作和对话交流活动。在阅读作品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教师的任务就是提出学生协作讨论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交流,适时进行点拨。通过广泛的协作与交流,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阅读作品的收获将会更加的丰富、深刻。
(四)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对象应由关注静态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体验。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灵性、情感的生命体,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学生与作品的对话、学生阅读感受的交流,这一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生成性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是创设氛围,通过对话促使生成。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指师生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等,对话的氛围是阅读教学充满活力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对话的氛围,搭建学生间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想表达,能表达,会表达,并且表达自己有个性的见解。只有在对话中,学生的智慧、灵感才会得到闪现,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才能增强,才会有认知、情意等方面的动态生成。师生通过对话能碰撞出更多阅读的智慧火花。
二是在解读文本留白时促使生成。在文学作品中,留白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作品充满想象的空间,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预设,引导学生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如《项羽之死》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项羽过江东,历史将怎样发展?学生在对留白的解读中,生成了丰富的想象,并且这些富有差异的解读产生了碰撞,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谈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交换自己的意见。最终引发学生多样化的思考,使留白的解读充满动态的生成之美。
三是在适度拓展延伸中促使生成。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由作品的某个点加以生发,适当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促使新知的生成。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项链》时,当我们分析了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玛蒂尔德”这种的人物吗?如果她没有丢失项链,十年后的生活 会怎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讨论,然后布置学生编写“没有丢项链的玛蒂尔德十年后的生活”。这样延伸不仅没有脱离文本,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还是一次学生写作表达的训练。这种延伸让学生在学习作品时无形中生成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意识和有趣味的语言表达。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文阅读就是为生成而预设,就是要追求有机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在恰如其分的预设中,生成阅读累累硕果。
(五)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目标。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建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对所阅读的作品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阅读作品时,我们每一个阅读者头脑里形成的认知形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每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中的形象、主题等,学生得到意义建构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孔乙己”这一形象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让学生认识到的是完全一致的“孔乙己”形象,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失败的。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独具个性的意义建构是阅读教学最终目标,当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异彩纷呈,就实现了真正的意义建构。比如指导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我们对主题的理解不能千篇1律,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对桑提亚哥内心活动的探讨,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有深刻的认识,这样阅读作品的教学目的就达到 了。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在阅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中向前发展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来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健全的阅读心理和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好习惯使人收益终身,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学生阅读的兴趣,往往是在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学生对阅读作品有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能产生阅读的动力。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阅读才能成为学生一生的延续活动。这样,阅读才会有意义。
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品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阅读品质是指与阅读有关的一些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品性,一种素质,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阅读品质一般包括专注、勤奋、恒心、思辨等,它直接影响阅读的速度、效果,对于阅读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除了阅读的习惯、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的阅读品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的品质要从多方面着手,阅读目标的激励,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中教师问题的引导等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招一式所能奏效。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坚持的态度来抓好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心理品质,阅读的目标就能容易实现。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与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诸多内在的联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联想、思考、理解、辨析,从而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与阅读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对象,实现意义建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协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健全的阅读心理和良好的阅读品质。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开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让语文阅读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刘儒德教授谈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47 [2]高文,建构主义的教学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1,(1),3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4]郭亚丹,建构主义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5]喻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09.05.[6]邱少珠,后现代理论下的语文对话教学反思与构建[J].工会论坛,2008.5,VOL14,(3).[ 7]康会贞,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的转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刘明知,男,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在职研究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法
地址:云南昆明
邮编:650500)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点,有重点地进行总结,避免泛泛而谈。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启发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建构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周平儒(四川省平昌中学四川平昌63640)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发表论文编号:171,国家级,国际范围发行,河北省教科所主办,《教育实践与研......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所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探索构建新......
总结是归纳经验、提炼核心的重要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是每个人追求职业发展的目标。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要注重总结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易于理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总结的实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