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_大学生自我认识矛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0:24: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自我认识矛盾”。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1)

石范嫦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自我的认识。自我 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是复 杂的,多层次动力结构,组成这个结构的各个部分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不断相互作用着,时 而增加一些新的特征,时而克服或消除一些特征,而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 量是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探究自我,是 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 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 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有人将自我概念分为“物质自我、社 会自我与心理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物质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 益等。社会自我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己拥有的亲友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自豪 感或自卑感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 质、气质、兴趣等特点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 与能力的发展。青年时期自我认识的转变包括:从依靠别人的评价转向独立评价;从评价别人 转向自我评价;从具体行动的评价转向运用个性品质评价,从单纯依靠表面现象与行为的效果 转向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

二、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一是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 欲求;二是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将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 的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 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未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相反,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建立在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成年时期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完成的,影响这一过程 的因素,包括自小积累的经验、对他人的态度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独立的意识及自身在社会中 的作用、地位与身份等。青年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 ”与“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力更为巨大,随着经验的扩大,成 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就可以修正自我意识。来自他人 的评价直接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产生作用。自我意识尚未确定的青年,往往对他人 的评价更为敏感,大学生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自 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最著名的观点是将 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 ”,由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 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 这一课题。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 成份、品行成份。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 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份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影响因素:一是生理 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的特点;其次是认知水平;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及其影响。

1)这个时期的自我有的学者称为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它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疾风 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友情与孤独、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对父母的矛盾情感。

3)这个时期心理的两极性。一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二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三是日记中 表现的两极性;四是闭锁性与开放性。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独立意识的形成。大学生从生活、经济计划上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保持相互尊 重。

2.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能够确切化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正是这种分化,形 成了大学生思维与行为上的主体性;

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特别是别人的评价;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

5.有较强的自尊心,当行为受到肯定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产生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成熟。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成份得到高度的 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体验

1.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 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 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 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 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 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 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 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

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 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 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 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 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 进取心。反这,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用权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 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受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 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 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 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 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 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 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领带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 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 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 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 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 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 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创造--停滞(中年)。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 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 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 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 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老年)。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捻感阶段。如果前面七 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 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 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 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是主观内省和客观现实反映的 统一体,因而主客观的矛盾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主观的自我与

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1.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主观的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已的认识和评价,客观的自我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二 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的差距。

在评价方面

有时大学生做了一件事,自以为是做了一件好事,予以自慰,但人家却可能指责他行为不 轨,心术不正。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有可能维持原来的自我评价,“我行我素”,也有可能 按照社会或别人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观点,按他人所能接受和赞许的方式发展。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理想自我”是在自己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现实自我”则是 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真实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 的人;“现实自我”则是自己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富于幻想,总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某种 理想的人,因而都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未来的“理想自我”的形象,并经常将这种“理想自我 ”的形象与“现实自我”的形象加以对照比较,一旦发现两个自我形象不一致时,就会产生“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

大学生通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照比较,产生以下类型:

自我矛盾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难以统一,难以转化成一 个新的自我。他们的内心冲突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 产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自我扩张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以至形成虚假的“ 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虚假的统一,一般都“悦纳”自己过分。扩张的表 现有三种形式:①情绪冲动不能自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偶有一见一得,便自以为了不起,忘掉了现实中的自我,忘掉了客观社会要求对自己的制约,开始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②“ 理想自我”,实为幻想我、傻想我、空想我,并取代 “现实自我”。这种人的自我带有扮演 性和白日梦的特点。盲目自尊,自吹自擂。③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向更消极的方向转化,表现 为违反社会道德、社会义务,乃至将逆社会历史潮流的所谓“理想自我”作为自已的期望、抱 负和憧憬目标。如果“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就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改变“现实自 我”,使之向“理想自我”靠拢,以取得消极的统一、转化。

自我否定型:这类大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所确定的“理 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太远,或差距太大,主观上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心理上 常处在一种自我的防御状态,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常是消极的。希望通过捷 径,无需很多努力即可实现“理想自我”。小小的失败都可能积累起来形成挫折感,挫折感积 累又转化为自卑、自渺,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不想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 想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保持现状,或进而否定“现实自我”,加之 心理上的自我暗示,结果越发自卑,有时不得已又为自己寻找“合理的理由”进行自我说服,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成功了,认定是命运的恩赐;失败了,找一个借口一推,得过且过。

自我肯定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占优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

我”能通过努力奋斗达到积极的统一。他们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 刻,“理想自我”的确定比较现实、积极、符合社会要求,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在通往 理想的道路上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对待成功和失败,不断地创造条件,实现“理想自我 ”,达到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萎缩型:这类大学生表现为“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和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极度不 满。这种类型有两种向消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一是自卑心理强度有所减弱,从而消极放任; 二是自卑心理继续加强,导致自我拒绝的心理。自我拒绝心理使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 实自我”不仅难以统一,而且发展为对抗状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于悬殊,导致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以为“理想自我”是难以实现的,“现实自我”是无法改变的,甚 至是无法容忍的。从对自己的不满发展到自轻、自贱、自恨、自怨、自嘲,越来越消沉,对自 己丧失信心,孤独沮丧,以致出现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正确的认知自我意识、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探究自我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应加强的自 我能力。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物质生活丰富充足的时代,在物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一代;但是,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思想的......

矛盾与冲突作文600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矛盾与冲突作文600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矛盾与冲突作文600字

矛盾与冲突作文600字矛盾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只要处理好矛盾,控制好心情,福兮祸之所伏,坏事也可能会变成好事。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做《肚皮上的塞子》,讲的就是每个人之间都......

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迈入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大学生活开始,在这个所谓的象牙塔里,同学们不仅要注重学习,还要注重身心素质的提高,要有自我意识,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很好地接受现实。......

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培养与提 高自我意识的建议。大学......

下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