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行走的快乐”的写作快乐起来_让学生快乐自由的写作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3:40: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行走的快乐”的写作快乐起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学生快乐自由的写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行走的快乐”的写作快乐起来

作者:梁国祥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2期

本次作文是限时作文,要求在70分钟内当堂完成作文。但事实是,全班45位同学只有13人按时完成作文。“行走的快乐”这道作文题为什么让学生这么为难、这么难为?我们先来看道作文题的审题和立意。

题目中的“行走”既可实指,即人在地上走;也可虚化,即人有目的的行动;当然也可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比如,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或者说,行走是生命的一种姿态。总体上看,“行走”写实相对容易,但难免立意不高而导致文章低幼化;写虚可以将立意提得很高,但如果找不到跟“快乐”相融合的切入点,缺乏充分有力的论证,便很容易导致文章内容空洞。所以,本次作文最好写虚实兼具的“行走”。此外,“行走”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但从作文的角度看,写个体的“行走”容易上手,也容易写透。

“快乐”是在行走的过程中生成的,亦即是内生的,切不可将快乐生硬地当标签贴。

对高中同学而言,审题要清,立意要高,已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共识。就这次作文而言,除个别同学外,绝大多数同学的审题是清楚的。比如,他们都能看到题目中“行走”的虚义、实义。这次作文的主要问题不在审题,而在切题、扣题——不少同学的作文旁逸斜出,话题散杂不集中。同样,这次作文的主要问题也不在立意,或立意有多高,而是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有没有“立”起来,能不能让读者接受。

其实,就“行走的快乐”这一题目而言,即使老师提前做审题、立意方面的辅导,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好这篇作文。因为“行走的快乐”跟我们很多人的生活经验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悖。也就是说,我们的“行走”往往是不快乐的,尤其是在当下。比如,从实义的行走看,虽然现在的学校大多建得气派而漂亮,但学生在校园内每天都在班级、食堂、宿舍间三点一线般奔命,很难体验到行走的快乐;从虚义的行走看,学生正行走在求知的路上,本来路上有辛苦也有快乐,但残酷的竞争、过重的负担使学生难以体验到“行走的快乐”。所以,本次作文最大的困难是——在学生行走不快乐的时候,却要他们写“行走的快乐”的文章,可谓少年不识“乐”滋味,为了分数强说“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写好作文,对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我们如果确实无法写“行走的快乐”,那就用逆向的、批判性的思维写行走的“不快乐”——列举行走“不快乐”的现状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如何才能让“行走”快乐起来。作文中有这样的思维很重要。2011年6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几篇《拒绝平庸》的高考优秀作文,其中一半以上的作文都属反思类文章。比如一篇王亚正同学的作文,作者列举周国平、杨丽萍两位当代文化名人迫于“市场”的威力而与世俗妥协,接受平庸的例子,就是一个“反弹琵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值得注意的是,反思类的文章必须有辩证的精神,切忌一“反”到底,开头最好要“正说”,比如,行走是快乐的或本应是快乐的,行走的快乐对人生是极有意义的;然后再转折到反思上去;结尾时要记住再说回来,比如,“正因为……所以,我们更应该……”

举例论证是学生写好议论文常用甚至必用的论证方法。古人讲究“一字立骨”,就现在的学生作文而言,说“一„例‟立骨”并不为过。作文中援引的例子要起到“立骨”之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真实可信,合情合理,最好不要虚设例子。有位同学写《行走的快乐》时,在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她对丈夫的离去感到痛不欲生,于是,一怒之下,她报名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最后还是带着无比自信的笑容跑到了终点。”在这个例子中,“行走”是有了,“快乐”似乎也有了,但就是没有常识、常情、常理。写作当然可以虚构,但不能违背生活自身的逻辑,更不能悖逆人性、人情。

第二,选例恰当并对所选例子(紧扣论题)做精要的分析。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援用孔子“行走”的例子,但由于缺少分析,读者只是看出孔子“行走”是有意义的,但看不出孔子“行走”是“快乐”的。而有位同学在援用孔子“行走”的例子时,这样写道:“快乐是需要自己内心极大的动力方可萌生及不断维持的感觉。不可否认,在孔子十多年背井离乡的生涯中,曾经有许多人劝他放弃,但他不曾却步,他每到一个诸侯国都满怀希望——一种“仁”满天下的憧憬,而此份行走的快乐唯己可悟。”从扣题的角度讲,这样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位同学在文中穿插引用三个例子,既精当又虚实兼具:“暴走妈妈”“每天快步行走20公里”是实,感天动地的母爱行动是虚;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青年散文作家李娟“常常到家附近的河边散步”是实,在文学中遨游徜徉是虚;史铁生残疾后“无法行走”是实,用文字行走在每一个读者心里是虚——无论行走是虚是实,但快乐都是实实在在的。

写好“行走的快乐”这样的作文,审题立意固然重要,但基于逻辑的反思、辩证的思维则更重要。

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一、引言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执教的差班,共有21名学生,各科成绩普遍很差,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

让写作快乐起来

让写作快乐起来【内容摘要】:本文从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作文教学谈起,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

让写作教学快乐起来

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学校 黄文春我们经常会安排童话写作训练。童话写作教学让学生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快乐,下面谈谈多年来童话写作教学的两点体会。第一、从心理入手,激发兴趣,......

写作教案——让写作快乐起来

让写作规范起来快乐起来原东关中学现芮城四中董孟夏教学目的:1.提升学生写作能力2.引导学生写作,使 学生了解自身写作上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写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写......

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一、引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学期我执教初一2班,共有45名学生,不少同学语文成绩很不好,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

下载让“行走的快乐”的写作快乐起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行走的快乐”的写作快乐起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