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_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0:48: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铁路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哈尔滨铁路房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哈尔滨铁路房建臵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预测分析和监督管理,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及外来分包队伍、劳务组织。

第三条集团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预测分析和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重大危险源有效监控。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集团公司成立安全预测分析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副组长:主管副总经理

组员:安全管理部、技术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客服信息收费部、事业开发部、党群工作部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预测分析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促进安全预测分析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要求;

(二)加强对各类生产工作的管理、监控、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预测分析,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三)综合协调和指导各类安全预测分析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预测分析管理体系,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任务的可控在控。

第六条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健全和完善本单位的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其主要职责:

(一)组织本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

(二)督促本单位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做好安全预测分析、应急预案工作,组织落实安全生产的监控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组织整改,做到可控在控。

第三章安全预测分析的定义

第七条安全预测分析就是根据以往生产工作中发生的各种事故案例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判断和知识,对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活动、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进行预测分析,从而减

—1—

少对生产工作中安全隐患和事故认识的不确定性,以指导我们的决策行动,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第八条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因素是指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是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分不安全行为和人为失误。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人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不安全行为、人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生产作业的控制,造成物的因素问题,进而导致事故。

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作业所处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

4.管理因素

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等活动予以控制。

第四章危险源预测分析

第九条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章附则中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2—

(一)第一类危险源从以下方面进行辨识: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臵、设备,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臵、设备、场所,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

3.能量载体,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

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臵、设备、场所,例如充满爆炸性气体的空间等;

5.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突然释放的装臵、设备、场所,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受压设备,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臵、场所等;

6.危险物质。除了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有害物质外,也包括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分为可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类。前者指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和混合危险物质八类。后者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

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臵、设备、场所,例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等;

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例如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刃等。

(二)第二类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危险源与临建设施危险源两类,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辨识。

1.与人的因素有关的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集中表现在“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与物的因素有关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等危险源中。

3.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危险源主要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

4.与管理因素有关的危险源主要表现为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分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第十二条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凡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所在单位应及时分别上报所属分公司、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注销。

第五章分级监控与管理

第十三条安全事故的控制

安全事故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一)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即将进行的施工生产进行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及其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须根据本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3—

并应确保这些措施在施工现场能得以实施;

2.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控制内容,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列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应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外,还应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对达到规模的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3.对施工操作者和责任人进行明确的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保存安全技术交底的记录;

4.收集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学习并掌握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和预防;

5.在施工中严禁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

(二)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安全事故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臵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操作安全化。

(三)安全预测分析管理除分级管理外,还需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对安全事故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5.搞好安全预测分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6.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三)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第十五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安全生产潜在的危险性评估;

(三)应急救援报警系统及信息传递;

(四)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物资;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六)应急救援程序与行动方案;

(七)事后的恢复;

(八)培训与演练;

(九)应急救援预案的经费保障。

第十六条大型基建施工项目,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4—

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一)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方的其他要求;

(二)方案若可行,应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有要求时总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三)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

(四)随着施工进度的发展动态变化情况,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五)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六)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第十七条安全预测分析的控制措施必须满足“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三级控制原则。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施工生产,必须立即进行整改,若不能立即整改,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第十八条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熟练掌握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处理,严禁违章作业。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的施工生产,应当责令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有关作业人员从危险区域内撤出,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存在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均有权向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举报。

第二十一条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要把安全预测分析的监控、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日常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其他有可能产生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等,由各分公司、子公司、直属车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和补充完善,并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确保安全。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5—

铁路交通事故安全管理办法

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务段文件 秦铁车安[2010]104号关于修订《秦皇岛车务段铁路交通(相撞)事故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管内各站:为进一步加强路外安全管理,维护铁路正常运输秩序,根据......

铁路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铁路安全管理制度本工程地处铁路站场内,施工场地狭小,列车运行频繁。为加强施工现场铁路安全管理,保证每个作业人员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带班人......

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BXKT/ZD-AZ–01-(A)2017 新建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 铁厂沟至塔城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A版)北新路桥克塔铁路项目部二〇一七年五月BXKT/ZD-AZ-01-(A)2017安全生产管......

铁路安全生产体系管理办法

哈尔滨铁路房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体系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铁路安全分析会议样板

白银信号车间安全分析会时间:2011年10月31日地点:白银信号车间会议室参加人:骆小怀、马海成、汪海阔、郭银刚、张平斌、李志臻、强彦军、王彦军、李忠华、金梅英、胡欣、高国......

下载铁路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路安全预测分析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