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_国学经典浸润礼仪课堂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1:05: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经典浸润礼仪课堂”。

浅谈“国学礼仪传承”在幼儿园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宋远辉

【摘要】中国人要从中国的文化开始学习,这是中国人的根。国学经典礼仪的传承,在孩子心灵最纯真的时候,让孩子学习,更易接受领会。我园开展国学礼仪传承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使幼儿今后有着良好的行为与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人际智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学 礼仪 幼儿 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可见,中国的“礼仪”传承很有必要。继承和发扬祖辈流传下 来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责任。国学礼仪传承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进行,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对幼儿实施国学礼仪传承的核心就是培养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我园进行了“国学礼仪传承”的探索与实践。

一、概念界定

“国学礼仪”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或发蒙读物中的合乎当代社会要求的道德礼仪规范。“知行教育” :“知”,即认知。“行”,即实践、践行。“教育”,这里指教师围绕国学中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礼仪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学习并实践。

二、实施策略:

(一)人文培训,理念先行

1、行政引领,读书领悟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要让“国学礼仪传承”,我园的行政领导先学先行,阅读了《论语》《于丹谈〈论语〉感悟》书籍。在行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开展了“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共同阅读了《论语》《于丹谈〈论语〉感悟》以及《带着感恩的心工作》等书籍,我们以学习为乐,以读经为趣。集体集中学习,有时由一个老师讲解学习,集体诵读;有时分散自学、熟读、背诵,写读后感进行交流。教师们通过交谈提出问题或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在一次的交流中,教师们就 “孝敬之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感悟,有的教师眼眶红了,有些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大家都感慨万千。

2、礼仪培训,情景感悟

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部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有着的良好礼仪修养能更好地引导幼儿。我们着

力开展生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学习的培训方式,选自《常礼举要》的部分内容,作为培训教师礼仪行为的教材,教师自编自演生动有趣的情景剧,创编出 “聚餐”“会客”等十个方面的礼仪内容,以情景表演为载体,进行深入的礼仪行为探讨,生动有趣。我们制定了整学年“国学礼仪传承”学习计划,融人文学习、团队培训、教科研为一体的学习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参与邹越老师“启迪智慧心灵”培训,现场听取《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三国》讲座、毛佩琦教授《中庸》讲座、鲍彭山教授主讲的“孔孟革命”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国良教授的“孔子论管理” 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主讲《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与人生启迪、台湾国学专家王财贵的讲座、新加坡开心老师“爱的教育”的讲座。在园本培训中,教师加强了自身的礼仪修养,个人品行和团队风貌得到整体提高。

(二)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1、门厅文化环境

走进幼儿园大门,门厅的正面上就能看到一幅由教师绘画的古香古色的《弟子规》图,充分显示了我园选取适合幼儿的教材开展国学礼仪教育的做法。在门厅,还可以看到幼儿喜闻乐见的《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铁棒磨成针》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绘制成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掌握,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

2、长廊文化环境

我园建有培才育德的“润德廊”。在“润德廊”文化长廊上,用三个版块充分体现了“学国学、知礼仪”的理念。

第一版:在长廊的右边,以邮票图文并茂的形式,解释《弟子规》:“弟子规 圣人训 守孝悌,次谨信。。”等原意。长廊左侧的“礼仪”版块,是我们自创的“文明拍手歌”和 “礼貌之星”、“行为之星”、“勤俭之星”、“爱心之星”、“聪慧之星”评选栏,采用激励的方式,促进幼儿发展。

第二版:“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在英语单词“Welcome”的各字母中有教师们用毛茛、纸杯、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立体的国学经典小故事“卧冰求鲤”,“黄香温床”„„,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学精髓“孝敬之道”。

第三版:在楼梯转角处《弟子规》“经武操”的图解。幼儿口诵经文,身演拳法, 用“经武操”演绎国学礼仪,不仅塑造良好的品德,更可强身健体,增强阳刚之气。

3、办公室文化环境

办公室是教师工作、互相交流的场所。教师们在那些富有艺术情趣的镜框或扇子状、屏风状的板块里布置《论语》之“学习之道” 内容„„,行政办公室门口布置了《大学》

内容之道;在会议室名家书法八块大匾的下方,也布置上了诸如《女史箴》《座右铭》、《弟子规》、《孝经》等经典文化,全体教师将自己的“美丽人生格言”制成精美的相框,悬挂在办公室,这一切,时刻提醒着自己,熏陶着教师。

4、创设班级文化环境

在每个班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注重凸显古典文化的特质。每个班级创设了国学工作坊,有“孟母堂”、“新学堂”、“礼仪门”、“静心堂”、“德馨苑”、“善学堂”、“静语轩”等,工作坊里的“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操作、实践中,不断理解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5、建立“国学小学堂”。我们将园内的小舞台改成“国学小学堂”。小学堂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古香古色的小书桌,文房四宝,古诗词字画,孔子画像,余力学文书卷„.,幼儿在小学堂里轻声诵读着《弟子规》《三字经》《论语》„.。

环境是隐形教育,我园真正地在园内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通过环境润泽,使幼儿感知国学礼仪经典,使“无声的环境”成为“无声的教师”。

(三)一日活动,边学边行

(1)国旗下学“国学礼仪”

我们将国学礼仪教育融入到每周的升国旗活动中,让全园的教师和孩子在庄严的国旗下也能接受良好的国学礼仪教育,提升爱国家、爱民族、爱家庭、爱他人的信念。我们从幼儿园自定的《幼儿礼仪知行园本教育提要》选择内容,编排情境进行表演,讲解内容,通过国旗下角色扮演的直观学习,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国学经典句子,又从表演中理解了内涵,在日常生活中也规范了礼仪行为。

(2)把国学礼仪学习融入到幼儿园课程

我们把礼仪典籍作为幼儿园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礼仪典籍适合于诵读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主要是游戏与生活实践,我们把国学礼仪教育融于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施中。自2007年开题以来,坚持每班每周开展一次幼儿国学活动课。根据每月制定的“国学礼仪知行教育目标”以及班级幼儿的品行状况,选择适合幼儿行为规范养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尝试把国学礼仪的内容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集中活动方式;通过有趣的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的感受和熏陶,进一步理解国学礼仪经典的蕴意,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并将礼仪规范落实在行动上。

(3)以剧演经。我园以国学经典礼仪为题材,借助情景剧的表现方式,综合中国戏曲、国学文化、现代艺术等多元素,创作出适宜幼儿观赏和养正品行的短剧。如:演《一饭千金》知道人要学会感恩,“恩欲报,怨欲忘”;演《愚公移山》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演《孔融让梨》幼儿懂得了“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的道理„„,通过表演,教育了孩子懂得礼让、亲仁、用功学习、懂得合作等。

(4)以武融经。“经武操”是国学礼仪学习的又一种形式,是把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与传统武术综合为一体,简称“经武”。“经武操”其方法是让幼儿读经练武融为一体,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发挥想象力,锻炼直觉力,文武双修,从而达身心平衡的一种修养方法。我园每天下午户外活动前几分钟,全园幼儿一起口颂经文的同时身演拳法,经武相融。它让孩子感受读书外别有的乐趣。

(5)在游戏学习中渗透经典礼仪教育

国学礼仪经典的学习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国学礼仪经典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习得 “礼仪”。

如:在“出门”礼仪的学习中,让幼儿欣赏有关“出门”礼仪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开展了“公交车”的角色游戏。游戏中幼儿扮演盲人、老人、孕妇,在“马路”上幼儿们搀扶着“盲人”过马路,在“公交车”车上幼儿给“老人”、“孕妇”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懂得“长者立 幼勿坐”。在“聚餐”礼仪中,创设餐厅情境,孩子们扮演餐厅服务员、客人,在餐厅里自然习得“对饮食 勿挑拣”、“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遇到“家”有来客人,“不在长者前踱来踱去”礼仪;在学校礼仪,“路遇长,疾趋揖”、“他人语 勿插言”。幼儿在游戏中习得了正确的礼仪行为规范,并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丰富多彩,快乐学习

1、快乐吟诵,启迪智慧

如何培养幼儿诵读内涵深刻的礼仪经典呢?为了让幼儿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乐中诵读经典。幼儿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读”中似玩,生动有趣,愉悦身心。我们每天利用午饭前集中10分钟的手指操时间进行诵读。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例如《上学堂》、唱《弟子规》采用了奥尔夫乐器、快板伴奏,吟诵有声有韵。吟《唐风古韵》《品茗迎春》《春晓》采用了多元的中国文化——茶道、武术、扇舞、佳节、国画别出心裁。《游子吟》采用了奥运会手语来诠释,生动活泼。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幼儿快乐地学国学礼仪,畅游在如诗如画的国学礼仪经典中。

2、传统节日

学“国学礼仪”

我园常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国学礼仪活动,进行孝敬、感恩等主题教育。

在“父亲节”里,我园各班举行了一系列的“欢庆父亲节”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爸爸与众不同的爱,有别于妈妈的爱。有的班级孩子们与爸爸们共同完成了“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有的为爸爸画像,演唱了“好爸爸”的歌曲„„;有的爸爸说“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幼儿园策划这个活动非常好,增进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有的爸爸听了儿子的真心话后表示以后一定抽空多陪陪孩子„„,父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重阳节前夕,我们给全园的宝贝们布置了三道很特别的“家庭作业”:喂爷爷奶奶吃水果或小点心;帮爷爷奶奶敲敲腿捶捶背;给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送上最真挚的问候。节日当天,大班孩子们在托老院载歌载舞,为老人们送去欢笑,中班的孩子们搀着爷爷奶奶登高,小班的弟弟妹妹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去郊游,喂爷爷奶奶吃水果„„。

我园邀请片区退休老教师们参加“知礼仪 敬长辈”庆“三八”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为长辈们送上了精彩的“国学礼仪”节目,还为长辈们捶背、倒水、递水果等,老人们感受到暖暖的浓情,孩子们表现出的礼貌规范的言行举止也感动了老人们。

(五)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1、家园互动,学国学,知礼仪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为了让家长认同国学教育,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幼儿园通过国学讲座、学校网站、幼儿国学评价表、家长开放日、亲子国学经典节日表演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与经典同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国学礼仪传承学习的积极性。

2、走进社区,传送礼仪

我园通过“国学经典礼仪诗歌吟唱会”和“国学经典礼仪情景剧”两场活动把国学礼仪教育推广到社区。2009年元旦前夕,我园的家长、幼儿齐聚小区公园,隆重举行“学国学 知礼仪” 新年吟诵会活动,吸引了社区民众的参加,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一起上台表演,年轻的妈妈们和孩子们一起跳舞,年迈的奶奶在一旁扮演着“慈母”缝补衣服„„我园还在现场为社区观众分发了 “入则孝”的国学内容,邀请在场的所有观众与孩子们一起诵读,感受经典文化的气息。2009年六一儿童节,我园在小区公园进行“国学礼仪情景剧”演出。演出获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一致好评,扩大了国学经典礼仪的影响。

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到社区讲课、逢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在社区“金鹭发秀”美容院传受礼仪培训等。

几年来,我们在实验中摸索、努力,付出了汗水,幼儿园特色教育品牌初步形成,也取得了成效,发挥了“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的作用,不仅为师幼、家长的健康成长丰厚了人文素养,对和谐社会建设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们每一个公民、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共创和谐社会、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努力!我们还将继续研究下去。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教育玩与国学相结合论文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无论大学、中学,还是之前的蒙学,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

国学经典融入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

中小学课程如何融入生命教育课程

中小学课程如何融入生命教育课程刘乃华一、缘起面对多元的社会,人际关系更形复杂,世界的距离越来越短,而新的价值系统也一再的变化,要使我们的下一代走出迷惑,生命教育的推动绝对......

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开发研究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2014年3月22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

把生活融入课堂

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例谈数学生活化教学体会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

下载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