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12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9杨柳)_121课堂教学模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34: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12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9杨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21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12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

杨柳(***)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从宏观(整体的学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心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建构或调控,提高学习的效率,是老师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些方面结合我校121教学模式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121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定向自学 精讲精练当堂检测 正文(2812字)

传统的教学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侧重于研究如何教,主要精力在“吃透教材”上,而很少注意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表征和组织。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自己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教师只是外部的辅助者、支持者,提供学生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这意味着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是通过一节课一节课的教和学来完成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提出了“一标两段一测”(简称121)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明确学习目标,定向自学和精讲精练,当堂检测。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每节课上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目的。下面以选修5有机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单糖的课堂设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建构化学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设计好每节课的“铺垫”,即“导入”。按照建构主义观点,任何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这个导入就是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在新的高度或角度发现新的问题,即发现新的知识生长点。学生在已有生物学糖类的认识及化学醛基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在导入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全体同学能说出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2、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葡萄糖分子的结构、实验现象及应用推出葡萄糖的性质),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优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优化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之间和认识起点与认识目标之间建立起了足够的联系,可使学生获得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为后续学习作好了准备。因此,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同化学习的重要条件。2.定向自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无法包容的矛盾。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有问题才有思考,在定向自学阶段,必须认真设计“有效问题”,.在围绕目标的基础上,有明确指向性,并略高于现有学生思维水平,具有思考价值,是能让学生暴露问题。因此,引发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布置学生定向自学的同时,教师给出了如下的思考题: 阅读课本79页。归纳糖如何分类?糖类有哪些特征,并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有甜味的一定是糖。

2.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

3.符合Cn(H2O)m的一定是糖类化合物。

4.不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不是糖类化合物。

可以说,认知冲突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的难点和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善于抓住它们,就必然使学生陷于“难熬”的困境,形成教学进程中的高峰———学生跃跃欲试,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求知欲望,一旦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3.精讲精练,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依靠学生掌握的内容学习难点,教师进行点拨和辅导。在解决学习难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很多原有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不能不讲,又不能讲得太多,即要“精讲”,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扶持,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难点,掌握学习重点。在点拨过程中,学习者接受的新知识与处于激活状态的旧知识相互作用,最后,新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这就意味着新知识通过同化顺应已进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转换与构建。

本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3-1学生对醛基性质的体验,教师给出下列信息,让学生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①在一定条件下,1mol葡萄糖与1molH2反应,还原成己六醇

② 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提示: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

③ 葡萄糖分子被氧化,碳链并不断裂,而是生成含6个C原子的葡萄糖酸

这样,在师生共同配合下, 通过概括、归纳等建构活动,顺利获得了葡萄糖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新知识。同时,新的知识存在于认知结构中,通过适当的概括和归纳,使这部分知识得到了巩固,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改组和重建,培养了学生推理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一阶段,促进了认知结构呈螺旋状上升的发展态势。

4.当堂检测,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巩固迁移

迁移运用是知识的应用阶段,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因此在本课课堂上难点突破以后,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学重点,还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师要布置一定的练习题进行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的组是()

A、乙醛

葡萄糖

B、乙酸

乙醛

C、乙醇

葡萄糖

D、甲酸甲酯

葡萄糖

2、葡萄糖所不具有的性质是()

A、和H2发生加成反应

B、和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C、和酸发生酯化反应

D、和NaOH溶液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相对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以配制氢氧化铜 B.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

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4.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醇的是()

A.乙烯 B.一氯乙烷 C.葡萄糖

D.蔗糖 5.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①乙醇 ②乙醛 ③乙酸 ④葡萄糖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 C.只有②④ D.只有③④

通过课堂结束时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有一定高度且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作铺垫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了反思的意识和习惯。5.一标两段一测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对化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在12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很多认识是建构在定向自学的基础上的,不可避免的会有所偏差,此时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因而这种评价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扬。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解题策略和手段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优点予以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受到鼓舞而信心倍增,从而达到学生学的动力培养,使课堂会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大纲》《新课标教科书》

2.《高中生心理学》郑和均, 邓京华等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一、引言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范文(23篇)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点,有重点地进行总结,避免泛泛而谈。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启发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建构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周平儒(四川省平昌中学四川平昌63640)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发表论文编号:171,国家级,国际范围发行,河北省教科所主办,《教育实践与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所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探索构建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大全(14篇)

总结是归纳经验、提炼核心的重要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是每个人追求职业发展的目标。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下载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12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9杨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12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9杨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